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稅收和經濟發展有什麽關系?

稅收和經濟發展有什麽關系?

稅收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又反作用於經濟。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國家支出的來源。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稅收的作用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平衡發展,縮小貧富差距。我國稅法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履行納稅義務。

1.稅收和經濟發展有什麽關系?

稅收實踐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越發展,稅收越重要。稅收與經濟的密切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經濟決定稅收和稅收對經濟的反作用。

經濟決定稅收,這是前提。經濟是稅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稅收分配的範圍和程度,從根本上決定了新稅種的產生、發展和更替。商品生產和貿易的發展繁榮使商品稅收成為可能,跨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稅收分配範圍的國際延伸,國際稅收也隨之產生和發展。而且不同稅種的構成和不同稅制的選擇也很大程度上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當今,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快,知識經濟迅猛發展,這無疑預示著稅收制度將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面臨新的創新和發展。

稅收要看經濟,這只是壹個方面。從稅收研究的角度來看,更重要的是另壹方面,即稅收對經濟的負面作用。隨著稅收分配廣度和深度的增加,稅收的職能也在擴大,稅收對經濟的影響和作用也在擴大。這主要表現在稅收的財政地位不斷提高,稅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越來越大。正因為如此,隨著經濟的發展,稅收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

可見,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於經濟。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然而,這種關系在任何條件、社會經濟制度和經濟運行方式下都不會自動生效。只有在壹定的社會經濟制度下,特別是在壹定的經濟運行方式下,兩者才能有良性的互動關系。

二、納稅的基本要求

稅收征管法在第四條明確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並在第三章作了詳細規定。壹個最基本的要求是:

(壹)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不按規定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稅款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0.5%的滯納金。

(二)納稅人如遇合並或分立,應當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納稅。納稅人在合並時未繳納稅款的,被合並的納稅人應當繼續履行未繳納的稅款義務;納稅人在分立時未足額繳納稅款的,由分立後的納稅人對未繳納的稅款承擔連帶責任。

(三)欠稅數額較大的納稅人,在處分其不動產或者大額資產前,應當向稅務機關申報。未納稅的納稅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或者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其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其財產,致使國家稅收遭受損失的,稅務機關可以依照民法典的規定行使代位權和撤銷權。

(四)納稅人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和費用;未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或者費用而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收入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

第三,稅收的功能是什麽?

稅收職能是指稅收的固有職能,稅收職能是稅收職能在壹定條件下的具體體現。稅收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組織財政收入是稅收的基本職能。稅收是強制性的、免費的和固定的,所籌集的財政收入是穩定可靠的。稅收的這壹特點使其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目前,我國稅收收入占全國財政收入的90%以上。

稅收是調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作用於經濟。這不僅體現了經濟是稅收的來源,也體現了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稅收作為壹種經濟杠桿,影響著社會成員的經濟利益,引導著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行為,通過增稅、減免稅對資源配置和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從而達到調節經濟運行的目的。政府可以通過稅收手段調節宏觀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

稅收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總的來說,稅收作為國民收入分配最重要、最規範的形式,能夠調節政府、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分配關系。不同的稅種在分配領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個人所得稅以超額累進稅率征稅,具有高收入者高稅率,低收入者低稅率或不征稅的特點,有助於調節個人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消費稅對特定的消費品征稅,可以達到調節收入分配、引導消費的目的。

稅收還有監督經濟活動的功能。稅收涉及社會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各個領域,能夠綜合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不僅可以通過稅收收入的增減和稅源的變化及時把握宏觀經濟發展的趨勢,還可以了解稅收征管活動中的微觀經濟情況,發現和糾正納稅人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稅收管轄權是國家主權的組成部分,是國家權益的重要體現,因此稅收在對外交往中也具有維護國家權益的重要作用。

  • 上一篇:如何在稅控面板上開電子發票
  • 下一篇:稅務窗口人員認真負責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