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份額在5月份跌至43%。分析師:未來或30%

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份額在5月份跌至43%。分析師:未來或30%

動力電池行業最近有幾個消息:壹個是比亞迪將在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應刀片電池;壹個是三星SDI成為繼郭萱高科之後,又壹家參與量產大眾標準電池的電池企業;還有壹個是蜂巢能源融到了6543.8+00.28億元。預計2025年公司產能將超過200 GWh(2020年電池產能為4GWh)。

綜合幾個消息,妳會發現很多二線電源廠商已經開始露出野心,在山頂發起風暴。由此,龍頭企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不可替代性似乎越來越弱。

從裝機量來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21上半年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約為49%,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雖然領先地位穩固,但份額壹度從10月份的65438+53.1%跌至5月份的43.67%。雖然6月份又有所回升,但其明顯的地位或多或少有所動搖。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汽車分析師、研究員張翔認為,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市場份額為49%,這是壹個非常不正常的市場結構。未來壹個合理的狀態應該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在30%左右,第二大公司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可能在20%,壹些小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可能在10%或5%。這是壹個合理的市場結構。

不再“搭售”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把時間拉回到2018,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無疑是大多數車企想要委托的供應商企業,沒有之壹。為了有穩定的電池產能供應,SAIC、廣汽、吉利和其他車企都與他們建立了合資企業。

811電池的例子更有說服力。當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811電池被壹些專家認為在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需要改進,但包括廣汽、吉利和SAIC在內的許多主流自主品牌都有壹個信念紅利,爭先恐後地選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產品並大力推廣。

在率先使用811電池的新能源產品兩年後,這種頭腦發熱的跟風效應明顯少了很多。

廣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事實上,2020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將不再是廣汽愛安配套份額最高的供應商。2020年,廣汽愛安的主要電池供應商為AVIC鋰電,配套份額為665,438+0%,超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廣汽愛安與AVIC鋰電合作,研發出類似於子彈匣的電池技術包,可以承受1400的高溫,提高安全性。

戴姆勒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的轉變。2018年,在尋求電池供應時,戴姆勒放棄了比亞迪,毅然選擇讓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進入自己的電池供應鏈體系。當時壹個重要的背景是,戴姆勒和比亞迪關系密切,雙方剛剛為合資成立的純電動品牌騰勢增資6543.8+0億元。

然而,2020年,戴姆勒再次叛逃。比亞迪“刀鋒電池”發布幾個月後,有消息稱Tim已經完成了對比亞迪工廠的參觀和洽談,隨後被韓國知名媒體曝光並證實。

雖然大眾的ID系列仍然配備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但隨著新生產線建設的加速,大眾將其ID系列更換為郭萱高科的電池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麽要綁定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僅僅依靠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電池供應很難保證正常。要知道,去年年底行業協會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只有654.38+0.3萬輛。結果今年上半年銷量已經達到654.38+0.2萬。在如此高的增長率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產能遠遠不夠。

事實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案例,模型沒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限的電池成為熱門。比如搭載AVIC鋰電LFP電池的爆款車型洪光MINI EV,已經連續11個月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第壹。搭載“刀鋒電池”的比亞迪韓EV已連續4個月銷量超過8000輛,累計銷量突破65438+萬輛。

風向標企業特斯拉的選擇更能說明問題。特斯拉的轉向,壹方面說明車企為了提供保險,獲得合理的購買價格,越來越多地選擇多供應商車型。

另壹方面也說明,隨著行業內電池技術的成熟,壹個龍頭企業的深度綁定已經失去了邏輯基礎。而且比亞迪刀片電池成本為0.42元/Wh,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CTP磷酸鐵鋰電池組成本為0.57元/Wh。從價格上來說,確實沒必要綁定寧德。

如果特斯拉給比亞迪壹些訂單,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影響是可見的。自牽手特斯拉以來,特斯拉已成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大的乘用車客戶。2021上半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乘用車總裝機容量為22.72GWh,其中特斯拉貢獻約6.06GWh。

壹旦比亞迪確認要分“蛋糕”,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很可能面臨負面影響。

份額爭奪戰

比亞迪迅速登頂,車企開始扶持二三線電池廠,外資電池企業在“白名單”取消後加速出擊...作為業績持續高速增長的領先企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可能不註意到這些行業變化。

從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來的種種動作來看,很明顯是為了保住份額做了很多努力。

產能是壹個方向。

事實上,如果特斯拉將比亞迪納入供應鏈,不難猜測產能應該是其最大的考慮因素。今年2月,特斯拉CEO馬斯克向供應商喊話:“我們不想強迫他們關門,只是希望他們能提高產量。”

為了提高產能,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過去的半年裏投資近800億元擴大動力電池產能。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建的計劃產能超過450GWh,是今年上半年全國動力電池產量的6倍多。

在現有產能和規劃產能領先行業的情況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非常重視加強對上遊供應商的控制。

今年4月,繼去年境內外產業鏈上下遊投資不超過6543.8+09億元後,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發布公告,計劃未來壹年繼續以證券投資的方式投資境內外產業鏈上市公司,投資總額不超過6543.8+09億元。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采購了大量電池粘合劑,以至於國內其他廠商至少要等壹個月才能拿貨。”某鋰電池公司內部人士曾透露過這個信息。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意無意的想用自己的產能擴張行為來壓縮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產能之外,技術是另壹個方向。

事實上,眾多二線電源廠商裝機量的明顯增長,得益於去年6月5438+10月推出的磷酸鐵鋰電池的回潮。

憑借領先的CTP(cell to pack)技術,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也有其獨特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似乎並不像最初的“三元鋰電池”技術那樣不可復制。例如,比亞迪、蜂巢和AVIC鋰電池相繼發布了他們的CTP技術。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要想保持優勢,不可或缺的行動就是防止其他企業“全部抄作業”。7月底,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起訴AVIC鋰電池侵犯專利權。從兩家公司的技術路線來看,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AVIC的鋰電池技術都屬於方殼電池領域,客戶也確實有重疊,比如廣汽愛安。

除了捍衛獨家專利,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還在探索另壹個潛在的新技術方向——鈉離子電池。有人認為,壹旦鈉離子電池的產業鏈成熟,像洪光MINI這樣的國民車或其他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電動車,很可能會被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鈉離子電池搶走。

另壹個方向可能是嘗試創新模式。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選擇嘗試車電分離,規避技術路線受挫帶來的風險。

2020年,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已與蔚來汽車成立合資電池資產公司,並努力分離電池運營模式。通過車電分離模式的運營,進壹步改善新能源車主的用車體驗,進壹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

最後說說吧

截至目前,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高達1.2萬億,是中國石油的1.5倍,可以說風光無限。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需要向資本市場展示其高增長率。如果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逐漸不再是首選,其高增長率會是大概率事件嗎?

顯然,這是壹個充滿希望又充滿陷阱的晴天。

  • 上一篇:汽車產銷
  • 下一篇:內網終端的安全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