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數千印度外企撤離!印度做了壹個空洞的夢。

數千印度外企撤離!印度做了壹個空洞的夢。

數千印度外企撤離!印度制造空城計,如何取代中國?

在印度做過生意的朋友都有同樣深刻的體會,就是壹言難盡!可能有朋友覺得印度對中國的科技企業、中國的資本、中國的產品針對性很強,生意不好做。我壹開始是這麽想的,現在依然認為中印之間的摩擦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中國企業家在印度唯壹的特殊待遇,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印度踩過這個坑的不只是中國商人。媒體披露的最新信息是,成千上萬的外國公司逃離了印度,其中包括來自許多不同國家的公司,如美國、英國和中國。所以這不僅是去印度做生意的人的問題,也是印度自身的問題。

那麽,究竟為什麽印度在世界上沒有留下容易的生意呢?印度有哪些前人壹直在踩的坑?甚至印度自己的媒體也認為外國公司正在對印度失去興趣。而且在商業坑遍地的情況下,印度制造業的發展似乎與莫迪的夢想並不匹配。那麽,印度會用什麽來取代中國呢?夢想再次面臨現實的考驗。

最近,印度以涉嫌逃稅等各種編織的理由,對多家中國科技企業進行突擊檢查,並凍結了他們的銀行賬戶。7月21日,中國手機廠商榮耀宣布因“眾所周知的原因”退出印度市場。

如前所述,受到印度稅收“大棒”打擊的跨國公司不僅僅是中國公司,英國電信巨頭沃達豐、美國IBM等多家公司都被印度政府刁難。根據印度政府的數據,在過去幾年中,超過2000家跨國公司暫停了在印度的業務。

印度壹直想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但跨國公司紛紛“打包”撤離亞洲第三大經濟體,讓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制造”計劃陷入尷尬。印度《商業標準報》8月12日報道,印度制造業形勢非常嚴峻,因為外國公司正在對印度失去興趣。

在離開印度的外國公司中,許多已經在印度深耕多年。例如,德國零售商麥德龍(Metro)擬以約6543.8+0.7.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在印度約20年的業務。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布局印度市場。今年5月,福特宣布放棄在印度生產出口電動汽車。去年9月,該公司決定停止在印度生產傳統汽車。

要說這些外企為什麽離開印度,稅收問題是讓外企卻步的重要因素之壹。就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曾表示不滿,稱印度是世界上關稅最高的國家。稅收成為印度政府創收的工具,也成為印度本土企業打壓外國公司等競爭對手的工具。

除了稅收問題,印度政府的管理也讓跨國公司非常頭疼。有印度商界人士表示,聯邦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這些繁雜的規定成了對礦山的不明確管理,嚴重影響了印度商業的發展。

妳以為稅收和繁瑣的管理規則都是印度商業的復雜之處嗎?還有壹個巨大的礦山,那就是土地的大問題。如何獲取土地也成為跨國公司在印度發展的難題。以印度首條高鐵為例。2015年日本獲批修建這條鐵路,工程於2017年開工。日媒近日稱,目前這條鐵路僅建成約10公裏,土地不足是工程延期的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印度壹直想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並在2014年推出了“印度制造”計劃,並且壹直期待著過去中國的快速發展,甚至期待著取代中國。面對大量外企用腳投票離開印度的事實,印度發展“印度制造”甚至取代中國的夢想,恐怕將是壹場空夢。

  • 上一篇:教育部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規定
  • 下一篇:網上代理記賬:公司註冊後必須辦理哪些稅?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