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融資的弊端:容易分散企業的控制權;資金成本負擔較重;信息溝通和披露成本很高。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放棄企業的部分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引入新的股東,同時增加總股本。
用股權融資獲得的資金,企業不需要還本付息,但新股東會和老股東壹樣分享企業的利潤和成長。
按照大類劃分,企業的融資方式有兩種,即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所謂股權融資,就是企業的股東願意放棄企業的部分所有權,通過增資引入新的股東。用股權融資獲得的資金,企業不需要還本付息,但新股東會和老股東壹樣分享企業的利潤和成長。股權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用途廣泛,既可以充實企業的營運資金,又可以用於企業的投資活動;債權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借款進行融資。企業必須先承擔資金利息,貸款到期後向債權人償還資金本金。債務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目的主要是解決企業的營運資金短缺問題,而不是在資本項下支出。
為規範通過互聯網進行股權融資的活動,中國證監會決定近期對股權融資平臺進行專項檢查,包括但不限於以“私募股權眾籌”、“股權眾籌”、“眾籌”等名義開展股權融資活動的平臺。檢查的目的是摸清股權融資平臺底數,發現並糾正違法行為,排查風險隱患,引導股權融資平臺圍繞市場需求明確定位,切實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股權融資按融資渠道劃分,主要有兩大類:
第壹,公開市場銷售。所謂公開市場發行,就是通過股票市場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行企業股份來籌集資金,包括企業上市、上市企業發行和配股,都是利用公開市場進行股權融資的具體形式。
第二,私募。所謂私募,是指企業自行尋找特定投資者,通過增資的方式吸引其投資企業的融資方式。由於大部分股票市場對申請發行股票的企業都有壹定的要求,例如《首次公開發行及上市管理辦法》要求公司上市前總股本不低於3000萬元人民幣,因此大部分中小企業很難達到上市發行股票的門檻,定向增發成為民營中小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