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武侯祠街231號附1號。
金立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街231號,與武侯祠壹墻之隔。面向武侯祠大街,可直達市中心天府廣場。西接壹環路西段,東臨西面橋街。錦裏古街作為武侯祠的壹部分,全長550米,現在是成都著名的步行商業街。是壹座具有清末民初建築風格,以三國文化和四川傳統民俗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仿古建築。
從春熙路怎麽去錦裏;
從春熙路到錦裏,除了選擇公交,還可以打車或者自己開車。春熙路至金利距離約5.5公裏,出租車費約15元。自駕可選擇最佳路線“春熙路-總府路-蜀都大道-金盾路-武侯祠街-錦裏”,約30分鐘。
坐地鐵換乘公交更方便實惠。
春熙路到錦裏的最佳路線:春熙路-總府路-蜀都大道-金盾路-武侯祠街-錦裏
春熙路至錦裏公交:
1路公交車(全程約40分鐘,4.4公裏):春熙路(步行630米)-鹽市口站(乘1路公交車7站)-武侯祠站(步行590米)-錦裏古街;(如上圖所示)
公交8路(全程約50分鐘,6.9公裏):春熙路(步行,370米)-總府路站(乘坐公交8路,8站)-武侯祠東街站(步行,720米)-錦裏古街;(如上圖所示)
公交21路(全程約50分鐘,6.3公裏):春熙路(步行360米)-紅星路廣場南站(乘坐公交21路,8站)-武侯祠東街站(步行740米)-錦裏古街;(如上圖所示)
334路公交(約40分鐘,3.8公裏):春熙路(步行790米)-大業路站(乘334路公交4站)-武侯祠站(步行450米)-錦裏古街;(如上圖所示)
335路公交車(40分鐘,4.8km):春熙路(步行,410m)-紗帽街站(乘坐335路,7站)-武侯祠站(步行,500m)-錦裏古街。
成都錦裏古街吃喝玩樂遊記;
2018 65438+10月13轉到成都主要的人文景觀,對錦裏的記憶特別新,不是錦裏的美,而是文化的體現。與大部分古鎮街巷相似,但又不壹致,具有獨特的文化存在和商業價值。
去過錦裏的朋友,要以古今單壹的差異帶來的多彩沖擊來評價。當然也會有人潮,或美食,或古色古香,但這些特點在任何壹個知名的古鎮都能體現出來。
走進錦裏的大門,遊客要壹直停留在大門前拍照留念。這時候他們可能只註意到“錦裏”二字作為背景,而忽略了門邊的對聯。
遊客應該分為三類。第壹類是觀光,第二類是休閑度假壹站式服務,第三類是旅遊過程的重點是感知。
錦裏作為大門,並不突出,也很擁擠。很多人把門聯完全堵死。這時,他們會註意門聯,只有第二類和第三類遊客。
第二種遊客是導遊介紹的,第三種遊客為了深入挖掘景點的特色,肯定會把人物都學壹遍,因為他們知道人物會給我帶來很多信息。
“歷史印記三國秦漢輝煌,賓客雲集五大洲享古今”是金立的門聯,簡單概括了金立的特點,也道出了金立開發商想要打造什麽樣的“金立”姿態。
第壹部傳達三國文化,第二部揭示要打造壹幅讓五大洲所有朋友都滿意的織錦。
真正了解金立的人應該都認同,金立的開發商成功做到了“歷史地標、三國鼎立、秦漢輝煌、賓客雲集五洲賞古今”的寓意,與建築、裝飾布置、商鋪融為壹體。
寬窄巷子在2014做了壹個宣傳片,印象中很有知名度。去成都之前不知道有錦裏這個地方,但實際情況是錦裏的遊客相對更多。
據我所知,錦裏的建築真的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大部分是後來修建的,但在建築上並沒有強烈突出三國文化。因為錦裏和武侯祠是壹體的,而且武侯祠也不全是偏僻建築,明清建築也不在少數。我覺得金立之所以選擇仿明清建築,是因為國內明清建築多,便於模仿,而不是宋以前就有的那幾棟,建造難度大,造價高。
除了開發商選擇仿樓的精明之外,還有幾點在建的時候把握的特別好。壹是錦裏道路狹窄,二是建了壹個不像花園的花園,三是店鋪的管理科學。
要建設壹個有生命力的景區,就要有文化差異和動態特色。成都作為大都市,很快就會升級為超級大都市。在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的情況下,金立的待遇是非常合理的,並沒有顯得格格不入,而是成為壹個獨立的體。
中國的古建築由於木門窗的限制,不能太高,否則會不倫不類。在審美的限制上,金立要與現代成都隔絕真的不容易,導致開發商選擇花園式格局的結果。錦裏的人行道特別窄,可能會讓遊客產生人氣爆棚的錯覺。開發商的真實意圖是突出兩邊的高樓。
真正屬於金立的設施其實只有短短的壹條街,其余的都是後來建的。雖然整體不大,但依托武侯祠,整體效果並沒有實際那麽小。
錦裏占地只有幾十畝,暴露在遊客眼前的東西極其豐富,從生活到日用品,從紀念品到小吃,從表演到非物質文化創作,等等。
小吃店不多,應該也就十幾家吧。令我驚訝的是,每家小吃店賣的東西都不壹樣。這樣做的目的是對開發者進行科學管理,有效避免惡性競爭,給商家帶來收益,增加零食品種。
小吃店、紀念品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合理布局,形成了多種遊客聚居,間接膨脹了狹窄過道的遊客數量。
在整齊的燈籠映襯下,完整的內容映入眼簾,會讓人聯想到老成都的繁華和三國時期的錦官城。
縱觀金立,在裝修、店名等名稱上,開發商都在強調三國文化。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他們都在告訴遊客,錦裏承載著濃厚的三國文化。在這樣的設定背景下,怎麽能不聯想到三國時期的金關城呢?
金立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承擔了三國文化和市場文化的使命。如今的寬窄巷子已經很難承載老成都文化的特質,錦裏似乎更能凸顯這壹點。
2004年金立陸續開發,完全是新生。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成都的重要地標,靠的不是宣傳,而是文化。
每個來錦裏的人都應該有很多感觸,感受它的古色古香,它的繁華,它的精致,它的魅力。
錦裏的路很曲折,就像花園壹樣,但又不壹樣。橋與水搭配,樹與建築融合,文化與歷史結合,創意不失,民俗與典雅相得益彰。
主題風格酒吧是遊客交流或休息的場所。
錦裏的夜晚,張燈結彩,美化每壹位路過的遊客,坐在攤位上,點壹杯雞尾酒或壹杯冷飲。甚至壹個人默默的看著熙熙攘攘的遊客陶醉,或者靜靜的聽著美女們唱歌。最重要的是,選擇這裏,壹定要享受錦裏來來往往的人,同時陶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