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勝古跡
平南縣境內有“暢巖懷古”、“白馬雙英”、“新隆豐碑”、“田湖映翠”、“碧海銀川”、“漁洲雁訊”、相思溫泉、鵬山風光、大桂山“壹線天”及大安列聖宮、太平天國豫王、贊王故裏等遠近聞名的名勝古跡。還有眾多人文古跡、綺麗風光、獨特景觀可開發成旅遊風景區。已建成的旅遊景點有暢巖山、大王宮、白馬雙英、六陳水庫景區、城隍公園等10多個。還有鵬山風光,大桂山風光,富藏明清古建築等尚待開發當中
平南新八景--紅陵遠眺
位於縣城附近,該地名蛇黃嶺,有土山九節,層巒疊翠,勢若遊龍之九珠;又有烈士陵園,每當拂曉,紅霞噴薄,碑影浮金,遠山近樹,雲海多姿,由陵園處俯瞰縣城,“煙樹半臨湖”舊的龔城和現代化高樓大廈新城區盡收眼底。緬懷先烈,催人奮發,激情不已。該景舊名“蛇崗挹翠”,因盛產挹翠草和蛇黃石而得名。今改名賦予新的意義。
平南新八景--暢巖懷古
暢巖山在縣城西北二十五裏的思?村,又名思?石山,或二程巖,原為八景之首,暢巖山平疇突起,石勢嶙峋,高數十丈,廣裏許,狀若雄踞之巨獅,山頂與山麓樹木陰翳。山半有巖,晃朗暢通,寬敞如屋,宋代龔州知州程?曾為其二子程頤、程顥延師周敦頤(濂溪)在此講學讀書,世稱周程三夫子。後來二程成為程朱理學創始人之壹,在中國哲學史占壹席地位。今該洞口仍有古鐫“天南理窟”四字,四周有宋以來碑刻壹批。
平南新八景--田湖映翠
位於縣城西北六十五裏的田貴水庫風景區。該庫七十年代建成,人工湖泊,山明水碧,中有數島,宛似蓬萊。雄偉的水沖結壩,列入國家級先進科研成果。該地四季如春,流水潺潺,風景如畫,近年修建了不少獨具風格的亭臺樓閣榭,以及遊泳池、娛樂場、旅館等,成為縣旅遊勝地。
平南新八景--花洲騰龍
位於縣城北八十裏的國安鄉花洲村。該地蜿蜒的十九座巨峰,起伏有序,若騰雲之蛟龍,當年太平天國革命利用其險要地形作為首義地點之壹。至今還有建立團營以拜上帝會升旗儀式命名的北降坪、與清軍鏖戰地點命名的大血坪、打制兵器煉鐵爐遺址等。此處山清水秀,民風純樸,壹條羊腸小道而入,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家家戶戶門前築有小魚塘,有客至,輒釣魚宰雞款待,並怡然而樂。
平南新八景--碧海銀川
縣城東南九十裏的六陳水庫風景區。雄偉的壩首,浩渺的水庫,為六十年代建成的又壹人工湖泊。它碧波如海,風景優美,東西兩大幹渠的水波閃爍穿行於崇山峻嶺之中,猶如碧海瀉銀川。
平南新八景--白馬雙英
縣城東七十裏的白馬圩風景區。該處有明督師袁崇煥故裏和南漢梁嵩狀元廟遺址。梁嵩為五代南漢時人,經苦學考取狀元及第,仕至翰林學士,因不滿虐政,辭官歸裏,過白馬東濠河溺歿,州人感其請蠲免龔州丁賦之德,立廟以祀。袁崇煥詔授兵部尚書兼三邊總制時,曾在家鄉平南白馬建有“總制三邊坊”。1986年,在白馬圩重建改建了“袁崇煥總制三邊坊”和“梁嵩紀念館”,與巍巍辰嶺,悠悠碧水,互相輝映,殊為壯觀。
平南新八景--新隆豐碑
縣城東南九十裏的寺面鄉新隆村,平、藤、容三縣交界處,山嶺逶迤,風景綺麗。1927年秋至1928年初,黨領導在此發動“勞五暴動”,作建立蘇維埃政權之嘗試,揭開了農民運動新的篇章。1987年,廣西區人民政府和平南縣人民政府撥款建立勞五暴動烈士陵園。先烈們的光輝業績像留在人民心中永不磨滅的豐碑。
平南新八景--魚洲雁信
遊魚洲在縣治龔江中,形似遊魚,秋冬見洲,時有鴻雁飛集,邑人以為科甲之征兆,為舊八景之壹。洲上有不少奇異石子,每逢節日,人們輒登洲遊覽,拾回石子作觀賞或壓卷之用。遊魚洲南有壹將軍古渡景點,也曾為舊八景之壹。遊魚洲北江岸更有辛亥廣州起義黃花崗烈士平南五烈士碑,碑指霄漢,氣壯南天。現在壹橋飛架,西江中最大跨度的平南西江大橋,雄崎諸景之上,使遊魚洲更添姿增彩,魚洲重新定為新八景之壹。此景原名“魚洲瑞雁”,為舊八景之壹。新取名“魚洲雁信”,取明督師袁崇煥《遊雁洲》壹詩中的名句:“雁信邊宵至”為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