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營業外收入包括哪些?

營業外收入包括哪些?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收益、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收益、企業合並損益、盤盈盤虧、因債權人原因無法支付的應付款、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罰款、捐贈等。

1.處置非流動資產收益包括處置固定資產收益和出售無形資產收益。處置固定資產的收益,即處置固定資產的凈收益。指企業出售固定資產、報廢固定資產的殘值和變價收入等取得的價款。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收益(與關聯方交易除外)。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扣除相關費用後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金額。

3.出售無形資產的收入。是指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取得的價款扣除其相關稅費後的差額大於該無形資產賬面余額與計提減值準備之間的差額。

4.債務重組收益。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超過現金、非現金資產、轉讓股份的公允價值或重組債務賬面價值的差額。

5.企業合並損益。合並對價小於取得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6.盤面有利可圖。指在庫存現金和其他資產中取得的,經批準後計入營業外收入的資產金額。其中,固定資產是剩余的。指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發現的表外固定資產的預計原值減去預計折舊。當期新標準計入“上年損益調整”科目。

7.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主要指因債權單位變更登記或註銷而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

8.?政府補貼。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者非貨幣性資產所形成的利潤。

9.教育費用的額外退款。指企業為職工子女自辦學校,繳納教育費附加後,教育部門返還企業所辦學校的補助。

10.罰款收入。是指對方違反國家有關行政法規支付給企業的罰款,不包括銀行罰息。

為了反映和監督企業的營業外收入,企業應設置“營業外收入”科目。貸款人在本科目登記的企業發生的營業外收入,登記期末借款人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金額,結轉後本科目期末無余額。

擴展數據

營業外收入也叫“非營業收入”。指與生產經營過程無直接關系,應計入當期利潤的收入。它是企業財務業績的壹個組成部分。比如沒收包裝的押金收入,追回轉崗員工的欠款,罰款凈收入等等。營業外收入在“利潤”或“損益”賬戶中核算。

會計處理:

①企業轉讓固定資產時,應先結轉固定資產原值和累計折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收到雙方商定的價款後,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固定資產清算”;最後,結轉清理損益。轉讓價格高於固定資產賬面凈值的,借記“固定資產清算”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②企業處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其他費用,借記“累計攤銷”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按貸方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

(3)確認的政府補助收益,借記“銀行存款”、“遞延收益”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參考資料:

營業外收入-百度百科

  • 上一篇:銀川的公司法人變更流程和需要的材料是什麽?
  • 下一篇:有“不只書”的例子(高分!!)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