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張表是核心
三張表: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企業的所有業務和經營活動都可以反映在財務的三張報表中,這是壹切的基礎,如何從這三張表中理解業務的來龍去脈,在這裏就不僅要看數字,還要看數字背後的東西。
1.利潤表:利潤是被什麽所決定的
壹個點:銷售收入,要明白銷售收入在什麽時候開始計算決定了利潤的多少。
二變量:成本和費用,哪項屬於成本,哪項屬於費用。不要傻傻分不清楚。
三利潤:為何HR為業務部門辛苦做的凈利潤指標,在業務老大面前壹文不值呢?因為HR沒有搞清楚真實的利潤從何而來,被什麽所決定。
2.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這個類型很多,不同的公司,資產組成也是不同的,所以首先妳要明白哪些是資產。
負債:負債是資金結構,意味著經營風險,但也說明企業在快速發展,因為恰當的舉債會產生杠桿效應,這時HR要應勢而動,加快人才梯隊建設。
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是股東價值最大的化體現,也是HR理解績效考核的終極目標所在。其實上市公司是否增發股票、央企的EVA考核都與此有關。
輕資產公司:HR經常可能聽到輕資產公司,就是指無形資產要遠大於有形資產的公司(專利等),而這又與企業的研發構成息息相關。
3.現金流量表:抓住每個”來源分析“
如何避免現金流斷裂,是業務與財務最關心問題。HR的每壹筆投入產出(ROI),都可以在這裏找到印證;同時也是HR數據量化,提升自身價值的起點。
壹般投資機構更加看重現金流量表(因為作假難度高啊),現金流量表也被譽為企業是否健康運行的標誌。
關鍵要抓住每壹種現金來源,因為這些都代表了現金提供方對妳企業運行的態度,也進壹步表征了妳的企業的生產運營狀況。
成本費用與稅務
所有HR分清分清楚:成本和費用的關系。
成本是要和收入配比結轉的,費用是當期發生的,兩者不是壹回事(所以個人借款掛賬的情況,其實是對公司資源的占用)
稅務實際上是非常專業的知識。
很多財務人員都不見得懂多少,但是很多HR可能都會有壹定的了解,因為我們工資都要交稅嘛。就比如:年終獎個稅籌劃和高管個稅籌劃是HR部門創造價值的途徑之壹,而股權激勵的納稅籌劃又是HR制定長期激勵計劃時繞不過去的坎。
學習稅務的小技巧:查查公司的綜合稅負,再問問別人家的,有了比較再問原因,多少就能心中有數了。當然和稅務局相關人員多打打交道也是個辦法,但人家能主動和妳說多少就不好說了,嘿嘿。
必懂知識
1、貨幣資金:
我們不僅要看余額,還要看發生額,每個月現金的流入流出情況對HR來了解業務是至關重要的。
2、應付職工薪酬:
這時歸口到HR部門最大的開支。老板經常要求HR部門要“降本提效”,即HR的人工成本分析與控制。
3、固定資產:
大家別看固定資產金額比較大,其實不要太放在眼裏,只要讓管理部門做好登記,不要讓資產閑置浪費就行了。這個比較簡單吧。
4、預算管理:
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業務報費用合不合理其實財務很難把關,如果沒有預算,壹切就會壹團亂,所以我們HR壹定要做好預算的口子,有預算就有了依據,無形中就多了壹道關口。
5、內部控制:
內控的核心就規範化、流程化,壹切都要按制度來。這個我們HR最擅長。
但是實際上在應用的時候,務必要註意:分工要科學,壹人為私,兩人為公,部門之間,要能通力合作又要相互牽制。這才是內部控制的最佳狀態。
總結
1、只會花錢的HR是很難獲得老板信任的,高段位的HR會給老板明確地分析出花錢和掙錢的關系,把人力資源工作從成本表做向利潤表。
2、每壹家公司都是壹個復雜系統,系統內部每壹個元素都互相聯系,了解必要的財務知識,並由此判斷公司接下來可能的業務進展策略,是HR獲得業務部門的認同,以及深刻理解老板的決策處境並與之同頻的關鍵壹步。
3、在公司發生戰略調整的時候,不懂得財務與業務的HR是很難給出切合公司實際的方案的,而HR對業務的理解加深壹分,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就提高壹分,對於公司的價值貢獻就大壹分,今後在市場中也就更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