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三亞學院是教育部批準的獨立學院。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先生投資建設學校。校園位於三亞市迎賓大道的筆洞內,依山傍海,空氣清新。學校有33個本科專業。學校自2004年建校以來,在海南省委、三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以“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為使命,不斷創新進取,保持了高速穩定的發展狀態。目前已形成過萬人規模。
學校總占地面積3000畝,總建築面積50多萬平方米。擁有學術交流中心、藝術中心、高新圖書館、標準遊泳池、高爾夫練習場、現代化球場、風雨操場、籃球場等壹系列現代化教學生活設施,總投資超過6543.8+0億元。
學校擁有壹支辦學經驗豐富、充滿活力的辦學團隊。黨委書記、執行院長盧丹準確洞察國情,洞悉轉型期社會發展趨勢,深入研究與國際先進辦學模式接軌的國內大學發展規律,根據現代大學作為大型混合組織的特點,實施特色化的“張力管理”。
學校抓住社會轉型期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機遇和細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既滿足市場對具有“工具取向”競爭力的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又符合人的全面、可持續、“階梯式”發展的“超功利取向”的健康人格取向。學校進行教學計劃修訂和課程改革,加強學生對外語、計算機和中文應用寫作三種交際工具的掌握;開展“三級實習”,建立畢業前分時間、分層次的實訓和就業再培訓機制,培養學生用得上、帶得上、受得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加強公共政治課程、班級文化和宿舍文化建設,打通校內外實踐;鼓勵學生了解國情、了解趨勢、習慣禮儀、能夠溝通,引導學生積累社會資本;致力於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精神、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實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校立足三亞,瞄準全球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吸收歐美等發達國家優秀的辦學理念、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材和師資,形成了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學校重視發掘中國本土文化的優勢,利用中國和平崛起的歷史機遇,加強與外來文化的交流;學校高度重視與國際知名大學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國際合作辦學新模式。自成立以來,已有2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主動洽談合作辦學。2007年、2008年、2010年,學校成功舉辦中俄教育文化三亞論壇、中德職業教育論壇、海南國際旅遊島人才戰略論壇,受到俄羅斯文化部、德國教育部、中國教育部的好評。
建校六年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學校的高效辦學、發展思路和初步成效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副部長、原部長周濟、副部長章新勝、吳、周等都對學校倡導的“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311”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五大能力、加強特色學科建設、順應新興產業和新興城市崛起發展新興特色專業給予了肯定。教育部高校設置評估專家王春山教授評價說:“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的建設速度創造了高教建設史上的奇跡。”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三次視察學校,兩次會見董事長李書福先生、黨委書記兼執行院長盧丹教授,稱贊“李書福為海南人民做了壹件實事!盧丹為海南人民做了壹件大好事!”。2005年三亞學院被列為海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壹號問責工程”後,2006年被省政府列為海南省“十壹五”期間重點發展項目。2009年6月5438+10月,全國高校設置評估委員會主任、原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張寶慶視察學校,表示學校“設計理念先進”、“校園人性化”、“比預想的要好”,並稱學校“校園如畫,未來光明”。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到該校就高等教育綜合改革進行調研。他說,學校領導班子懂教育,重視規範,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成效顯著。與老牌公辦高校相比,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和海南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優勢。該校教育改革的成功經驗值得總結。
2011學校啟動“十年卓越進程”,以更廣闊的視野、更有效的方法,集中更多樣的資源,走多元化、跨越式發展之路。通過創新創業強校、人才立校、特色興校戰略,精心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學科建設工程、隊伍建設工程、科研工程、國際化工程、提升辦學水平建設工程、科技創新園工程、創業教育工程、校園規劃建設工程、辦學特色工程等十大工程,全面提升三亞學院辦學質量,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
之前的那個搬到學院網站了。下面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三亞學院目前正在升級二本(即由獨立本科升級為民辦),獨立頒發學位證書。總的來說,我覺得三亞學院不錯,師資力量也挺強的,除了氛圍有點淡,因為學院沒有多少年的歷史。三亞的氣候也很好,空氣質量也還不錯。不過學院的學費有點貴,每年要1.5萬左右。而且,這裏的消費水平真的很高。要來就要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我是三亞學院今年的畢業生。總體來說,三亞學院給我的感覺還是不錯的。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對妳有幫助。
教育改變命運,大學提供階梯。成千上萬進入三亞大學的青年學生,將在全新的成長理念的激勵下,煥發出自己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出適應社會進步和先進文化發展的高素質,真正做到快樂學習,自主成長,更好地走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