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策劃階段。
系統規劃階段的任務是在對原系統進行初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開發新系統的要求,根據需要和可能給出新系統的總體方案,並對這些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產生系統開發計劃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個文件。
2.分析階段。
系統分析階段的任務是根據系統開發計劃中確定的範圍,對現有系統進行詳細調查,描述現有系統的業務流程,指出現有系統的局限性和不足,確定新系統的基本目標和邏輯模型。這個階段也稱為邏輯設計階段。
3.設計階段。
系統設計階段的任務是回答“怎麽做”的問題,即根據系統分析規範中規定的功能需求,考慮實際情況,具體設計實現邏輯模型的技術方案,即設計新系統的物理模型。所以這個階段也被稱為物理設計階段。
4.實施階段。
系統實施階段的任務包括計算機等硬件設備的購置、安裝和調試、應用程序的編譯和調試、人員培訓、數據文件轉換、系統調試和轉換等。
5.維護和評估。
系統投入運行後,任務是進行定期維護,記錄系統的運行情況,按照壹定的程序對系統進行必要的修改,評價系統的工作質量和經濟效益。
例子如下:
飛利浦光源事業部要求所有經銷商建立統壹的綜合采購計劃,規範其財務和業務信息系統,並從各個層面評估其管理水平和經營業績,以維護總公司的經營業績和企業形象。
擴展數據:
適用條件:
1.標準化管理體系。
從國內壹些企事業單位的現狀來看,管理信息系統成功應用的關鍵是改革組織內部機制,明確組織管理模式,實現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報表文檔的統壹化、數據的完整性和編碼化。
2.具備實施戰略管理的基礎或條件。
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運行和發展離不開組織目標和戰略規劃。組織的目標和戰略規劃決定了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以及實現這些功能的方式。
3.挖掘和培養壹批能夠熟練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的人才。
壹個項目能否成功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人才體系的運行,以及人才存量與項目目標和組織任務的適應程度。
4.完善績效評價體系。
完善的評價體系應該有助於激勵員工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創造價值;有助於企業將信息化與企業戰略有機結合;有助於對企業的績效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從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有助於企業合理配置信息化建設資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管理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