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中國稅務 - 如何減少降低稅收風險

如何減少降低稅收風險

稅收風險是指企業因為稅收而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因主客觀原因導致企業對稅收政策的理解和執行發生偏差,遭受稅務等部門的查處而增加稅收滯納金、罰款、罰金等額外支出的可能性,二是企業因多繳稅款或未用足稅收優惠政策等而減少應得經濟利益的可能性。

現階段,企業的涉稅風險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加大了。2001年國家對《稅收征管法》進行了修訂後,稅務機關的執法剛性進壹步增強。按照《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少繳未繳的稅款在10%以上就構成了偷稅行為,稅務機關可以對納稅人處以所偷稅款0.5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同時,有關部門還要追究當事人、責任人的刑事責任。而在2000年修訂的會計法中,壹旦查出企業有做假賬的情況,企業的財務人員、主管財務的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都將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因此,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來說,不要以為納稅僅僅是財務人員的事,壹旦出了問題,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目前來講,影響企業稅收風險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壹個是內部因素,壹個是外部因素。

在內部因素中,企業管理者的經營風格、個性、法律意識等任何壹個方面都會對企業的稅收風險產生影響。比如前幾年北京某著名演員因為內部矛盾沒有處理好,被舉報有偷稅行為,後來稅務部門依法把她的19處住宅拍賣抵扣稅款。據說這位演員就是由於個性張揚、法律意識淡薄而造成稅收風險。

企業內部從事財務工作和主管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影響稅收風險的大小。稅收專業性比較強,而壹些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缺乏比較專業的財務人員,很容易在稅收上出現問題。有的企業雖然有比較專業的財務人員,但對待稅收的態度不端正,以做假賬或鉆稅法空子為本事,這也容易給企業帶來比較大的稅收風險。

企業稅務管理流程影響稅收風險。壹些企業大多是在財務部門內部安排壹個辦稅人員,甚至是讓壹個會計或者是出納來兼任辦稅人員,這種情況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稅務管理的需要。壹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設立單獨的稅務部,配有專門的稅務部的經理,他和財務部是平級的。當企業發生了財務行為之後,財務部會按照財務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需要辦稅的時候,稅務部又會按稅法的規定辦理申報事項。這樣客觀上就降低了企業的稅收風險。

在影響企業稅務風險的外部因素中,稅制因素十分重要。壹般而言,發達國家都是以所得稅為主體稅制結構,不發達國家以流轉稅為主體稅制結構。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兩者兼而有之。所以,復雜的稅制因素給企業帶來很大的稅收風險。每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頒發的稅收法規有1000條之多,到各省後法規數量就更多了。因此,企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遭遇稅收風險。

有這麽多影響企業稅收風險的因素,企業該如何降低和避免稅收風險呢?筆者以為有四個方面是企業應該註意的。

首先是了解和熟悉納稅人的權利,增強稅收風險意識。很多企業可能會遇到在某個時期內資金緊張,不能夠繳納稅款的情形,這是非常普遍的。企業傳統的做法有可能是讓財務人員把納稅申報表報給稅務機關,但是沒有資金上繳給國庫,這種行為如果發生以後,被稅務局發現是要進行處罰的。遭遇這種情況後,企業往往會覺得很冤。實際上,企業完全可以申請延期繳納稅款,這個權限原來由縣級局審批,現在由省級局審批。

其次,轉換企業經營理念,聘請稅務顧問,尋求專業支持,防範稅務風險。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管理者主動的開始尋求專業支持,就是聘請稅務顧問,事先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把握處理企業的涉稅事宜,規避稅務風險。

第三,企業要正確處理稅法與會計的差異,降低稅收風險。隨著全球經濟的壹體化,跨國經濟的行為越來越多,所以會計制度改革的大的方向就是具有趨同性,要跟國際會計準則接軌,便於跨投資者的投資分析。但是,稅收是壹個國家主權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永遠不可能和其他國家壹致。因此,稅收制度改革和會計制度改革的最終結果是稅法和會計兩者的差異越來越大。

最後,企業要善於尋求稅務協調來化解稅收風險。在稅務協調中,壹方面要與微觀的具體某個事項的主管稅務機關人員進行溝通,壹方面要爭取上級稅務部門的批文和文件。目前稅收的盲區非常多,某個經濟行為發生之後,該不該繳稅國家並沒有明確。類似這種情形,企業必須爭取上級稅務機關的明確文件。

  • 上一篇: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填寫錯誤怎麽辦
  • 下一篇:三八婦女節活動總結模板十篇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