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可能有哪些新的減稅降費政策?雖然答案還有待揭曉,但方向已經逐漸清晰。
這些優惠政策有望延續。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解讀了日前召開的中國經濟年會的內容。
韓文秀表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扶持政策要延後。此次行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增值稅退稅力度,增加科技型中小企業R&D費用抵扣政策,實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減稅降費政策今年年底到期還是明年繼續,將是明年減稅降費政策的壹大亮點。此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部署進壹步推進減稅降費工作時也表示,將研究適時出臺壹些惠企政策到期後的延續政策。
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是明年減稅降費的目標群體。今年年底到期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3%征收率是否會降至1%備受關註。
“增值稅稅率1%的優惠政策應該會延續,可能會延續到明年年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史告訴第壹財經。也有幾位受訪的財稅專家持相同觀點。
去年疫情期間出臺的這項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的優惠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經延長了兩次。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繼續執行1%增值稅稅率優惠政策,起征點以上即月銷售收入超過1.5萬元的納稅人稅負降低了三分之二。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減稅1.1.88億元,惠及758萬納稅人。
史認為,疫情期間出臺的壹些針對小微企業、個體戶、電影等困難行業的減稅降費政策,如果實施效果好,財政負擔得起,可能會持續到明年。
今年年底即將到期的個人年終獎稅收優惠政策是否會延續也備受關註。根據這壹政策,年終獎不計入綜合所得,而是單獨征稅,即按照月稅率表確定年終獎收入除以12個月所得的數額。
這實際上讓很多人的年終獎收入適用了較低的稅率,起到了減稅的效果。但在新稅制下,個人收入不再按月征稅,而是按年征稅。年終獎單獨征稅的理論基礎已經不存在了。財稅部門早前發文,政策今年年底到期。年終獎收入將並入綜合所得征稅。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田誌偉對第壹財經表示,年終獎單獨征稅的政策最終肯定會取消。但考慮到現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較高,以及對國際化高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建議暫時延長個人所得稅年終獎稅收優惠政策。
制造業和技術企業也將得到支持。
近年來,減稅降費政策的壹大重點是支持制造業發展。此前,降低增值稅稅率、保留增值稅退稅、緩稅等措施已經陸續出臺。根據韓文秀的上述解讀,明年減稅的壹大亮點將是加大增值稅退稅力度。
當增值稅納稅人當期的銷項稅額不足以彌補其進項稅額時,其差額稱為免稅額。2018之前,國內留存的增值稅當期不退,結轉下期抵扣。這相當於預繳稅款占用了企業的現金流,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為減輕企業負擔,2018年,我國開始對部分先進制造業退還部分增值稅。2019年試行增值稅終免退稅制度,符合條件的企業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免稅額;今年,增量稅收優惠按月全額返還給先進制造業。
田誌偉認為,我國是近幾年才建立增值稅退稅制度的,壹定會從現階段的增量退稅向真正的退稅轉變。明年可能會放寬先進制造業的行業範圍,擴大退稅比例。目前除先進制造業外,增量退稅限制在60%。
石表示,此次增值稅抵扣和退稅的增加,受益者更集中在制造業企業,這可以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可以考慮提高制造業60%的限制比例,比如提高到70%或者80%。此外,還可以考慮退還先進制造業股票的增值稅免稅額。
加強中小科技企業R&D費用扣除政策也將是明年減稅的壹大方向。今年制造業R&D費用占比從75%提高到100%,減輕了企業負擔,鼓勵企業加大R&D投資。
石表示,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R&D費用扣除比例為75%,要提高到100%。這可以更好地支持中小企業增加R&D投資,鼓勵企業創新。此外,政策還可以進壹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界定,讓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享受到這壹優惠政策。
今年,國務院明確提出,推動將3歲以下嬰幼兒護理服務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這是壹項減輕家庭育兒負擔的減稅措施,許多專家認為這項政策將於明年出臺。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對第壹財經表示,在明年經濟發展的三重壓力下,減稅降費政策的核心是要與長期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和短期的逆周期、跨周期目標相適應。
“減稅應考慮長期財政可持續性和稅制合理性,以激發市場主體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經濟,促進社會公平。”廣東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誌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