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中部,屬於中溫帶幹旱半幹旱氣候區。下轄塔城、額敏縣、裕民、托裏、烏蘇、沙灣、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5個縣(市)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邊境線546公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師共有36個農場,以克拉瑪依、獨山子石化基地、奎屯市為腹地。轄39個鄉、27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04546.958平方公裏,占自治區總面積的6.12%。
地點: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政府駐地:塔城市新華路169號
電話區號:0901
車牌代碼:新g
方言:漢語、哈薩克語、維吾爾語
地理位置:
塔城紅樓博物館:
文化廣場:
塔城街景:
塔城風景:
民俗:
語言
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蒙古語族,沒有母語。大多數人使用中文。
連衣裙
達斡爾人的服裝由布、麂皮、羊皮制成。早期的男裝以皮革為主,只有夏裝和內衣是布做的。他們的皮衣可以分為冬裝和春秋裝。深秋、冬季、早春用麅子皮制成的皮袍,稱為“德利”,絨毛厚實,禦寒能力強,質輕而保暖。為了方便騎行,皮袍前後開衩;春末、夏初、秋初用麅子皮制成的裘皮袍,稱為“哈日米”,因長毛已脫落,毛發稀疏,故春秋適宜,是獵人、伐木者的理想外衣。達斡爾人稱為“齊卡米”的皮靴,是用麅子小腿的皮毛,向外縫制而成的靴子,麅子的頸皮為底。人們在腳上穿上氈襪和“齊卡米”,既保暖又輕便,適合在雪域森林中行走,是獵人必備的冬靴。
樂器
達斡爾族中有壹種樂器,叫做“木庫蓮”,翻譯成中文就是“口弦琴”。以鐵為琴架,中間嵌有細鋼條為簧片,放在嘴唇和牙齒之間,用手指有節奏地撥動簧片尖端,就能奏出音樂。木庫音量較弱,音域較窄,但音樂柔和,能演奏多種曲調,頗得達斡爾人喜愛。
跳舞
達斡爾人喜歡唱歌和跳舞。“魯孜格勒”是壹種流行於達斡爾族的民間舞蹈,以呼號為節奏,多為女性。這種舞蹈起源於他們古老的狩獵生活。“魯孜格勒”壹詞意為“燃燒”或“欣欣向榮”,可能是因古代達斡爾族先民圍著篝火跳舞而得名。魯齊格勒通常兩人壹組跳舞,其他人在壹旁觀看。
達斡爾族魯孜格勒舞具有結構完整、呼號、滑步或跺步為基本步、隊形簡潔等特點。主要節目有紅、曲棍球、女孩玩水、快樂山村等。
切開
它是達斡爾族民間藝術的壹個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木刻和樺樹皮雕刻。過去,生活比較寬裕的人在蓋房子時,會在門窗上雕刻各種景觀圖案,尤其是在隔斷門和門框上。民間雕塑比較常見的形式是在達斡爾族日常使用的樺樹皮制成的盒、桶、筐、箱上雕刻各種自然景物和動物的形象。這種雕刻采用鋸齒形交錯壓制的工藝,或采用畫、刺、燙金等多種方法,使雕刻的圖像完整美觀。
刺繡
是達斡爾族傳統民間藝術的另壹個重要方面,對於臨近婚齡的女孩來說,學習刺繡和刺繡是最重要的內容之壹。新娘結婚時帶來的枕頭、布鞋、煙袋的刺繡水平,壹直是人們評價新娘的重要內容。
除了平繡和拼布繡,折疊繡是最有特色的刺繡技術。刺繡圖案多為幾何圖案、吉祥圖案、民間故事中的人物、自然界中的花鳥動物。?
民歌
達斡爾族的民間音樂有多種形式,如民歌、二人轉、舞蹈詞等。以激昂的音色、委婉多變的節奏、莊重的節拍著稱。
達斡爾族人稱之為“紮西達勒”的民歌,通常是在田間生產勞動的間隙或行車途中演唱。歌詞可以即興創作。曲調高亢、悠揚、顫音,具有達斡爾族民歌的獨特風格。達斡爾族民間藝人在自己民歌的基礎上加工改編了《我的愛人》、《山國》、《搖籃曲》等民歌,可謂當今達斡爾族民歌的優秀作品。
關於塔城地區更詳細的信息,請點擊這裏咨詢百度百科。
更多關於塔城的詳細信息,請點擊這裏咨詢百度百科。
有關塔城政府網的信息,請訪問塔城地區政府網或塔城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