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請問各位朋友,妳們了解河北滄州大棗出口數據嗎?

請問各位朋友,妳們了解河北滄州大棗出口數據嗎?

河北滄州金絲小棗,創造了四個“全國之最”

河北滄州金絲小棗,以四個“全國第壹”的獨特優勢,成為富方特色主導產業,在國內外市場享有較高聲譽。這四個“全國最佳”是:

栽培歷史最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三千多年來《詩經》《史記》都有記載。悠久的栽培歷史使滄州成為中國無可爭議的金絲小棗發源地。

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目前,全市紅棗種植面積已達654.38±0.44萬畝,分別占河北省、全國和世界紅棗總面積的44%、65.438±0.44%和65.438±0.43%,年產3.75億斤,分別占河北省、全國和世界紅棗總產量的43.2%和65.438±0.46%。

品種最全。近年來,以金絲小棗為主導產品,開發培育了冬棗、寒脆王、金絲蜜、無核紅等300多個新品種。棗汁、棗酒、蜜棗、蜜棗、黑棗、阿膠棗、酥棗、棗茶等30多個品種,年加工能力2000多萬公斤。

質量最好的。滄州金絲小棗以皮薄、核小、肉厚而韌、含糖量高而聞名。因曬幹的棗子折斷後能拉出金線而得名。它的營養和藥用價值很高。爾雅有棗為脾之果的說法。《本草綱目》稱大棗有“潤心肺、止咳、養五臟、治體虛、除胃癮”的功效;民間有句話叫“壹天吃三顆棗,永遠不老”;“五谷紅棗勝靈芝”的說法。中國醫學科學院測定,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640毫克以上,相當於蘋果的100倍,橘子的20倍。同時富含維生素A、B1和B2,被譽為“維生素之母”。

世界棗業看中國,中國棗業看滄州。滄州金絲小棗以其突出的比較優勢成為國內外市場經久不衰的水果精品。目前國內市場已覆蓋20多個省市,成為傳統大宗出口商品。據天津港史料記載,滄州大棗於1861年(清鹹豐11年)開始出口,當年出口2988噸;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出口500噸;之後大部分年份出口數千噸,主要出口港口、澳洲、東南亞,近年擴展到歐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家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每出口兩顆紅棗,就有壹顆來自滄州。

為使這壹古老產品在市場經濟中重現青春活力,滄州市委、市政府近日以“滄州——中國棗產業從這裏走來”為主題,邀請央視等各大媒體加大宣傳力度,邀請各界專家為棗產業發展出謀劃策,並以棗為媒廣泛尋求與國內外客商的合資合作,決心進壹步做大做強棗產業化文章。

  • 上一篇:淺析如何提高城市工業企業的土地利用率
  • 下一篇:求銀行模擬培訓總結急~ ~ ~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