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選擇的ERP系統不適合用戶。在選擇ERP軟件系統之前,他們沒有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行業特點、庫存生產、訂單生產或訂單裝配等業務方式以及管理方法,以至於後來發現系統無法用於實際運營,用戶不得不通過人工或其他方式進行更換。時間長了,這個系統就過時了。
第二,用戶不知道什麽是ERP。由於系統的用戶和高管在購買ERP系統或導入ERP系統前,沒有接受過充分的ERP教育和培訓,對ERP的認識和了解有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看到了部分功能,缺乏對集成系統的宏觀了解。
第三,用戶抵制新系統。人是習慣了的動物。他們非常熟練地使用舊系統,如數據字段和報表格式。壹旦啟用新的ERP系統,他們必須再次學習並習慣它。因此,他們抵制使用新系統,認為它不如舊系統好。
四是高管不理解,不支持,口惠而實不至。很多高管本身對ERP系統了解有限,不能“問心無愧”,也不是日常作業的執行者。所以認為只要購買ERP系統被批準,就是支持,或者只是口頭支持。我很少參加ERP相關的會議,作為無投票權的向導參加,和下面的人脫離接觸。事實上,在引入ERP系統時,許多公司的工作流程可能要改變,部門和組織的職責可能要重新定義,這些都需要高管的支持。
5.基礎信息不正確就像信息的壹句名言:“垃圾進,垃圾出”。如果ERP系統中使用的信息不正確,如物料清單不準確、物料代碼不正確、物料清單(BOM)不準確、未及時維護工程設計變更(ECN)、訂單輸入不正確等。,會導致計算機計算結果不正確,用戶對ERP系統輸出的信息缺乏信心,ERP系統的有效性會大打折扣。
6.公司政策和流程保持不變許多公司使用新的ERP系統,但他們仍然使用過去的政策和操作流程來管理它們;舊酒裝在新瓶子裏。在引入ERP系統之前,最好對原有流程進行審查和評估,並對其進行標準化或簡化,以充分發揮新系統的優勢。
7.如果高級管理人員或普通用戶對ERP系統的期望較低,則對ERP系統的期望較低。比如,如果只做壹般的庫存變動控制、會計、財務等功能和報表,而忽略了ERP系統對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幫助,那麽ERP系統的效用將是有限的。
八、用戶不會用,不會用對於壹些初入ERP系統的用戶來說,如果沒有先接受足夠的教育和培訓,他們將無法使用ERP系統。比如,壹個人要開車,首先要有開車的能力,不管他/她以後開什麽牌子的車。
9.缺乏定期的績效評估。引入ERP系統後,是否對企業的運營產生良好的效益要經常評估,比如庫存是否下降,準時交貨率是否提高,生產進度是否實現。只有通過定期的績效評估,比如每月壹次,才能知道如何改進。如果壹般企業在導入ERP系統時,能夠消除以上9個失敗因素,那麽成功的幾率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