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 通訊員 盧穎
近年來,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普降甘霖,聚焦實體經濟,為企業降成本、增效益,持續不斷推動著深圳經濟的高質量發展。2019年,深圳市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6萬億元,總體稅收規模達8247億元,新增減稅降費規模預計達910億元。深圳諸多行業在“雙區驅動”下,在減稅降費政策利好的助力下,迎來了更好的發展前景。
賦能產業升級——科技起飛
在減稅降費的助力下,深圳傳統產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升級轉型進程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深圳市高巨創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工業轉型升級的典型企業範例。其母公司是壹家生產塑膠電子產品的廠家,屬於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企業。稅務幹部在輔導和宣傳政策時,建議公司積極轉型升級,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增強核心競爭力。“我們能在短短8年時間,成長為行業領先企業,得益於深圳良好的營商環境,也與稅收優惠政策息息相關。”深圳市紐迪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李灝說,得益於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高巨創新實際感受到的稅收負擔很輕。
在減稅降費大潮下,高巨創新不是個例,深圳高新技術企業都能感受到稅收的強大助力。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7%,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6%和5.8%。在“深圳制造”邁向“深圳智造”的征程裏,稅收力量常常陪伴左右,不斷為企業註入動能,為深圳產業升級持續保駕護航。
推動綠色發展——築巢引鳳
建設世界級灣區,離不開優質的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活配套的支撐,在深圳打造宜居宜業城區的過程中,減稅降費落地生根,助力生態“顏值”發展。
深圳東部公***交通有限公司推出的“e巴士”開啟了許多市民的綠色生活,e巴士開行路線已有701條,年惠及居民超過4億人次,在優化公***出行、促進節能減排、提升公交服務等方面廣獲好評。
深圳東部公交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說:“公司壹直堅持創新、和諧、綠色發展,為守護深圳藍做貢獻。”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車購稅法規定,城市公交企業購置的公***汽電車輛免征車購稅,東部公交預計未來3~5年可享受減稅2.8億元,車輛購置成本大大降低。
國內首家雨水利用設備生產廠家深圳市雨博士雨水利用設備有限公司也是減稅降費的直接受惠者。2019年上半年,企業收到1010萬元退稅款,幫企業解決了擴大生產的資金難題。據了解,企業研發的雨水資源綜合利用系統有利於補充地下水,助力生態環境修復,降低了城市排水壓力。
稅收的“減”,換來綠色生態產業長期發展的“增”。在不斷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過程中,深圳在生態環境上對標國際水平,變得越來越宜業宜居,未來將吸引更多的先進企業和高端人才紮根於此。
參與民調
·您所居住的小區組織了哪些防新型冠狀病毒舉措?
·疫情難關下 ,妳的購房計劃受到影響了嗎
網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