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知識產權保護 - 科技保密涉及商業保護嗎

科技保密涉及商業保護嗎

科技檔案既是壹種科研機構或企業的發展機密,亦是壹種科研機構或企業的商業秘密。論及作為知識產權的科技檔案的保密,很大程度上,就是壹種應對市場競爭的商業秘密權保護。

作為商業秘密的科研機構或企業的科技檔案管理,從涉密保護的要求出發,規範是第壹要素。涉及單位核心技術的檔案資料借閱,應當有嚴格的借閱審批程序。

科研機構或企業的科技檔案管理資料要有備份是基本原則。有時在科技檔案形成初始是紙質資料的。應當通過掃描等手段形成電子資料,電腦要設定符合保密要求的密碼涉及到存儲單位核心科技資料的電腦,為了資料的安全,最好不要和外網聯接。

如果科技檔案的管理人員在管理中發現有人以盜竊、利誘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單位的科技檔案信息的,可以報告單位領導,訴諸法律以他人侵害商業秘密起訴,積極維權。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作為科技檔案管理員本人,也可能成為單位商業秘密侵權主體。如果科技檔案管理人員非法回他人披露了本機構或企業涉密的科技信息,使本機構或企業的市場征戰失去競爭優勢,或損害到本機構或企業的經濟利益,都屬於發生了嚴重的泄密行為,甚至是犯罪行為。

從基於保護本機構或企業商業秘密的新要求出發,就要求科技檔案管理人員亦必須密切關註以下問題。

壹、

科技檔案材料歸檔時應當界定商業秘密檔案資料

科技檔案對企業而言事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特別是商業秘密,無論是技術信息檔案,還是經營信息檔案,都事關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是否能立於不敗之地。在企業裏,特別是高科技企業都十分重視科研水平的提升,高科技產的研發是提升產帛品質的關鍵所在。產品開發投人的資金很高。據資料表明,大約十年前,百強企業的研發投人也高於同行業水平。海爾集團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研發經費分別達67億元、59億元、28億元、28億元。高額的研發費用雖是科研機構或企業營運的負擔,但也是大企業創新發展不得不為的投人。否則就不可能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市場的選擇是殘酷的,那就是出局。

但高額的研發費用,已經成為企業的高成本。所以很多的企業,就想走捷徑。竊取其他企業的科技資料,降低企業的成本。除此之外,企業在運行中還會積累很多的經營信息。具體而言企業的商業秘密除了技木秘密以外還應包括企業研發人員的名單以及個人信息,研發人員的工資待遇,企業的客服資料,企業購貨和銷售的渠道,還有企業產品的配萬。作為科技檔案的管理人員應當具有保護商業秘密的意識,對自己經手保管的科技檔案資料,衣據企業主營萬門界定保亡級別和範圍

二、

科技檔案中商業秘密的法律構成要件

法院在判定是否存在商業秘密權侵權時,首先應判定是否是商業秘密。具體而言應衣據以下構成要件來評判。

(1)秘密性。商業秘密的秘密性是壹種相對性的秘密。即該商業秘密所涉及的檔案信皂、,只要“不為該信息應用領域的人所普通知曉"就具有秘密性。所以企業檔案管理人員,應當將所保管的企業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檔案做寬泛的加密保管壹)價值性。商業秘密的價值性是指某項商業秘密能使所有人在市場競爭中具有高於其他人的優勢,具有實際或者潛在的經濟價笪。這些價值的評判,也是我們企業科技檔案管理人員,應當特別汪意的問題。

(3)保密性。商業秘密的保密性要求權利人,將商業信息作為商業秘密保護的主觀意識,同時在客觀上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這就要求我們科技檔案管理人員在管理科技檔案的時候,應當建立保密制度,采取保密技木、采用適當的設施和設備,采取合理的保密方法進行保護。

三、

侵犯科技檔案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侵犯商業秘密的法律責任包括.

(1)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責任。侵害商業秘密民事責任的主要形式有厚止侵害、賠償損失,如果因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不良影響的,還應消除影響和_禮道歉。因為商業秘密本身具有“壹旦公開就永遠喪失'的特性,所以,停止侵害成為最重要的救濟方式。_償損失數額的確定,可以照權利人因被侵害而受到的損失額或者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全部利潤確定,還可考慮合理年限的預期利潤。

(2)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責任。對於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行政主管單位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根據情節對侵害商業秘密的侵權人處以1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參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5條。當事人對監督檢查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上壹級王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上一篇:凈水器的品牌有哪些凈水器選購技巧
  • 下一篇:勞動合同-填寫模板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