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什麽?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深層次因素分析
1、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經營風險高。
2、中小企業的規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約其融資能力。
3、缺少可供擔保抵押的財產,融資成本高。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其實也不難!
首先,金融創新是關鍵。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焦點是不少銀行中小企業貸款業務尚未建立,壹些銀行在大企業的辦法,還沒有建立起壹套針對中小企業的客戶篩選和風險管控體系,在專門隊伍和人才培養方面,還缺乏壹大批接受過專業培訓和管理人員以及行之有效的激勵約束考核機制。要解決這壹難題,關鍵是培育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客戶的中小金融機構,部分地方和金融部門應鼓勵發展適應中小企業特點小企業投融資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則應積極推動票據融資、授信貸款、個人創業貸款、循環額度貸款、小企業聯保貸款等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的金通道。
其次,政府在幫扶中小企業融資方面也還有大有可為之空間。在幫助中小企業經濟救急方面應加大公***財政支持力度,並在對中小企業風險評估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同導企業運用民間資本,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積極成立貸款公司等規範民間資本的運用。
此外,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用不足也是融資難的重要因素之壹。因而,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誠實守信,守法經營,規範管理,從自了融資條件,獲得各方面的資金支持。如此,才能從根本上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什麽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主要有兩方面:
1.內部環境因素
:企業規模小、資金少,經營風險大,資金籌措能力低,資金來源窄,極易出現困難。資金不足反過來又影響企業經營活動,從而形成壹個惡性循環。很多中小企業資金管理者素質低,管理方法簡單,財務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沒有建立會計賬目。這些不規範性使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更加劇了企業資金的匱乏。中小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低,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較低,經營前途存在不確定性。壹旦市場有風吹草動,最先倒閉的壹般都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生產成本往往高於大企業,經濟效益較差,市場競爭能力難與大中型企業抗衡,自身弱點導致在資金籌集上與大中型企業有明顯的差距。
2.外部環境因素:金融體系不完善,我國的金融體系對企業提供資金的門檻較高。中小企業單筆借款金額較小,銀行要對其資信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所要支出的貸款單位成本高,管理費用高,承擔了較大的風險,導致商業銀行壹般不願意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
商業銀行之間缺乏競爭,只願意將資金貸給風險小、成本低、金額大的借款對象,否則寧願減少貸款額度,也不願冒風險將貸款發放給中小企業。
三、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什麽?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深層次因素分析
(壹)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因
1、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經營風險高。隨著企業的發展。創業初期使用的傳統經營管理方式已經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步伐。部分中小企業仍存在著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管理能力不強、產品技術含量低、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中小企業負債水平整體偏高,從而使金融機構信貸風險過高。壹般而言,中小企業沒有中長期目標,經營行為短期化(壹般只有3年-4年),有較高的倒閉或者破產的可能。根據工信部2009年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按照10分為滿分打分,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健康指數為6,57分,處於亞健康狀態,而其內部管理水平也處在中下遊水平。我國浙江省的調查結果表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70%左右的小企業在開業後的1-3年便倒閉破產。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的短暫和經營的不確定性,壹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
2、中小企業的規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約其融資能力。壹般而言,企業融資要具備“5C”,即品德、能力、資本、擔保和經營環境,而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多采用業主制和合夥制,規模偏小。同時,許多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特別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有的甚至沒有建立會計賬目,資金管理較為混亂,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嚴重削弱了其融資能力。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對部分中小企業集中地區的調查表明,50%以上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60%以上的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在3B或3B以下。另外,由於社會征信系統建設和信用信息網絡系統建設的滯後,信用信息傳輸渠道不通暢,導致銀企雙方信息不對稱,極大降低了中小企業的信貸滿足率。
3、缺少可供擔保抵押的財產,融資成本高。由於銀行對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抵押的偏好,壹般不願接受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抵押。而中小企業的資產結構中固定資產比例小,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占有比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為抵押的不動產,風險大,難以滿足金融機構的放貸要求。中小企業在尋求擔保機構擔保時,由於多數擔保貸款的期限在半年以內,最長不超過壹年;信用擔保機構基本上只對短期的流動資金貸款而不對設備投資等長期性的貸款提供擔保,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另外,由於擔保公司在自負盈虧的經營情況下往往提高擔保條件,無形中限制了中小企業資金的融通,或者通過繁雜的擔保手續,高昂的擔保費用,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影響了融資效率。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外因
1、金融機構體系的缺陷。在我國的融資格局中,銀行貸款在企業融資來源中占有絕對比重,並且由於近年來信貸余額快速增長,而直接融資發展相對緩慢,貸款和直接融資余額的差距越來越大。截至2009年10月份,我國銀行貸款、直接融資(包含企業債、股票首發、增發和配股)的比重分別為73%和27%。而我國四大國有和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在存款、貸款市場上處於主導地位,在銀行貸款的市場份額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仍然占有70%以上。四大國有銀行的高度壟斷減少了中小金融機構能夠獲得的金融資源,限制了它們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能力,而大銀行追求貸款規模效益和風險平衡又不願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據統計,目前階段我國占企業總量0.5%的大型企業擁有50%以上的貸款份額,而占88.1%的小型企業的貸款份額不足20%。
2、資本市場的缺陷。從直接融資渠道上來看。主要有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兩種方式。由於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發育不完善且遲緩,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直接融資所占比重較小。從發行債券融資的情況看,國家對企業發行債券籌資的要求十分嚴格,目前只有少數經營狀況好、經濟效益佳、信譽良好的國有大型企業能通過債券市場融資;股票市場上,雖然創建了中小企業板市場及創業板市場,但截至2010年1月中小板上市公司***有346家,對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來說上市融資門檻仍然很高。據統計。中小企業股票融資僅占國內融資總量的1%左右,中小企業主要的籌資方式還是銀行借款。
3、信用擔保環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小企業的融資。目前,全國雖有各類中小企業擔保機構3700多家,擔保總額接近2000億元,累計為中小企業提供1.35萬億元貸款,但仍不能有效滿足中小企業的擔保需求,迫切需要進壹步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信用擔保體系的欠缺和不完善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小企業的融資。盡管我國壹些地方在嘗試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但都處於初級階段。在我國企業信用低下、中小企業融資的要素不完全時,靠中小企業自身所具有的信用擔保條件,難以順利完成融資任務。
4、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是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重要原因。政府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不夠。迄今為止我國還未出臺壹部完整的有關中小企業的法律,導致各種所有制性質的中小企業在法律和權利上的不平等。許多發達國家都建立了中小企業特殊融資機制。如韓國的中小企業銀行、日本的中小企業融資庫等,這些機構壹般由政府設立,並在不同程度上依靠政府資金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而在我國,目前還是大企業受到政府更多的重視和政策方面傾斜,中小企業得不到資金上的便利和優惠。
希望采納~
四、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什麽
壹、擔保不足
擔保不足是小微企業貸款難的第壹大原因。當前小微企業貸款的類型幾乎都是抵押貸款,信用貸款比重極低,信用貸款僅適用於少數個人貸款,小微企業無法提供抵押擔保物的話幾乎無法獲得銀行貸款。集體土地或租賃廠房、小微企業的主要資產(如機器設備、船舶等交通運輸工具)不易被銀行接受作為抵押物。銀行缺乏與交易變現平臺的對接,而小微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缺乏有效抵押物。
二、償債能力不夠
小微企業所處行業及自身經營狀況是銀行決定放貸的最重要因素。國家統計局某市調查隊的問卷調查顯示,有接近七成的小微企業認為當前自身經營狀況較差或壹般的占51.5%,沒有壹家小微企業認為自身經營情況很好。也就是說,壹些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決定了其並不具備讓銀行機構完全放心的償債能力。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7-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