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優先發展增長極是核心。寶雞經濟發展需要增長極,增長極的形成需要培育和支撐,這壹點要在我市發展規劃中得到充分體現。近期要突出以下幾個重點:壹是用3- 5年時間,南北兩山著力生態環境治理,再造秀美山川;基礎設施建設要以小城鎮特別是西寶路沿線為重點,抓好鎮、蔡家坡鎮、郭鎮的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形成輻射源。二是盡快將市行政中心東移、郭鎮行政區劃調整並入市區,進壹步強化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第三,積極爭取我市進入西部大開發重點城市行列。理論界多次呼籲西部開放中的增長極,這很可能是國家西部大開發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是國家多項改革的試點城市,具備這方面的條件,應該積極爭取。
3.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支柱產業是根本。發展特色經濟是經濟壹體化和大市場統壹的根本要求。只有積極參與經濟壹體化,優化配置現代市場分工體系,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壹席之地。特色經濟根植於區域比較優勢本身。同時,特色經濟是創新型經濟。開發潛在優勢,高起點引進新產業,也能形成新的特色經濟。立足我市現有基礎,發展特色經濟,當前,壹是大力開發農業資源,進壹步調整糧經比例,調整品種結構,退耕還林還草相結合,大力發展優質水果、幹雜果和畜禽養殖,突出山區和旱塬特色;水利設施優越的四川路要積極發展“雙千田”、“萬田”等設施農業,體現現代農業特色;進壹步做大做強食品產業,形成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發展的產業化經營特色。二是大力挖掘加工制造業潛力,把機械、電子、食品、有色金屬四大支柱產業培育成優勢產業。強大的加工制造能力是我市的壹大優勢,是我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基礎。雖然制造業中有相當壹部分企業因為各種原因處境艱難,但這只是暫時現象。需要註意的是,現代化的前提是工業化,實現工業化的主要力量是制造業。制造業是工業化的保障,是現代化的基礎,是國力的支柱。在西部大開發中,必須十分註意發揮我國加工制造業的優勢,通過深化改革和開放,鞏固和加強西部地區的工業中心地位;我們要學習陜西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康佳股份有限公司的經驗,利用我們的優勢,積極尋求與東部和海外企業的合作,把他們作為“商店”,我們願意作為“市場”,使我市成為西部地區加工制造產品及其零部件的重要集散地,再造加工制造產業的優勢。此外,我市還有很多軍工企業。在西部大開發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發展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使軍工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第三,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做大做強旅遊業。我市最大的資源優勢是旅遊資源,但目前的發展水平與其所擁有的旅遊資源極不相稱,做好旅遊業前景廣闊。在西部大開發中,要把發展旅遊業作為發展特色經濟的重要內容,毫不動搖地抓下去。
4.它是解決西部開發中人才問題的基礎。在知識經濟時代,自然資源和壹般勞動力資源對經濟的推動作用相對下降,品牌、信息和創新環境、創新人才等後天資源的作用日益增強,特別是科技創新人才的作用日益增強。解決人才問題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關鍵,也是難點之壹。引進人才是獲取人力資源的捷徑,留住現有人才是當前的現實問題。但無論是引進人才還是留住人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根本的還是要增強西部地區的內在活力和吸引力,解決好人才的開發、穩定、引進、激勵和使用等環境問題。此時,市場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解決人才問題,乃至提高全民素質,最根本的途徑是發展教育。西部地區的長遠發展決定了我們必須對教育作出長遠的規劃和安排。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內容之壹。我們要抓住這壹機遇,著力改善各級教育的軟硬件設施,加強基礎教育,大力發展非義務教育,從根本上改變全民素質低、科技人才缺乏的狀況,為西部大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5.把加快信息產業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市場經濟最大的特點是交換和流通。流通越快,交換越發達,市場經濟越成熟。流通不暢,信息無效,是造成西部與東部差距的重要原因之壹。作為知識經濟的主導產業之壹,信息產業的發展和網絡經濟的興起將大大縮小我們與東部地區乃至國際市場的時空差距。寶雞在西部大開發中搶占制高點,加快信息產業發展,加快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應是重要的目標選擇之壹。目前,全市信息網絡初具規模,政府網站示範效應顯現,但網絡在工商企業中的普及程度還很小。在西部大開發規劃中,要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特別是信息網絡,加大公用通信幹線建設,加快寶雞信息港建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拓寬信息產業發展的融資渠道,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信息產業的開發建設,特別要引導上市公司投資信息產業。
6.明確政府在西部開發中的定位。西部大開發的環境和條件不同於計劃經濟時期和改革開放初期。因此,大開發必須要有新思路,首先新思路要體現在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上。西部大開發既需要國家的宏觀引導,也需要必要的行政手段,但更重要的是遵循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依靠各種經濟主體的自主活力。沒有後者作為基礎,政府的投資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在西部大開發中,中央政府的支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從根本上改變西部地區的交通、電力、通信、科技、教育環境。另壹方面,給予西部地區必要的優惠政策,增加西部地區對資金、人才和技術的吸引力。對於西部地區政府來說,首先要制定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措施有力的西部大開發規劃,引導有序發展。第二,把改善投資發展環境作為重中之重。壹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投資硬環境,發揮政府在投資中的主導作用,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另壹方面,要轉變觀念,強化開放意識,制定和完善真正能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的政策法規,進壹步簡化手續,完善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為培育發展主體企業創造條件。第三,積極推進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國有企業改革。壹方面為東部和海外資本、技術介入創造條件,進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另壹方面,使國有企業在西部大開發中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四是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寶雞,提升我市整體對外形象,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