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統壹
考慮到小規模納稅人統壹年銷售額標準較高
首先,簡化稅制。目前三個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和制度設計過於復雜。在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納稅人混業經營越來越普遍,行業屬性越來越模糊。誰該執行50萬的標準,誰該執行80萬、500萬的標準,很難劃分,容易造成稅企之間的糾紛。因此,從簡化和優化稅制的角度出發,有必要對現行的三個標準進行整合。
第二,進壹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從增值稅的稅收實踐來看,給予納稅人特別是小規模納稅人壹定的選擇成為壹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的權利,是壹項非常受納稅人歡迎的政策。通過將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提高到500萬元,並允許已按較低標準登記為壹般納稅人的企業在今年年底前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讓更多小微企業享受到簡易征稅帶來的辦稅便利和減稅紅利,進壹步激發市場活力。
統壹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應註意的問題
壹是哪些壹般納稅人可以重新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條件壹:只有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三條和《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登記的壹般納稅人,才能重新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小規模納稅人,登記為壹般納稅人;不超過規定標準的,如果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的納稅資料,也可以申請壹般納稅人登記。《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規定了工業50萬元、商業80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兩個條款放在壹起理解,是指按照50萬家工業企業和80萬家商業企業的標準登記的壹般納稅人,包括強制登記和自願登記的壹般納稅人,都可以重新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從另壹個角度來看,這次允許轉登記的企業,並不包括按照500萬元標準登記為壹般納稅人的企業。
條件二:註冊日前12個月(1個月為納稅期,下同)或連續四個季度(1個季度為納稅期,下同)累計應稅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
只有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壹般納稅人才能轉為小規模納稅人。同時,只有在5月1,2065438之前登記的壹般納稅人,才可以重新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1年5月以後新登記的壹般納稅人,不符合第壹個條件的要求,不屬於重新登記的範圍。
第二,納稅人什麽時候可以轉移登記?
符合重新登記條件的納稅人是否從普通納稅人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由納稅人自行決定,重新登記的程序也由納稅人發起。但是需要註意的是,該政策的實施時間為2065438+5月1,停止時間為2065438+2月31。也就是說,如果符合條件的壹般納稅人需要重新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18年5月至1年2月的8個月期間,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登記手續。也就是說,5月1之前,2月1之後,不能辦理註冊轉移手續。
三、註冊後什麽時候開始按簡易計稅方法納稅?
公告編號18規定壹般納稅人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後,自輪換登記日的下壹期起,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登記之日,增值稅仍按照壹般納稅人的有關規定計算繳納。對本條規定的理解重點是“下期”和“本期”。
所謂“下期”和“本期”是指納稅期,這是增值稅暫行條例中的基本概念,無需過多解釋。但由於本條規定了月度和季度納稅期限,在實際執行中可能會遇到幾種不同的情況,應根據本條規定的基本原則分別處理。
第壹種情況,註冊後繼續按月繳納原個稅。這種情況很簡單。註冊日期轉移當月仍按壹般納稅人規定納稅,次月起改為簡易計稅。
第二種情況,原來按月繳稅,註冊後改為按季度繳稅。由於大部分地區都是按季度向小規模納稅人繳稅,這種情況可能會非常頻繁。對此,在轉移登記日的當月,仍應按照壹般納稅人的規定繳納稅款。從過戶登記日的次月起,改為簡易計稅,按季繳納。比如轉移登記日的月份是7月份,納稅人仍然按照7月份壹般納稅人的規定納稅。8月起改為簡單計稅,按季繳納。8-9月份實現的稅收將在10報告期內申報繳納。
第三種情況是原來按季度納稅,登記後繼續按季度納稅。這與第壹種情況相同。註冊日所在季度仍按壹般納稅人規定納稅,次季度起改為簡易計稅。
第四種情況,登記後將原來的季度納稅改為按月納稅。我們判斷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如果有,在註冊日的季度內,仍按壹般納稅人的規定納稅,從下季度的第壹個月起,改為按月簡易納稅。
第四,未抵扣的進項稅如何處理。
近年來,增值稅的管理是盡可能擴大壹般納稅人的隊伍。相關政策規定,包括《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都不允許壹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統壹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允許已按較低標準登記的壹般納稅人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是壹項全新的政策。沒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鑒,許多新問題需要研究和處理,其中在冊納稅人未抵扣的進項稅是重點。
壹般情況下,妳可能會認為沒有抵扣的進項稅要轉出,直接增加企業成本。這個雖然簡單,但是問題很多。第壹,未抵扣的進項稅是企業的權益,轉到成本就意味著不能再抵扣,對企業不利。第二,今後重新登記的納稅人可能會在重新登記前對業務進行調整,包括退貨、折扣等。,以及通過檢查和自檢納稅等。,這些都需要納入計算,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保護納稅人的權益。三是部分出口企業還需要對未抵扣的進項稅額申請退稅。所以需要繼續計算未抵扣的進項稅。
如何計算未抵扣的進項稅,有幾種選擇。比如可以要求納稅人建立臺賬進行管理,並按月報送稅務機關;還可以調整申報表,增加相關欄目,要求納稅人按月填報。但這兩種方案都會增加納稅人的會計負擔,並不是最佳選擇。經過反復醞釀研究,最終確定將重新登記的納稅人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及重新登記之日當期期末剩余的稅額,計入“應交稅金——待抵扣進項稅額”科目,既能滿足需要,又簡便易行,不增加納稅人負擔。
需要提醒的是,由於重新登記的納稅人在重新登記前進行業務調整,未抵扣的進項稅額將是壹個動態數據,納稅人應準確計算,稅務機關也應做好輔導工作,重點防範涉稅風險。具體規定已在2005年第12號公告中作了說明18,此處不再贅述。
第五,納稅人重新登記前如何進行業務調整。
納稅人登記後成為小規模納稅人,需要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的有關規定進行涉稅核算。但其在普通納稅人期間的銷售或購買業務,可能會因為銷售折扣、暫停或退貨而需要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重新登記的納稅人在小規模納稅人申報的同時進行壹般納稅人申報,將大大增加納稅人核算的復雜程度。因此,公告號18規定,重新登記的納稅人應當按照壹般計稅方法調整壹般納稅人上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調整壹般納稅人上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並不要求納稅人重新計算上期的涉稅數據,填寫壹般納稅人申報表。根據實際經營情況調整壹般納稅人上期銷項稅、進項稅和應納稅額後,與原申報結果相比,納稅人可能產生少繳稅款或多繳稅款,不需要重新填報壹般納稅人申報表,而是並入當期銷售折扣、暫停或退回的應納稅額,填報在小規模納稅人申報表中。這個需要大家註意。
第六,如何為重新登記的納稅人開具發票。
在為重新登記的納稅人開具發票時,也有壹些特殊情況需要處理。公告編號18有相應的規定。我來幫妳重新梳理壹下:
首先,從重新登記納稅人輪換登記日的下壹期起,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按照征收率開具增值稅發票。
其次,為解決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的實際需求,為納稅人提供更多便利,壹般納稅人期間已領取稅控裝置並核定票種的重新登記納稅人,重新登記後可繼續自行開具專用發票,不受國家稅務總局已實施的小規模納稅人開具專用發票試點行業的限制。
再次,重新登記的納稅人在普通納稅人期間的增值稅應稅銷售活動,需要開具紅字發票、換開發票、補開發票的,均按照原適用稅率或征收率開具。
第七,重新登記的納稅人是否壹直是小規模納稅人。
此次在統壹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同時,允許已按較低標準登記的普通納稅人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給了納稅人充分的選擇權,納稅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征稅方式繳納增值稅。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類納稅人重新登記後就永遠是小規模納稅人。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重新登記的納稅人,以後年度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應當登記為壹般納稅人。此外,重新登記的納稅人不能重新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我們在這裏介紹壹下關於公司的相關問題。以上回答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到妳。歡迎大家贊我們,關註我們。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