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企業稅收籌劃的企業管理

企業稅收籌劃的企業管理

書名:企業稅收籌劃(附光盤)

ISBN:780147710

作者:何鳴昊//何旻燕//楊少鴻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定價:58

頁數:450

出版日期:2004-12-1

版次:1

開本:小16開

包裝:平裝

簡介:稅收籌劃是壹個嶄新的概念,它與偷、欠、抗、騙、漏稅有很大的不同,差異在於稅收籌劃合理合法,而其他都違法。在西方發達國家,稅收籌劃這個概念像工作計劃壹樣頻繁使用,早已有專門的人員以稅收籌劃為職業。隨著我國加入WTO,以股份制為代表的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普遍實行;企業作為規範的市場主體,從維護自身整體利益出發,必然要摒棄短期的偷逃稅行為,轉向合法的稅收籌劃,使企業的納稅行為合法化、最優化。

稅收籌劃及其後果與稅收法理的內在要求壹致,它既不影響和削弱稅收的法律地位,也不影響和削弱稅收的各種職能和功能;它是在不違反稅收政策、法規的前提下進行的,是在對政府制定的稅法進行精細比較後的優化選擇。真正意義上的稅收籌劃是壹個企?擋歡獻呦虺墑旌屠硇緣謀曛荊?且桓銎笠的傷耙饈恫歡顯鑾康謀硐幀T謁胺ü娑ǖ姆段?冢?傷叭送?媼僮潘案翰煌?畝嘀幟傷胺槳傅難≡瘢?傷叭絲梢員苤鼐頹幔?≡竦退案旱哪傷胺槳浮F笠鄧笆粘鍩?褪嗆俠懟⒆畬笙薅鵲卦詵?稍市渺姆段?詡跚崞笠鄧笆嶄旱!?

真正意義上的稅收籌劃是壹個企業不斷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標誌,是壹個企業納稅意識不斷增強的表現。企業稅收籌劃就是合理、最大限度地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目錄:

第壹篇 稅收籌劃概論

第1章 加入WTO後的企業稅收籌劃 /3

1.1 認識企業稅收籌劃 /3

1.1.1五毛錢的消費稅與整個白酒業的成與敗 /3

1.1.2稅收籌劃到底是什麽 /7

1.2 企業稅收籌劃的必要性 /8

1.3 加入WTO後對企業稅收籌劃的影響 /10

1.3.1 WTO的基本原則 /10

1.3.2 WTO協定的主要框架 /11

1.4 企業稅收籌劃的方法概論 /12

1.4.1 企業稅收籌劃的八種基本技術 /12

1.4.2 企業稅收籌劃的基本程序 /14

1.4.3 影響企業稅收籌劃的因素 /16

1.4.4 企業稅收籌劃工作如何開展 /17

1.5 稅收籌劃、避稅和偷稅的比較分析 /18

1.6 專家論壇:關於納稅籌劃(節稅)的探討(節選) 賈康 /20

稅收籌劃讓您合法實現納稅最低化 程海鷹 /23

第2章 企業稅收籌劃必備的稅收知識 /26

2.1 我國現行稅制體系 /26

2.1.1稅種設置 /26

2.1.2稅收立法 /28

2.1.3涉外稅收 /33

2.2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 /34

2.2.1納稅人的權利 /34

2.2.2納稅人的義務 /39

2.3企業納稅的基本程序 /43

2.3.1稅務登記 /43

2.3.2賬證管理 /50

2.3.3納稅申報/51

2.3.4稅款繳納 /54

2.3.5納稅擔保 /63

2.4稅務行政復議 /64

2.4.1稅務行政復議——稅收籌劃者的權利 /64

2.4.2稅務行政復議的範圍和管轄 /64

2.4.3如何申請復議 /66

2.5 稅務行政訴訟 /71

2.5.1 稅務行政訴訟的概念 /71

2.5.2 稅務行政訴訟的條件和範圍 /71

2.5.3 納稅人如何告狀 /73

2.6 專家論壇:優化稅法程序,優化稅制結構

——談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76

第二篇 加入WTO後企業稅收籌劃思路之壹

——分稅種稅收籌劃

第3章 增值稅的稅收籌劃 /85

3.1 加人WTO後增值稅稅收籌劃概述 /85

3.1.1 增值稅的國際國內概況 /85

3.1.2 關於增值稅的稅收籌劃思路 /86

3.1.3 加入WTO後增值稅的變化趨勢 /87

3.2 納稅人類別的稅收籌劃 /90

3.2.1 壹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 /90

3.2.2 納稅人類別的稅收籌劃理論分析 /90

3.2.3 不同類別納稅人稅收籌劃的實際運用 /96

3.3 兼營與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 /98

3.3.1 兼營不同稅率的增值稅項目的稅收籌劃 /98

3.3.2 兼營不同稅種和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 /101

3.4 出口貨物增值稅的稅收籌劃 /106

3.4.1 加工復出口貨物的稅收籌劃 /106

3.4.2 出口優惠政策選擇的稅收籌劃 /111

3.5 增值稅優惠政策及其籌劃 /114

精選案例:治汙投資勿忘稅收籌劃 /117

合理籌劃運費可以降低稅負 /118

設立回收公司可節稅/121

選擇加工方式可節稅/123

3.6專家論壇:加入WTO與我國增值稅優惠政策調整 /124

WTO與我國出口退稅制度的完善 /129

第4章 消費稅的稅收籌劃 /134

4.1 加入WTO後消費稅稅收籌劃概述 /134

4.1.1 消費稅的國際國內概況 /134

4.1.2 消費稅的稅收籌劃思路 /138

4.1.3 加入WTO後消費稅的變化趨勢 /138

4.2 包裝物及包裝方式的稅收籌劃 /139

4.2.1 包裝物的稅收籌劃 /139

4.2.2 包裝方式的稅收籌劃 /140

4.3 關聯企業轉移定價的稅收籌劃 /142

4.4 消費稅的優惠政策及其籌劃 /144

精選案例:應稅消費品委托加工與自行加工的稅收籌劃 /145

第5章 營業稅的稅收籌劃 /148

5.1 加入WTO後營業稅稅收籌劃概述 /148

5.1.1 營業稅的國際國內概況 /148

5.1.2 營業稅的稅收籌劃思路 /149

5.1.3 加入WTO後營業稅的變化趨勢 /150

5.2 兼營行為與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 /150

5.2.1 兼營行為的稅收籌劃 /151

5.2.2 混合銷售的稅收籌劃 /153

5.3 建築業營業稅的稅收籌劃 /153

5.3.1 合作建房的稅收籌劃 /153

5.3.2 工程承包合同的稅收籌劃 /155

5.3.3 建築材料購買方的稅收籌劃 /157

5.3.4 利用境外子公司進行稅收籌劃 /157

5.4 營業稅優惠政策及其籌劃 /158

精選案例:房地產出租與聯營的稅負比較 /159

第6章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162

6.1 加入WTO後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概述 /162

6.1.1 企業所得稅的國際國內概況 /162

6.1.2 關於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163

6.1.3 加入WTO後企業所得稅的變化趨勢 /165

6.2 應稅所得額的稅收籌劃 /167

6.2.1 準予扣除項目的稅收籌劃 /167

6.2.2 應稅收人總額的稅收籌劃 /176

6.3 技術改造過程中的稅收籌劃 /178

6.3.1 技術改造時間的稅收籌劃 /178

6.3.2 技術改造時稅收優惠的運用 /181

精選案例:用好投資抵免政策可以幫企業走出困境 /184

6.4 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及其籌劃 /186

精選案例:境外所得已納稅額扣除的籌劃 /189

合理設立調撥站可節稅/191

企業捐贈“做好事”也可籌劃 /193

6.5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195

6.5.1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稅收籌劃要點 /195

6.5.2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及籌劃 /197

精選案例:外商投資公司合理分配有關費用可節稅/206

6.6 專家論壇: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研究/209

第7章 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217

7.1 加入WTO後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概述 /217

7.1.1 個人所得稅的國際國內概況 /217

7.1.2 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思路 /218

7.1.3 加入WTO後個人所得稅的變化趨勢 /220

7.2 不同收入形式的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 /221

7.2.1 工資、薪金所得的稅收籌劃 /221

7.2.2 勞務報酬所得的稅收籌劃 /226

7.2.3稿酬所得的稅收籌劃 /228

7.2.4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稅收籌劃 /230

7.2.5 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稅收籌劃 /231

7.2.6 股息、利息、紅利所得的稅收籌劃 /232

7.3 不同投資形式的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 /233

7.3.1個體工商戶的稅收籌劃 /233

7.3.2 個人獨資企業的稅收籌劃 /235

7.3.3 合夥企業的稅收籌劃 /236

7.3.4 私營企業的稅收籌劃 /237

7.4 涉外人員個人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238

7.4.1 認定納稅人身份的稅收籌劃 /238

7.4.2 利用稅收優惠進行稅收籌劃 /241

7.5 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及其籌劃 /242

精選案例:工資、薪金與勞務報酬的轉換籌劃 /244

企業激勵機制的籌劃 /247

個人獨資企業財產出租、轉讓收益的籌劃 /248

“先分配後轉讓”對雙方有利 /250

第8章 關稅的稅收籌劃 /253

8.1 加入WTO後關稅稅收籌劃概述 /253

8.1.1 關稅的國際國內概況 /253

8.1.2 關稅的稅收籌劃思路 /254

8.1.3 加入WTO後關稅的變化趨勢 /254

8.2 完稅價格的稅收籌劃 /255

8.2.1 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稅收籌劃 /255

8.2.2 出口貨物完稅價格的稅收籌劃 /259

8.3 關稅的優惠政策及其籌劃 /260

8.4 專家論壇:關稅籌劃成為企業關註熱點 /262

第三篇 加入WTO後企業稅收籌劃思路之二

——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稅收籌劃

第9章 企業組織形式的稅收籌劃 /267

9.1 各種組織形式的基本概況 /267

9.2 不同組織形式的稅收籌劃 /269

9.2.1 股份有限公司和合夥企業的選擇 /269

9.2.2 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選擇 /270

9.2.3 私營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選擇 /274

精選案例:固定業戶外設辦事處哪種方式好 /275

第10章 企業內部核算的稅收籌劃 /277

10.1 存貨計價的稅收籌劃 /277

10.1.1 常用存貨計價方法 /278

10.1.2 不同存貨計價方法的稅負比較 /280

10.2 折舊的稅收籌劃 /283

10.2.1 常用折舊方法 /284

10.2.2 常用折舊方法的稅負分析 /286

10.3 購銷活動的稅收籌劃 /290

10.3.1 結算方式的稅收籌劃 /290

10.3.2 銷售方式的稅收籌劃 /293

精選案例:讓利促銷稅收須籌劃 /296

改變銷售方式為企業帶來收益 /298

10.3.3 購銷定價的稅收籌劃 /301

精選案例:采購要考慮現金流出的時間價值 /305

采購價格折讓幅度的測算方法 /306

10.4 財務成果及其分配的稅收籌劃 /308

10.4.1 利潤及利潤分配的稅收籌劃 /308

10.4.2 稅前利潤補虧的稅收籌劃 /312

10.4.3 延期獲利的稅收籌劃 /313

10.4.4 利潤用於再投資退稅的稅收籌劃 /313

精選案例:分回利潤先補虧後繳稅 /314

股息所得、資本利得的差異和籌劃 /316

第11章 投資決策的稅收籌劃 /319

11.1 投資地點的稅收籌劃 /319

11.2 投資方向的稅收籌劃 /324

11.3 投資形式的稅收籌劃 /326

11.3.1 投資形式的分類 /327

11.3.2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稅收籌劃 /327

精選案例:稅收籌劃從投資開始 /330

企業股票長期投資的稅收籌劃 /331

第12章 籌資決策的稅收籌劃 /334

12.1 籌資渠道的稅收籌劃 /334

12.1.1 投資性籌資的稅收籌劃 /335

12.1.2 債務性籌資的稅收籌劃 /335

12.1.3 租賃籌資的稅收籌劃 /343

12.2 籌資利息的稅收籌劃 /349

精選案例:利用銀行貸款進行稅收籌劃 /351

關聯企業借款利息扣除的稅收籌劃 /352

第13章 企業產權重組的稅收籌劃 /354

13.1 企業分立的稅收籌劃 /354

13.1.1 企業分立中增值稅的稅收籌劃 /354

13.1.2 企業分立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 /356

13.1.3 混合銷售行為中的分立籌劃 /357

13.2 企業合並的稅收籌劃 /358

13.2.1 合並的含義及類型 /358

13.2.2 合並時虧損彌補的稅收籌劃 /359

13.2.3 合並支付方式的稅收籌劃 /359

13.2.4 合並其他企業進行混合銷售或兼並業務的稅收籌劃 /362

13.2.5 合並時承繼稅收優惠可節稅/363

精選案例:企業並購的可行性分析與優化選擇 /364

13.3 企業清算的稅收籌劃 /366

13.4 專家論壇:淺談企業並購的稅收籌劃 /368

企業改制重組決策中的稅收籌劃初探 /371

第14章 專人理稅——借助稅務代理進行稅收籌劃 /375

14.1 建立稅務代理制度的意義和原則 /375

14.2 企業稅務代理人的選擇及稅務代理的範圍 /377

14.2.1 企業稅務代理人的選擇 /377

14.2.2稅務代理的範圍 /378

14.2.3 企業在委托代辦稅收業務中應遵循的原則 /379

14.3 企業與稅務代理人之間的代理關系規範 /380

14.3.1 稅務代理關系的確立 /380

14.3.2 稅務代理關系的終止 /380

14.3.3稅務代理人的權利和義務 /381

14.3.4稅務代理人的責任 /381

第四篇 稅收籌劃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385

稅務代理業務規程(試行)(2001年10月8日 國稅發[2001]117號) /399

稅收執法檢查規則(2000年7月17日 國稅發[2000]131號) /405

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1999年9月23日 國稅發[1999]177號) /409

稅務登記管理辦法(1998年5月22日 國稅發[1998]81號) /417

中華人民***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424

中華人民***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429

中華人民***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437

中華人民***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 /442

中華人民***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445

中華人民***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 /448

  • 上一篇:企業在持有期間取得股票分紅或基金分紅是否要繳納增值稅?
  • 下一篇:作風紀律專項整治活動的自查自糾報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