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個人所得稅退稅不批準怎麽辦?

個人所得稅退稅不批準怎麽辦?

需要對申報數據進行復核確認,通過原申報渠道查找失敗原因。在某些情況下,稅務機關也會聯系我。請補充相關收入或扣除的支持信息。

個人所得稅退稅顯示稅務審核不通過,通常是因為個人提交的數據有誤。

稅務機關不會在短信或非官方軟件中提供銀行賬戶等信息進行退稅。如有疑問,請及時與稅務機關聯系或撥打納稅服務熱線12366。

個人所得稅是在個人所得稅征管過程中,調整稅務機關與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社會關系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包括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居民納稅人有全面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非居民納稅人只就其來源於中國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和來自本國的海外個人的所得征收的壹種所得稅。在壹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占財政收入比重很大,對經濟影響很大。

2065438年8月31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通過,基本費用扣除標準調整為每月5000元。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應稅所得征收的壹種稅,是在個人所得稅征管過程中調整稅務機關與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之間社會關系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居住滿壹年,或者雖未居住或者居住不滿壹年,但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和外籍個人。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原則可分為“屬地主義原則”和“個人主義原則”。根據屬地主義原則,只對來自該國的收入征稅,而不管納稅人是公民還是居民;根據個人主義原則,只對本國公民或居民征稅,而不管他們的收入來自國內還是國外。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個人收入,但西方經濟界對如何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存在兩種對立的學說:壹種是“收入來源說”,認為只有從能夠取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來源”取得的收入才應視為應納稅所得額;另壹種是“凈增值理論”,認為應納稅所得額應包括第三方以貨幣價值提供服務所實現的全部凈收入和利益,所有贈與、繼承、中獎收入、投資收入和年金等周期性收入,但應扣除所有已支付的利息和資本損失。國際通行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有三種: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和混合所得稅制。

國家對其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和來自本國的海外個人的收入征收的壹種所得稅。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最多18字)。

  • 上一篇:2006年註冊會計師考試稅法經典自測題庫第壹章稅法概論
  • 下一篇:個體戶個人所得稅如何申報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