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遊財經記者調查,第壹家孟忠毅面館於2014+01在寧開業。開幕當天,許多來自Morphy的朋友,如郭德綱和黃健翔,親自站在平臺上,許多粉絲來到這裏,經常排隊壹兩個小時才能吃壹碗面條。
隨後,孟非的小面在北京、Xi、昆明等地開設了分店,甚至在澳洲的悉尼和墨爾本也開了店。
不過,目前記者通過點評網發現,除了已經關閉的蘇州店,孟忠毅的小面南通店和昆曼店也在關閉,僅剩下營門店6家。
孟非的面館不是白關的。從很多消費者的反饋來看,餐廳在產品和服務上都有所欠缺。
雖然孟非的面條以大眾消費為導向,但從菜單上的價格來看,壹點也不大眾化,但還是擋不住食客吃面條的熱情。菜單顯示,菜品價格以28元、35元為主,壹份米飯5元,比其他店高壹倍左右。
而且味道沒有讓消費者驚喜,服務更是乏善可陳。長時間排隊,卻得不到理想的產品和服務,勢必會打消很多消費者二次消費的熱情。
在微信官方賬號孟非微信的“面對面”壹欄,標題為“名不副實”、“再也不來”、“體驗差”、“失望差評”的評論比比皆是,這也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牌面臨的諸多問題。
早在2014,小米在孟忠毅的第壹家店開業時,就有業內人士對該店的營收進行了估算。
以壹組60個食客,人均消費40元計算,壹組食客消費達到2400元。由於當時排隊現象嚴重,店裏基本沒有空閑時間,小面品類快。壹天10小時以上的營業時間基本都在10次以上,壹天銷售額能達到3萬元。按照這個消費水平,店鋪年銷售額高達1000萬元,近10店鋪年銷售額可達1億元左右。除去成本,莫菲和他的合夥人賺取的利潤估計約為4000-5000萬元。
但從孟非小面目前的口碑和經營狀況來看,顯然還沒有達到這個預估的水平。孟非頭頂上有著明星用餐光環的那壹面也在經歷著明星效應的AB面。
有業內專家認為,餐飲企業成功的核心是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環境水平,明星效應只是對餐廳起到輔助宣傳作用。如果本末倒置,忽視餐廳管理的本質,最終會導致餐廳管理每況愈下。目前國內投資餐飲行業的明星越來越多。這些明星投資人大多不參與餐廳的經營管理,而是把明星光環當做噱頭。很多明星投資人沒有經營餐廳的經驗,不了解餐飲行業的市場規律。這樣的投入讓品牌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