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私事損害單位名譽是否違法?

私事損害單位名譽是否違法?

第壹百零壹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幹問題的意見(試行)(法(辦)字第6號1988號4月2日)

140.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公開他人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開醜化他人人格,通過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壹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誹謗、中傷法人名譽,對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幹問題的解釋(1998年8月26日〔1998〕31號)。

自1993我院發布《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幹問題的解答》以來,各地人民法院就審理名譽權案件如何適用法律提出了壹些問題,現解釋如下:

1.問:名譽權案件如何確定侵權結果發生地?

答:人民法院受理此類案件時,可以將被侵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住所地認定為侵權結果發生地。

2.問: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因有關機關、組織編制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考的出版物、資料中刊登文字或者文章引起的名譽權糾紛,以及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在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壹定區域內發布壹般內部出版物、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的名譽權糾紛?

答:當事人以有關機關、組織編制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考的出版物、資料上發表的信件、文章為依據,向人民法院提起侵犯名譽權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發行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壹定區域的內部出版物、內部資料,其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問:新聞媒體、出版機構轉載作品引起的名譽權糾紛,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答:新聞媒體、出版機構轉載作品,當事人因侵犯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問: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部門依據職權對其管理的人員作出的結論引起的名譽權糾紛,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等部門對其人員管理作出的結論或者決定,當事人以侵犯其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動詞 (verb的縮寫)問:因舉報、控告引發的名譽權糾紛,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答:公民依法向有關部門檢舉、控告他人違法違紀行為,他人因檢舉、控告侵犯其名譽權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以控告、檢舉的名義侮辱、誹謗他人,造成名譽損害,當事人以名譽權受到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6.問:新聞單位報道因國家機關公文和職權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是否算侵權?

答:新聞單位依據國家機關依職權制作的公開文件及其實施的公開行為所作的報道是客觀準確的,不應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上述文件、職權行為已經公開更正而其拒絕更正報道,造成他人名譽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

7.問:如何認定因提供新聞素材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答:在認定因提供新聞資料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是否構成侵權時,應當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壹)主動提供新聞材料,損害他人名譽的,視為侵犯他人名譽權。

(二)被動采訪提供的新聞材料,未經提供者同意而發表,並由新聞單位擅自發表,造成他人名譽損害的,提供者壹般不應認定為侵犯名譽權;雖然新聞資料是被動提供的,但在提供者的同意或默許下發表,造成他人名譽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8.問:如何認定醫療衛生單位披露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艾滋病等引起的名譽權糾紛?構成侵權?

答:醫療衛生單位工作人員擅自披露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艾滋病等疾病,導致患者名譽受損的,應當認定為侵犯患者名譽權。醫療衛生單位向患者或其家屬告知其病情,不應視為侵犯患者名譽權。

9.問:如何認定因批評、評論產品和服務質量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答: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的批評、評論,不應視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中傷、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和評論。如果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性內容,則不應認定為侵犯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10.問:侵犯名譽權造成生產、經營、銷售損失的賠償範圍和數額如何確定?

答:因侵犯名譽權造成生產、經營、銷售損失的賠償範圍和數額,可以根據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程度適當確定,如客戶退貨、解除合同等。

11.問: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與其他民事糾紛交織的名譽權糾紛?

答:名譽權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交織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自己的請求審理。數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和案件的實際情況,合並審理;不能合並審理的,可以告知當事人另行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幹問題的解答(法法發[1993 . 08 . 7 . 05號)

各地人民法院對審理名譽權案件如何適用法律提出了壹些問題,現答復如下:

1.問:人民法院應當如何審查當事人關於名譽權糾紛的訴訟?

答:人民法院收到名譽權糾紛訴訟時,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壹百零八條的規定進行審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對因缺乏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侵權事實而堅持起訴的,裁定駁回起訴。

2.問:當事人在公共場所受到侮辱、誹謗,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下簡稱《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理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答:當事人在公共場所受到侮辱、誹謗,以名譽權受到侵害為由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審查,不論是否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理。符合驗收條件的,應當驗收。

3.問:當事人就名譽權提起訴訟後,要求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該怎麽辦?

答:當事人因侮辱、誹謗提起刑事訴訟的,應當中止民事案件的審理,在刑事案件審結後,根據不同情況處理:犯罪情節輕微,對被告人不予刑事處罰的,或者刑事自訴被原告撤回或者駁回的,應當恢復民事案件的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訴訟請求已經解決的,應當終止民事案件的審理。

4.問:如何確定名譽案件的管轄?

答:涉及名譽權的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

動詞 (verb的縮寫)問:死者名譽受損,誰可以作為原告提起民事訴訟?

答: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6.問:因新聞報道或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譽權糾紛,如何確定被告?

答:因新聞報道或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譽權糾紛案件,根據原告起訴確定被告。如果只起訴作者,應將作者列為被告;僅起訴新聞出版單位的,將新聞出版單位列為被告;如果同時對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提起訴訟,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都被列為被告,但作者和新聞出版單位是從屬關系,作品是作者履行職務形成的,只有單位被列為被告。

7.問:如何確定侵犯名譽權的責任?

答:是否構成侵犯名譽權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名譽受到損害、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等事實認定。

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視為侵犯他人名譽。

未經他人同意,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發表他人隱私材料或者公開他人隱私,造成他人名譽損害的,以侵犯他人名譽權論處。

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損害他人名譽的,以侵犯他人名譽權處理。

8.問:如何認定因撰寫、發表批評性文章引發的名譽權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答: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不同情況處理因撰寫、發表批評性文章引發的名譽權糾紛:

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不存在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不應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

文章反映的問題雖然基本屬實,但存在侮辱他人人格、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內容,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

文章基本內容不真實,損害他人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

9.問:如何確定文學作品引起的名譽權糾紛是否構成侵權?

答:創作出版壹部文學作品,不是關於生活中的某個特定的人,而是作品的情節與生活中的某個人有相似之處,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

描寫真實人物和事件的文學作品對特定的人進行侮辱、誹謗或者泄露隱私,損害其名譽的;或者雖未寫明真實姓名、住址,但事實是以特定人為描述對象,文中有侮辱、誹謗或者泄露隱私內容,造成其名譽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

編輯出版單位應當在作品被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或者被告知明顯侵害他人名譽權後,發表聲明消除影響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拒絕發表聲明、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或者繼續發表、出版侵權作品的,視為侵權。

X.問:侵犯名譽權的責任形式如何把握?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壹百二十條、第壹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必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範圍,壹般應等同於侵權造成不良影響的範圍。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當賠償因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對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後果,酌情判決。

11.問:被侵權人不執行生效判決,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向對方賠禮道歉,該怎麽辦?

答:被侵權人拒不執行生效判決,恢復對方當事人名譽、消除影響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公告、登報等方式公開判決的主要內容和有關情況,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壹百零二條第六項的規定辦理。

  • 上一篇:屬於剝削階級類型的法律有哪些?
  • 下一篇:蘇州市城市市容管理條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