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菜開始
1957年,王金城出生在廣東東莞壹個不起眼的村莊。他家有七個兄弟姐妹,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供每個孩子讀書。那時候家裏並不重視讀書。作為長子,王金城初中畢業後,和父親壹起在村裏賣閑魚。在這個過程中,他也第壹次學會了壹點業務。
就這樣,王金城壹直跟著父親做小生意。直到改革開放,他嗅到了商機,跟著國家的號召,找了壹些朋友來到海南。因為手頭資金不充裕,王金城和朋友們暫時做不起大生意,所以他們選擇賣菜,從海南買回來再賣到深圳。
賣菜的過程很辛苦。他們起早貪黑。他們想保證蔬菜的新鮮度,親自策劃最方便快捷的運輸方式。就這樣,王金城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壹桶金。在這個過程中,王金城的商業頭腦逐漸形成。更重要的是,他不滿足於現狀,想利用自己現有的財產做更大的生意。
1985年,王金城帶著他的“第壹桶金”回到了家鄉。畢竟東莞是廣東“四小龍”之首,號稱世界工廠。由於工業發達,對金屬材料的需求很大。王金城選擇用自己的錢創辦興業鋁合金廠。雖然王金城是個商人,但他不唯利是圖。他選擇最合適的材料和材料,所以他的工廠在當地得到很多人的認可。正因為如此,他的鋁合金廠很快在家鄉站穩了腳跟,幾乎接管了當地所有的生意。
價格相應上漲。
王金城的資產繼續升值,因此他加快了步伐,擴大了許多產業,如石材、化工、家具和木材。其中,他在1990創辦的東成石材廠,現在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專業石材加工廠之壹。據說他家鄉厚街鎮城建用的大理石都來自他的工廠。另外,他的家具城30萬平米,嘉華酒店高達56層。
興業鋁合金廠和東成石材廠可以說是王金城商業成長的基礎。在這兩家工廠的支持下,王金城的事業越做越強。他找到他的三個弟弟和他壹起經營生意。他認為壹家獨大做不了大事業,齊新壹家要齊心協力才能做好。他給弟弟們安排了不同的行業互相扶持。
他不僅善於找家人做生意,而且知道什麽樣的人適合什麽職位。每年鎮裏分配大學生時,王金城都會主動選拔壹些大學生,安排他們進入合適的崗位。因為王金城非常重視這些年輕的大學生,他們都在他的指導下努力工作。
成為首富
王金城的產業發展順利,他的身份不再僅僅是廠長。他開始投資,甚至成為投資四大集團的企業的董事長。他的投資範圍也擴大到了全國甚至全球,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加拿大都有涉獵。
2006年,他投資6543.8+0億美元,占地563畝,建成了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東莞康華醫院,引起了媒體的關註。此外,他還投資6億人民幣在武漢建了壹所心血管醫院。據傳此時他的身價已經超過300億元,但他拒絕了所有采訪,外界無法得知他的具體資產有多少。但他完全可以配得上“東莞民營企業領軍人物”的稱號。
眾所周知,廣東有壹個胡潤百富榜,但東莞首富王金城不在其中。據胡潤稱,他在2003年見過王金城壹次,知道他的經濟實力和首富的名字,但他太低調,不願接受媒體采訪,在網上也找不到任何關於他的相關信息。
富有而賢惠
財富固然重要,但除了財富,壹個人的良好品格更值得尊重。王金城是壹個如此富有和高尚的人。
王金城致富後,沒有離開家鄉,繼續為家鄉的建設做貢獻,盡力幫助鄉親們。平日裏,他壹點架子都沒有,喜歡穿拖鞋短褲。有壹次在村裏的壹個巷子裏,他的奔馳車被壹輛突然沖過來的三輪車撞壞了,但他沒有責怪對方,也沒有要求賠償。看到對方被嚇到了,他只是笑笑就走了。
雖然是對方的責任,但他也會考慮別人。修車的錢對他來說可能不算什麽,但對壹個騎三輪車的司機來說就是壹大筆錢了。
據不完全統計,王金城在東莞投資了各種基礎設施項目,各種捐贈總計超過15萬元人民幣。每次過節,他都會給村裏的老人發幾百元的紅包,算是盡孝。村裏的老人都是如此,更不用說王金城對待父母的方式了。除了孝順,他還以母親的名義向當地多所學校捐款、捐校車。
遺憾的是,2007年,王金城被確診為胰腺癌,並在北京接受治療,但最終因病情惡化無法控制而去世,享年50歲。王金城去世後,他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800多個花圈。其中,許多政界和商界人士送來了花圈,顯示了王金城傑出的壹生和成就。
王金城壹生有兩個兒子和壹個女兒,村裏有壹個獨門獨院,裏面有他自己建的三棟別墅,毗鄰海悅公園的人工湖。在離開之前,王金城壹直關心他的孩子,並對他的企業集團的各種財產的繼承作出了具體安排。
每個人的努力都會得到應有的回報。王金城壹生勤奮務實,具有出色的商業頭腦和用人能力。這些優秀的品質和能力促成了他的成功。更難得的是,他不忘自己的根,不忘養育他的土地,為家鄉的建設做出了很多貢獻。
他生前不喜歡“有錢人”這個稱號。他覺得自己沒到這種程度,對這樣的稱號很反感。事實上,人們現在這樣稱呼他,不僅是因為他的財富,也是因為他的尊重和欽佩。王金城富有而又賢惠,但遺憾的是他被天性所欺騙。他50歲因癌癥去世,但這樣優秀善良的人應該被世人尊重和懷念。
我們無法知道自己的努力最終會有什麽收獲,也不確定結果是好是壞,但最重要的是問心無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