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沛縣智慧稅務局官網

沛縣智慧稅務局官網

在漢朝,漢高祖以罵人出名,罵人之狠之多同他的《大風歌》壹起流傳下來。成了人們的閑談話題。《大風歌》是有誌氣有膽量的豪邁之歌,歷來激勵了無數的人勇往直前,建功立業。

至於漢高祖的罵人,在《史記》《漢書》幾乎無處不在。他罵人有點特別,越罵人越有人跟著他鞍前馬後不亦樂乎地跑。

在漢初除了留侯張良外,漢高祖對誰都沒有好臉色看。三傑中的蕭,韓二傑被他罵得慘,壹死壹囚,漢高祖的罵堪稱壹絕。從他壹登場於《高祖本紀》的那壹刻,他的性格便被定格在罵人之上。他罵人的藝術效果驚人,越罵,別人越要跟著他跑,罵到後來,罵出了傳名後代的代表作品《大風歌》,圈了壹個打天下的沛縣集團來,這就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了——就在於他罵出了名堂,罵出了成績。 讓人疑惑的是這罵人的背後總有點什麽才對,不然別人罵敗事,他卻罵成事,就不得不承認老祖宗罵人罵得底氣有理由,有點罵聲以外的其他東西了。 後人也跟著學閉口不言,開口就罵,但是學不來,似乎缺少了點什麽東西。單純為罵而罵,難及其項背。他的性格即是如此,喜歡楚制,不好書生:

“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酈生陸賈列傳》

由此可知,劉亭長依級而上,沛公,漢王,漢高祖壹直到崩於未央宮前壹天,還在罵呂後,罵禦醫,封了五十斤金讓醫者走了。並留下豪邁的謾罵壹闕:

以布衣堤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高祖本記》

不治病,也不怕死,比他的老皇帝秦始皇強多了,看看這牛脾氣!

壹,相國只為盡職責,豈料君王起疑心

漢高祖罵蕭何。為什麽要罵蕭何呢?漢高祖在平定鯨布叛亂時,中了壹箭,很痛苦很煩惱的,加上呂後與戚夫人爭寵爭位不可開交,後宮的事讓他心力憔悴。

漢高祖在回京的路上,碰上長安城附近的老百姓告蕭何的狀,告他強買民田房宅多至上千萬。 漢高祖接了狀紙,心中暗自歡喜,認為相國適當搞點腐敗沒有什麽大不了。但是蕭相國不是搞腐敗的料,他腐敗搞成夾生飯,頭幾分鐘皇帝高興,後幾分鐘,惹得皇帝大聲怒罵,原因是蕭相國為民請田,而且是請漢高祖的上林宛荒蕪的土地讓老百姓耕種 。漢高祖認為相國請地討好老百姓,圖謀收買民心——這是漢高祖壹直擔心的事情。

漢高祖登時就爆發了,有如潑婦罵街:好妳個蕭何,壹定是接受了奸商的財物,跑來要老子的上林宛,拿去討好他們,妳倒底要幹啥,嗯?

結果是蕭相國下獄,若不是群臣相救,會關死在牢中。因為漢高祖這時疑神疑鬼非止壹日。其實這件事蕭相國沒錯,幹的是自己份內的事" 在其位謀其事", 但漢高祖不這麽認為,他從巴蜀漢中壹出來,就隔三差五地疑心蕭相國在巴蜀漢中關中經營根據地時收買民心。

蕭相國是把俸祿,封邑收入,蕭家十五歲的男人全送給前線去為漢王打仗,可是漢高祖還是不放心。 最後借口上林宛墾荒壹事,治了蕭相國牢獄之罪。但過了幾天,當著眾人的面又賠禮又道歉,並且承認自己是桀紂壹類的帝王,這自喻也太出人意料了。把蕭相國給感動得走路不穩了。

二,周公吐哺民歸心;漢王吐哺罵酈生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句話暫不說,漢王吐哺,痛罵酈生倒是記裁確鑿。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從橫時。沛公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酈生曰:“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欲以徑入強秦,此所謂探虎口者也。夫陳留,天下之旻,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酈生陸零列傳》

開頭就罵,壹罵之後聽對方說得有理,馬上改變惡劣態庋,腳也不洗了,聽了老頭話中有幹貨,正色而恭敬。及至言行壹致,拿下陳留,封酈生為廣野君。這是沛公的最大權限。由此節可知,只要有才,無論是誰都可以在沛公手下拿個飯碗。

酈生被沛公罵,他聽得出沛公的弦外音,只要有才幹,由妳怎麽幹,有幹貨求之不得。 酈生七十余挨五十歲的人罵,傷不了他!他知道這個主子的性格,不計較。

後來,酈生又挨了壹次罵。也是被漢王左壹個豎儒右壹個豎儒地罵。罵了之後還是該用就用,人才從來是緊俏貨,不嫌多。

漢王對張良說,子房吶,酈生給寡人說,讓我復立六國後代為王。這樣秦軍就會分散軍隊去打,這樣秦軍力量分散,我的壓力不就減輕了嗎?印已經刻好了,馬上發出去。張良壹聽馬上喊停,說萬萬使不得,他們得了土地王位壹走了之,誰還和妳玩,還同妳壹塊兒打天下,千萬要不得。漢王壹聽嚇了壹跳,推開桌子,吐出飯菜,大罵酈生壹頓。

漢王啜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爾公事!"令趣銷印《留侯世家》

三,魏豹不同沛公玩,只因被罵心頭寒

漢王糾集五諸侯去搶了項羽的彭城。項羽大怒,回來打散五路軍隊。大家壹看風頭倒向項羽,漢王派韓信打敗鄭昌奪了韓國。 派酈生去做魏王的思想工作,魏王說,人生只有那麽幾天,壹晃就沒了,漢王罵諸侯如罵豬狗,我不想同他玩了。漢王沒辦法,讓韓信又拿下魏國,把魏王全家俘虜。

由此而言,漢王看不起其他侯王已不是壹天兩天了。魏豹是寧可亡國,也不同劉邦在壹塊兒,可見劉邦罵人之狠,修養之低,讓貴族出身的王胄後代受不了。

酈生說豹。豹謝曰:“人生壹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於是漢王遣韓信擊虜豹於河東,傳詣滎陽,以豹國為郡。

漢王刀子嘴,恐怕更是刀子心。這次連人家的小老婆也歸了自己在織室打工

四,迎奉高祖盡阿諛,身在厄運思忠臣

漢七年,韓王信反叛,高祖杗自帶兵去平叛,到了晉陽,聽該韓王信與匈奴欲***同迎擊漢軍,皇上大怒,派使者出使匈奴。匈奴人藏匿了他們的壯士肥牛馬,只把老弱及羸畜放出來。漢朝使者十多次往來,都說匈奴可從攻擊。 但劉敬回來說不可以攻打匈奴,他堅信匈奴人在耍花招。

(劉敬的歸宿地,在今陜西)

上使劉敬復往使匈奴,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是時漢兵已逾句註,二十餘萬兵已業行。上怒,罵劉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械系敬廣武。

漢高祖不聽劉敬之言,追到平城,匈奴果然鉆出奇兵包圍高祖於白登山,七日然後得解圍。高祖至廣武,放了劉敬,說:

“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斬前使十輩言可擊者矣。”

乃封敬二千戶,為關內侯,號為建信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後來劉敬建議和親,為漢初兩國關系緩和,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五,韓信本為鎮齊地,橫遭漢王罵豎子

韓信突然襲擊毫無防備的齊國,壹戰擊敗歷下軍二十余萬,齊王大怒,把酈食其"烹之"而解心頭之恨。

酈食其知道這是怎麽壹回事。他怪誰呢?怪韓信嗎?人家也是奉命而為,怪不上!怪蒯通嗎?也怪不上,看來這刀口上添血的營生遲早會出事。他不知道該罵誰?反正罵了壹句經典" 遂成豎子之名" ,這豎子是誰呀!韓信嘛?

這是酈生罵韓信是"豎子",看來韓信情商比較低,與眾人關系相處不大好。酈生罵他,漢王也罵他。漢王是跳起腳來罵韓信。因為韓信要當假齊王。 漢王就咒罵:老子在這裏天天盼妳來救,妳龜兒子倒為什麽,反而要當齊王 。要不是張良陳平踩他壹腳,韓信使者壹回去,恐怕就要翻天了。漢王差點激化矛盾,要是韓信自立倒無所謂,壹旦倒向楚國,漢王就玩不起了。漢王立刻悟出了被踩的緣故,又大罵:當什麽假齊王,要當就當真的,子房妳明兒帶了文書去立韓相國為齊王……

漢王這點悟性,讓他屢屢反困為順,走出困境。有些人把漢高祖左壹個流氓,又壹個潑皮地罵,也不知出於什麽原因。漢高祖其實能從千萬逐鹿英雄中走出來,與項羽爭權天下而且爭勝了,也確實有雄才偉略。才情智商非比常人。

其他還有"壹出函谷定九江,憑甚折了隨何功"的隨何,不但挨罵,還要縮水人家的功勞。滎陽對戰,漢王羅織項羽十條罪,惹得楚軍要烹殺太公,肝火壹旺,直沖宵漢。在趙國駐蹕時大罵女婿張敖,貫高等聽不下去要造反,忠之直臣不忍主子受侮而起逆心。聽不得馬下治天下的言語,又叫陸生寫《新書》 "治國安能事詩書 罵出陸賈著文章 ″如此種種,不壹而足。

漢高祖劉邦的罵聲,是走壹路罵壹路。太多的困厄擺在面前,在秦朝服務, *** 只顧剝削民眾和役使基層幹部,反秦之後,東依西靠,先投項梁,再依懷王,後被踢出楚國中央,帶兵不上萬去攻取秦朝首都,這是驅羊入虎口!但他沒法,先入關該當關中王,但項羽不給,窩心當了漢中王,以後與項羽為敵,屢起屢敗……看不見出頭之日,心頭無時不煩,罵人也就成了生活中的部分,更何況晚年的妻妾不和,異姓王叛亂,兄弟無能,兒子幼弱……沒有不操心的,壓力山大。

漢高祖這時也就只有靠罵來發泄心裏的焦慮了,減輕心頭的壓力了,面對復雜的時局,也許痛罵不失為壹種行之有效的減負節能的方法。

漢高祖(7)漢王(4)相國(1)

  • 上一篇:排號機的解決方案有哪些?
  • 下一篇:普票開個人的怎麽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