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中國肥料利用率現狀

中國肥料利用率現狀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生產中化肥的施用方式由過去單純增加化肥用量轉變為合理供應氮磷鉀肥,更好地獲得糧食作物的優質高產。雖然明確了氮磷鉀肥配施對糧食作物增產的重要作用,但化肥利用率低的問題卻是困擾國內外農業專家的難題。不合理或過量施用化肥也會影響自然環境,特別是過量使用氮肥會造成氮鏈效應、土壤水分中的氮汙染、空氣中的氮氣濃度和酸雨。肥料的利用必須“開源”與“節流”並重。在增加供給的同時,要註意正確使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壤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會造成土壤養分含量的下降和環境的惡化,最終威脅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主要糧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的途徑

肥料利用率是主要糧食作物獲得豐收的重要因素,對環境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肥料利用率最大化的時候,壹定要考慮定期測土、養分充足均衡施用、施肥時間和方法合適、適合當地環境和土壤條件。保證更多的肥料被作物吸收,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產出。

1.推廣和施用有機肥

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速效肥和緩釋肥的利用率,使土地與耕地結合,增強土壤生物區系的活力,達到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目的。有機肥富含作物生長必需的有機質和養分,不僅能為作物生長提供養分、改良土壤,還能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促進種植作物高產穩產,保持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因此,有機肥的推廣應用將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農業、環境和農民的和諧發展,從根本上促進農作物產品的安全清潔生產。同時,針對農村規模化養殖業的發展和農作物稭稈過剩的問題,通過信息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應用,建立信息化的有機肥資源,形成科學的有機肥資源應用體系。

2.氮肥管理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農業科研人員可以通過“大配方、小調整”的策略改變原有肥料產品的成分,實現貼近農業實際的肥料技術改造。具體來說,就是利用國家先進的測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成果,采取相應的策略調整肥料的產品結構,實施先進的施肥技術,並將其轉化為便於農民掌握的實用途徑和方法。通過產學研結合,技術人員和化肥經銷商積極向農民推廣,通過這些技術實際獲得作物生長。

平衡施肥配合合理的管理措施是氮肥充分合理利用的必要條件。合理的管理方法有助於肥料全面覆蓋地面,促進糧食作物根系生長,增加葉片大小,有利於提高氮肥利用率,從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的施肥量是另壹個影響因素。事實表明,過量施用化肥對糧食作物的危害不亞於缺乏植物養分。營養不良的糧食作物會造成植物殘體減少,導致土壤有機質減少,影響土壤保水性。

3.培養農民科學的用肥觀念

目前國內超過三分之壹的種植戶施肥方法不科學。“撒”的施肥方式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應盡量少用。調查顯示,生產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撒”的比例越低,應改變“撒”和深耕溝施等更科學的施肥方式。同時,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要積極宣傳和解釋科學用肥的理念,改變農民的壹些錯誤施肥習慣,提高肥效。在化肥使用過程中,農民最需要了解的服務內容是施肥指導和產品性能介紹。通過提高農業技術人員技術能力的措施,可以進壹步改善農業技術服務。除了地方政府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外,農技站要經常走出去,到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現場指導,以精湛的技術水平和友好的服務態度,保證農技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提高農民科學用肥觀念。

4.進壹步完善農村化肥市場,更好地服務農民。

做好化肥市場的規範化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壹是化肥生產企業既要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又要註重產品說明書中施肥知識的指導,客觀介紹本產品的性能。其次,在化肥市場上,大量假冒偽劣產品仍在危害農民的基本利益,壹些經營者仍在用非法經營手段欺騙農民。相關安全監管部門應負起責任,加強化肥市場監管,為農民購買安全化肥創造安全環境,提高農民消費信心。第三,農民在購買和使用化肥時要多看、多聽、多問,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懂得第壹時間拿著維權證據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四是制定法規的部門要盡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加強部門間的協調管理,嚴格執法,為化肥生產和消費創造良好的環境。

  • 上一篇:職業插畫師待遇-北京好奇貓公司插畫師怎麽樣
  • 下一篇:中國太陽能十大品牌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