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生產情況在這次經濟普查中,為統計工業企業生產情況設計了兩種指標,壹種是價值指標,另壹種是實物指標。根據企業的生產規模,設計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銷售總值”(表B1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生產銷售及庫存”(表B1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生產能力”(表B106)四個問卷。根據試點的統壹部署和實際需要,本教材只談企業普查表(G703表)工業生產部分的填報相關內容(“財務狀況”的指標說明和填報說明已統壹下發,請遵照執行)。企業普查表(G703表)(1)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二)《企業調查表》(G703表)中關於企業生產的內容有:價值指標:工業總產值(現價),主要產品實物量指標,包括產量、銷售量、銷售額三項指標。產品實物量指標應按《主要工業產品生產、銷售和儲存目錄》填寫。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不受部門、行業、地區限制。只要他們生產列入本目錄的產品,就要按本目錄的規定填表,未列入目錄的產品免填。(3)《主要工業產品產銷儲目錄》顯示,《主要工業產品產銷儲目錄》中的產品主要選自第壹次經濟普查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銷儲目錄》,並根據近年來工業產品的發展情況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補充。1.普查用產品目錄中的產品代碼* *有七位數字,前四位是行業子類別代碼,後三位是順序代碼。與第壹次經濟普查主要工業產品產銷存目錄相同的產品,繼續使用通用產品代碼,調整或新增產品代碼的原則與普查基本壹致,前四位為行業代碼。2.列入普查產品目錄的調整目錄產品,原則上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中的行業子分類選取,並按代碼順序排列。但為了方便企業填報,目錄做了適當調整:(銷量。根據企業銷售方式的不同,產品銷售的統計符合以下規定:①產品采用發貨制銷售的,產品由企業運輸部門發貨的,以產品出庫單上的數量和日期為準;由專業運輸部門托運的,以運輸部門提單上的數量和日期為準。(2)采用提貨制銷售的,以向用戶出具的發票和提單上的數量和日期為準。(3)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的產品,以企業收到的代銷清單為準。(4)預收貨款的銷售,在產品發出時視同銷售。尚未生產並已預收貨款或預開提單的產品,不算銷售。⑤企業出口的產品,以取得承運貨物收據或鐵路陸運單、出口裝船海運提單、航空運單的數量和日期為準。企業自行出口的產品,在委托外貿部門出口(實行代理制)的情況下,以外貿部門代收運單和銀行提示憑證的編號和日期為準。(2)產品銷售的統計應註意以下幾點:①企業銷售的合格產品才能統計其銷售額,銷售的次品不能計入產品銷售額。(2)企業直接從外部購買成品,只是更換標簽或包裝,不能作為銷售統計。(3)區分產品銷售和預售:預售是指在產品生產出來之前,用戶提前向工廠支付購買該產品的費用。預售不能算作銷售。相反,有些產品是分期付款的形式。只要用戶拿到了產品,不管有沒有支付貨款,都應該作為企業拿到貨款的憑證來銷售。(3)退回產品的處理應符合以下規定:①本年度銷售的退回合格產品從本年度銷售額中扣除,計入存貨;本年售出的拒收產品應從本年銷售量中扣除,同時扣除本年的生產量。(2)退回本年度以前銷售的合格產品,本年度銷量不變,計入產品庫存;退回本年度之前銷售的不合格產品,本年度銷量和產量不變。(3)退回維修產品,維修後仍移交給原用戶的,不作為退貨處理,不在統計報表中反映。4.本年銷售量:指產品的銷售量,即企業在報告期內以各種價格銷售同壹種產品所取得的銷售總額與銷售量的口徑壹致,所有有計算銷售量的產品都應計算其銷售量。這裏有兩點需要註意:壹是產品銷售額按不含增值稅(銷項稅)的價格計算,符合現行財稅制度對財務核算的要求和規定;二、訂貨方加工生產的成品(半成品)銷售額,按加工費計算。
上一篇:工商年報是幾月份的?下一篇:公司財務記賬應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