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資產評估的培養模式是培養目標資產評估與管理專業,為全日制三年制專業,招收高中或“三校”畢業生。培養既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起得快”,具有資產評估和管理的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崗位能力,初步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能將科技成果或宏偉藍圖轉化為生產力,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身體,愛崗敬業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在教學組織上,本專業除了開設資產評估相關課程外,還對財稅、審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滿足目前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主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為畢業生從事助理註冊評估師、助理註冊會計師、助理註冊稅務師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也為學生在各級財稅部門、企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從事財稅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上,本專業也側重於國家註冊資產評估師的考試內容,有利於畢業生取得資格證書。目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需要,我國資產評估專業人才遠遠不能滿足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所以這個專業有很好的就業和發展前景。2.就業去向(1)畢業生可以參加各級政府的公務員考試,在資產管理、土地管理、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工作。(2)畢業生可以在各類資產評估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咨詢機構中找到工作,在實踐中積累提高,通過“國家註冊資產評估師考試”取得職業資格,就業前景良好。(3)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金融證券投資公司、房地產開發機構、典當拍賣機構從事資產評估與管理、金融稅務、企業管理工作。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目前的問題是1。資產評估基礎理論不成熟,理論體系不完善。在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初期,中國的經濟體制仍處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鑒定案例和鑒定問題比國外遇到的復雜得多。雖然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但仍有很多爭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成熟,評估理論特別是基礎理論薄弱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壹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甚至動搖了其地位,制約了其作用。比如企業整體評估采用成本法還是收益法,目前還存在爭議。支持收益法的人認為,國有企業往往有大量的非經營性資產和無效資產(如子女學校、食堂、宿舍等。),壹般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因此,如果簡單地用成本法評估每項資產的價值,然後簡單地將每項資產的評估值相加,顯然無法反映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尤其是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條件下,尤其是在證券市場上,更容易判斷企業的價值,收益法應該更加實用合理。支持成本法的人認為,企業的社會負擔和非正常費用更多,企業的財務數據很難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基於企業財務數據的收入預測也不夠可靠。因此,有必要使用成本加成法來評估企業的整體價值。為了調和這兩種觀點,目前規定在評估企業整體資產時,壹般情況下采用成本加成法,收益法進行驗證。事實上,在上市評估中,上市公司的凈資產評估值往往與股票市場價格相差甚遠,而在債轉股評估中,不良資產往往因為高估而難以在市場上出售。這在壹定程度上說明,由於我國市場經濟條件的變化,經濟體制轉型初期適用的評估理念和評估價值基礎發生了動搖,基於錯誤的價值基礎和不科學或不被市場認可的評估價值往往不容易被市場認可,並會帶來壹定的評估風險。此外,對於壹家公司在改制設立時已經評估過的資產,在壹段時間後正式上市時是否需要評估,也沒有統壹的結論。如果借鑒國外的經驗,英國規定公司成立上市時要對資產進行評估,泰國鑒於金融危機的教訓也做出了和英國類似的規定。而美國只規定成立時必須進行資產評估,內部財務人員可以在上市時進行內部價值評估。在中國,應該根據具體國情來確定。壹般來說,資產評估結果具有時效性,國內上市程序復雜,延遲時間長,有時會超過評估結果的有效期,而且很多公司的會計信息系統和財務評估系統水平不高,似乎在成立和上市時就應該要求進行資產評估。但無論爭論,都應該有壹個臨時的實際操作方法,否則操作不規範(有的被評價,有的不被評價),評價的作用就更無從談起。2.行業管理中多頭管理、部門壟斷現象嚴重。政府主導的行業管理模式雖然有其歷史必然性,但並沒有充分體現評估行業的獨立市場化地位,導致目前甚至出現了難題:多頭管理、部門幹預。壹方面,多頭管理的突出表現是各行業主管部門瓜分資產評估的管理權,建立本行業的資產評估管理體系和資質認證,形成行業壟斷。從國際經驗來看,資產評估應該包括不同專業領域的評估業務,但作為壹個完整的行業,各個專業領域的管理應該是統壹的。在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各行業主管部門人為壟斷了不同專業領域的評估。比如,除了財政部管理的資產評估行業,物價部門、國土部門、商標部門、建設部門也都有各自的評估權力,各有自己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評估標準。這就造成了不同部門法律法規的沖突,難以形成統壹管理。多頭管理,標準不統壹,極大地制約了資產評估的客觀功能。另壹方面,部門幹預導致的壟斷也嚴重阻礙了資產評估行業在市場中發揮作用。壹些主管部門為了自身利益,排斥其他行業的評估機構,不讓其他行業有聲望的評估機構搶走他們的“飯碗”,嚴重影響了評估行業的市場競爭,浪費了資源。3.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市場化程度不高。壹方面,政府幹預和多頭管理影響了評估機構的獨立市場化地位。評價機構隸屬於行政事業單位,在人事、財務、名稱、內部利益分配等方面受制於主管部門,難以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評價;由於主管部門背景,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不能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成為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從業者。另壹方面,國內評估機構和評估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也嚴重限制了資產評估在公眾和管理層眼中的地位,從而影響了其應有的作用。目前,中國加入WTO後,中國資產評估行業面臨著來自國外評估機構的嚴峻挑戰。4.資產評估行業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主要表現在缺乏統壹規範的資產評估準則和資產評估法來保護資產評估行業的基本法律地位和利益。壹方面,由於多頭管理的影響,資產評估行業存在很多技術標準。不同的技術標準和行為準則往往是基於部門利益,忽略了整個資產評估行業的共同需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技術標準透明度很低,成為阻止其他部門評估機構進入市場的重要手段,造成整個行業標準不統壹、不規範。另壹方面,標準在規範實際操作中的評估行為方面缺乏力度,軟化了評估中的風險約束,評估人員因缺乏評估標準的明確保障,在法律訴訟中難以找到規避風險的法律依據。再加上資產評估法頒布時間不長,無法明確資產評估行業的法律地位,給予評估機構和人員最基本的法律保護。然而,中國的註冊會計師行業已經制定了獨立審計準則和中國註冊會計師法。相比之下,資產評估行業在法律法規建設上明顯滯後,地位和作用可以弱化。(四)人才缺乏資產評估發展問題的根源在於資產評估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國資產評估人才的短缺表現為專業人才的嚴重短缺。據悉,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南京財經大學在國內率先開設了資產評估專業。此外,內蒙古財經大學、山東經濟學院、山東工商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等高校相繼招收資產評估專業本科生,培養從事資產評估的緊缺專門人才。據介紹,目前我國註冊資產評估師約2.78萬人,實際從事資產評估業務的人數不足1.5萬人。在產權交易、企業改制、司法實踐、融資抵押、財產拍賣等活動中,迫切需要大量從事資產評估業務的專門人才。同時,資產評估本身還涉及法律法規、市場預判、會計審計等諸多工程技術問題。此外,資產評估的對象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有形資產,越來越多的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也被納入資產評估範圍。資產評估行業對評估師的知識結構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高校開設資產評估專業不僅要在數量上滿足社會對資產評估人員的需求,而且要在培養質量上實現高起點、高標準,提升資產評估學生知識結構的復雜性和與國際資產評估行業接軌的能力。同時也要註意這些資產評估行業未來從業人員良好職業道德的塑造。
上一篇:住房貸款退稅條件下一篇:避稅違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