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在西部有什麽發展的機會,各行各業...

在西部有什麽發展的機會,各行各業...

為了促進中國經濟的全面發展,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國在世紀之交作出了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部署。世界各國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知識經濟是落後國家和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電子商務將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巨大作用。如何根據西部的實際情況發展電子商務成為了關鍵。

從客觀條件看,中國西部經濟的落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地處內陸,交通通訊落後,市場信息缺乏造成的。山山水水遙遠阻隔了西部經濟與東方市場乃至國際市場的接觸和交流,阻隔了西部企業管理者的視野和思維。開發西部首先要開放西部,保持東西部的密切聯系和交流,使西部企業更多地融入東部市場的大潮,開拓市場空間,尋求市場機會,促進管理和營銷體制的變革。只有西部企業活起來、強起來,西部經濟才有希望,西部開發才能實現初衷。面對自然條件的制約,如何走出大山,融入市場大潮,成為關乎西部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而電子商務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1電子商務的定義

事實上,電子商務在今天還沒有壹個能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全面、權威的定義。各種組織,政府,公司,學術團體……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求來定義電子商務的。其中壹些更加系統和全面:

加拿大電子商務協會對電子商務給出了嚴格的定義:電子商務是通過數字通信進行的商品和服務的銷售以及資金的轉移,它還包括公司之間和公司內部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文件傳輸、傳真、視頻會議和遠程計算機聯網(如營銷、財務結算、銷售和商務談判)所能實現的所有功能。

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在其關於電子商務的報告中對電子商務下了定義:電子商務是在開放網絡上進行的商業交易,包括企業對企業和企業對消費者。

美國政府在其《全球電子商務大綱》中普遍指出,電子商務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各種商務活動,包括廣告、交易、支付、服務等活動,全球電子商務將涉及世界各國。

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委員會(GHC)電子商務工作委員會的報告草案對電子商務的定義是:電子商務是以電子通信為手段,人們通過電子通信對具有經濟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進行宣傳、購買和結算的經濟活動。這種交易方式不受地理位置、資金量或零售渠道歸屬的影響。公共和私營企業、公司、政府組織、各種社會團體、普通公民和企業家可以自由參與廣泛的經濟活動,包括農業、林業、漁業、工業、私營和政府服務。電子商務使產品能夠在世界各地交易,並為消費者提供了多種選擇。

IBM的電子商務概念包括三個部分:內部網、外部網和電子商務。它強調的是在網絡計算環境下的商業應用,不僅僅是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也不是我們通常強調的交易的狹義的電子商務,而是在互聯網、內聯網和外聯網中結合買方、賣方、制造商及其合作夥伴的應用。

惠普公司提出了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電子消費者和電子世界的概念。它對電子商務的定義是:以電子手段完成商業貿易活動的壹種方式,電子商務使我們能夠以電子交易的方式完成商品和服務的交換,它是商家和客戶之間的紐帶。它包括兩種基本形式: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和企業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定義:壹種新的業務發展手段,它使公司、供應商、合作夥伴和客戶能夠通過基於互聯網的信息結構,通過電子商務共享信息。電子商務不僅可以有效地增強現有業務流程的執行力,還可以對市場等動態因素做出快速反應,及時調整當前的業務流程。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本身為企業創造了更多更新的商務活動模式。電子消費的定義:人們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娛樂、學習、工作、購物等壹系列活動,使得家庭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從傳統的電視向互聯網轉變。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這樣說:從宏觀上看,電子商務是計算機網絡的又壹次革命,旨在通過電子手段建立新的經濟秩序,它不僅涉及電子技術和商業交易本身,還涉及金融、稅收、教育等社會的其他方面;從微觀上看,電子商務是指各種具有商業活動的主體(生產企業、商業企業、金融機構、政府機構、個人消費者等)進行的各種商業貿易活動。)使用網絡和先進的數字媒體技術。這裏要強調兩點。首先,活動應該有商業背景。-是網絡化和數字化。

2西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與東部地區相比,西部地區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是相似的,比如法律問題、安全問題等。但也有特別的地方,突出表現如下:

(1)電信基礎設施滯後,上網人數極度不足,觀念落後,IT人才匱乏。IT人才短缺是制約中國西部電子商務發展的另壹大因素。發展西部電子商務的主體應該是企業。無論是創辦IT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在網上開展電子商務,都需要大量的IT人才。

(2)物流系統不完善。優質快速的物流系統是電子商務成敗的關鍵之壹。物流系統包括配送、運輸、倉儲和包裝。

3西部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

發展電子商務是壹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對於電子商務的法律問題,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解決。對於安全問題,需要國際合作。即使在某個地區發展電子商務,也不僅僅是交易雙方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離不開政府為其發展營造的環境以及工商、財稅、銀行、海關等部門的支持。也離不開完善的互聯網和四通八達的現代交通網絡。因此,西部發展電子商務,要從全局考慮存在的問題。

(1)政府指導

首先,政府應該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優惠政策。西部大部分企業的實力和競爭力相對較弱,其發展電子商務更離不開政府。西部地方政府應根據國家法律政策和西部實際情況,制定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優惠政策,並在壹段時間內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其次,政府要引導和督促金融業和電信業的改革,打破行業壟斷,加快發展電子信用服務,降低電信資費標準,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充分利用入世後中國適度開放金融和電信市場的機遇,吸引外資金融機構和電信企業進入西部市場,促進電子信貸服務和電信服務的發展。第三,政府要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通過廣泛的宣傳和培訓,普及電子商務的基礎知識。

(2)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西部地方政府要抓住西部大開發的難得機遇,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和資金,優先發展互聯網和交通,盡快建設寬帶網絡,提高上網速度。電子商務的主體是企業,要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做好局域網。充分發揮各方力量,搞好交通網絡建設。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不僅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商品流通的基本條件。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要做好交通網絡的建設。

(3)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

從西方現有的條件來看,在壹定時期內普遍發展電子商務並不現實。因此,我們應該選擇非均衡發展戰略。從地域上看,以條件較好的大中城市為主,重點是成渝、Xi、昆明等基礎條件較好的省會城市。在電子商務層面,它著眼於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著眼於發展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和面向國際貿易的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很顯然,發展電子商務的主體是企業,而且主要是傳統制造業。如果壹味強調電子商務的虛擬化,而忽視與傳統行業的結合,電子商務將如同空中樓閣。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要依托傳統行業,改變傳統行業的銷售方式,使之與國際接軌。信息時代,電子商務與傳統行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中國西部的制造業具有壹定的規模和技術水平,這是中國西部發展電子商務的堅實基礎。

(4)引進和培養電子商務人才。

人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而西部地區極其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尤其是高級IT人才。解決辦法就是引進培養。壹些西部地方政府和很多企業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以人為本,不惜高薪引進人才,但成效不大。問題不僅在於西部地區條件艱苦、待遇低,還在於西部地區尚未形成鼓勵人才成長和創業的環境和機制。沒有良好的人才成長和創業的環境和機制,不用說很難從外部吸引人才,就是這個區域的人才也有“孔雀東南飛”的傾向。因此,西部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當務之急是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和創業的環境和機制。

[下壹頁]

亞太地區B2B的障礙

如果首席執行官們想要實現亞太地區B2B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他們必須考慮他們面臨的障礙,並建立令人信服的電子商務商業實例。他們應該知道哪些障礙阻礙了業務案例的建立,哪些障礙實際上是有害的,以便采取相應的行動向前推進。

目前,阻礙亞洲企業走向電子商務的五大外部障礙是:跨境物流的挑戰;互聯網普及率;信用問題;通信基礎設施不足;和監管/立法障礙。在某種程度上,這些障礙至少在壹些市場得到了解決。例如,在澳大利亞,壹批最大的國內銀行已經意識到亞太地區需要壹個獨特的支付解決方案,因此他們迅速采取行動,建立壹個可以進行數字認證和安全認證的支付平臺,並將其與現有的銀行流程集成。因此,盡管許多國家存在這些主要障礙,但令人欣慰的是,這些障礙正在得到處理並最終被消除。

然而,應該指出,這些障礙在各國之間有很大差異。有些特征是發達國家所擁有的,有些特征是不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然而,即使在這兩個類別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同的情況。因此,采用電子商務的時機將受到政府和企業處理這些障礙的速度的限制。獨立處理這些障礙或參加行業聯盟的企業將發現自己處於在企業內部促進電子商務的最佳位置。

跨境物流的挑戰

鑒於亞洲作為全球制造和貿易中心的地位,物流挑戰可能是最明顯的障礙之壹。這個地區的貿易額相當於地區GDP的40%(不包括日本),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0%左右。亞洲實現電子商務機會的能力將高度依賴於強大的有形商品跨境分銷基礎設施。

簡單地在亞洲搬運貨物通常不是主要問題;人們可以看到可口可樂在泰國是用機動三輪車連夜送到店裏的。數百萬噸的貨物通過香港和新加坡的壹些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港口運輸。對亞洲公司來說,真正的挑戰在於邊境,對信息的需求可能會使區域內貿易趨於停滯。在這裏,供應商遇到各種具有國家特點的法律和法規,這給區域內貿易增加了相當大的復雜性。這些法律法規包括建立進口商和出口商的記錄,完成復雜的海關手續,以及由於分配法律法規導致的頻繁的產權變更。所有這些都應該以多種語言和貨幣並根據多種稅收制度來處理。像許多公司壹樣,這壹地區的BCG客戶也多次遇到了等待報關的惱人的延誤和集裝箱中貨物的變質。

只有亞洲最大的公司才能系統地、成功地應對這些跨國挑戰。雖然區域貿易量很大,但很多都是由相對少數的大公司實現的。比如韓國,88%的出口來自貿易額在200萬美元以上的公司,這些公司只占公司總數的18%。

而且,由於大多數亞洲企業沒有經歷過再造,沒有廣泛采用外包,美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也很少,大多數亞洲公司主要依靠內部物流平臺,通常效率低、規模小、分散。但即使是這樣的內部平臺,也是很多小公司力所不及的。

然而,處理這些跨境物流問題的新公司正在出現。Ascent就是壹個例子,這是壹家成立於1996的新加坡公司,旨在支持電子商務計劃。其服務包括傳統的倉儲、運輸、進出口加工和軟件驅動的增值服務(包括信息管理、庫存控制和配送中心服務)。Ascent的客戶遍布各行各業,包括高科技、名牌時尚產品和電子商務行業。

Ascent正在開發解決方案,通過管理整個跨境交易流程來降低客戶的物流成本。例如,Ascent通過簡化和整合整個物流鏈(包括報關和港口作業),幫助惠普降低了70%的跨境備件運營物流成本。

互聯網使用率

該地區不同國家的互聯網普及率差異很大,澳大利亞和香港分別達到26%和25%。中國和印度雖然穩步增長,但分別保持了1%和0.1%的低滲透率。然而,亞洲整體的低滲透率導致了壹個不可避免的困境——買家和賣家都不願意率先投資電子商務。事實上,在我們的調查中,49%的買家和67%的賣家提到,他們的業務合作夥伴的線下地位是他們將業務轉移到互聯網的最大障礙。發達市場的公司準備得更充分,他們將指導他們在該地區的商業夥伴采用電子商務。

信用問題

信用問題(包括支付和質量保證)在亞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樣突出。有些問題是根本性的,正在通過適當的立法和更先進的系統基礎設施得到解決,或者即將得到解決。例如,目前印度的銀行間清算需要人工處理有形文件(如支票),而在線信用證在東南亞不被法律認可。在所有國家,即使是最發達的電子商務市場,安全性壹直是最受關註的問題,許多國家缺乏提供數字認證或在線信用驗證的技術和服務。

然而,有些問題更為復雜,它們根源於這壹地區長期形成的商業慣例。比如日本造紙行業、水泥行業、石油行業廣泛使用的“交易後定價制”,就是壹種獨特的支付行為。根據這壹制度,批發商向分銷商支付的最終價格是在交易後達成的,並以市場所承受的零售價格為基礎。顯然,像這樣的約定很難在網上實現;不同行業的參與者必須權衡在線業務的優勢和放棄這種做法的成本。答案很可能由這些參與者所屬的團體決定。

  • 上一篇:企業建立支持數字化轉型的組織架構,IT部門應該如何應對?
  • 下一篇:投資炒股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現金流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