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數據采集-出口/采購數據明細錄入”,進入操作窗口,點擊“增加”進入數據錄入編輯窗口。具體要求如下:
關聯編號:必填內容,壹年內不可重復。壹個聲明可以有多個關聯編號。
1.企業按照“2位年+2位月+2位批號+4位流水號”定期排列協會編號。需要保證每個關聯號下的進貨數量和出口數量相等,交換成本正常。2.對於壹個出口(進貨)對應的多個進貨(出口)或多個出口對應的多個進貨,可以使用壹個關聯號;
部門編碼:只能由部門核算單位輸入。“部門代碼”維護完成後,點擊▼選擇。註意:采購和出口的部門代碼必須壹壹對應,同壹部門代碼下同壹商品的采購和出口數量必須相等;
部門名稱:系統自動生成;
申報日期:本次申報的退稅期,如“200704”,以本次申報中的最近壹個月為申報月份,如:本次申報有三次報關,通關日期分別為“20070115”、“20070103”、“2007038”。但如果有退稅率的調整,應該單獨申報。本欄根據系統進入時顯示的“本期”自動生成,也可以修改。為方便操作,確保準確錄入“申報年月”,建議在每次數據采集前更改“當期”。
申請批次:本月申報多少次,比如第壹次輸入“1”。
序列號:四位數字代碼。請特別註意,序列號不能在關聯編號中重復。如果壹個月內有多個申報,可以按順序排列。輸入數據時,可以輸入“1”。在所有數據輸入後,妳可以分解數據,然後重新排列序號。建議按批次和序號實物排序。
出口采購標誌:記錄“0”,表示采購和出口;“1”表示僅進貨;“2”表示僅出口;
稅種:增值稅選擇“V”;消費稅選“C”;
出口發票號:即企業出口貨物的出口訂單號;
報關單編號:12位數字,由報關單右上角“海關編號”9位數字+0+商品項目編號組成。註:1。報關單只有壹條記錄時,輸入“9位代碼+0+商品項目號01”;2.報關單有多條記錄時,應壹條壹條輸入多條記錄若幹次,第壹條加“001”,第二條在9位代碼後加“002”,依此類推;3.如果報關單有四條記錄,第三條沒有申報退稅,錄入時沒有錄入“003”項,第四條的記錄直接跳轉到“004”。
出口日期:在報關單上輸入出口日期。
離岸美元:輸入實際離岸價格並計算兌換成本。如果報關單不是FOB成交價格,則轉換成FOB價格錄入。
核銷單據號:7位數字,見核銷單右上角或報關單中的批準號,如“069956703”,數字之間不允許有空格。如果委托代理人出口,此欄也應錄入,否則審核會出錯。
代理證書編號:委托其他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貨物的,在外貿企業提供的《代理出口證明》右上角輸入12位代碼(即2位年份+4位區號+4位流水號+2位項目號);項目編號錄入規則與報關單相同;如果是自營出口,此項為空。
遠期收匯憑證:如果是遠期收匯,輸入外貿主管部門出具的遠期收匯憑證號;非遠期收匯,此項為空,不可輸入內容;
導出備註:可選。
商品編碼:見通關詳情中的“商品編號”,按以下條件輸入:
1,8位商品編碼
①如果商品代碼只有8位,則在輸入8位商品代碼後,加上“00”補充10位代碼;
②同壹商品名稱相同,對應不同稅率。如征收13,則在10位商品編碼後加1,征收17,則加2(註)。
商品名稱:由系統自動生成,與報關單不同,無需更改。
公司:由系統自動生成,不可更改。
出口數量:系統中商品編碼對應的計量單位在報關單上對應的數量。
購買憑證號:10位發票代碼+8位數字;
如果退還消費稅,購買憑證號記錄在消費稅專用稅票號中。輸入該編號後,系統會自動記錄在專用稅票編號欄中。
逐批:如果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分割證明,必須輸入。如果增值稅發票數據為1000,本次出口為400,余額為600,則本次輸入批號“1”;下次使用分單申報時,請輸入批號“2”。
供應商稅號:根據采購憑證的相應內容輸入;
采購數量:系統中商品編碼對應的相應計量單位數量;輸入的數量只能等於或小於通關數量,並與“出口數量”壹致;采購憑證的計量單位與系統中商品編碼對應的計量單位不壹致的,按照系統中商品編碼對應的計量單位換算後錄入相應的數量;委托加工出口的貨物,在錄入原材料專用稅票時,根據加工收回的出口數量錄入“采購數量”,加工費或輔料、包裝材料的“采購數量”為空。委托加工出口貨物的原材料為加工進口料件的,在錄入加工費專用稅票時,按照加工收回的出口數量錄入“采購數量”,輔料和包裝材料的“采購數量”為空。其他外貿企業調撥的貨物采購出口的,按分單數量錄入“采購數量”,增值部分“采購數量”為空。(特別說明:上述金額記為0時,備註欄不要加“WT”)。
稅額:專用發票上的“稅額”;
法定稅率:輸入該產品的稅率,增值稅為17或13;如果消費稅的從價稅率是固定的,用小數點輸入,比如10%,輸入0.1;從數量配額輸入單位稅額。
稅額:自動生成。如果生成的稅額大於發票上的稅額,需要修改,小的稅額可以不變,回車進入下壹個字段;
退稅率:由系統根據商品編碼自動生成;
應退稅額:自動生成;
申報標誌:空:記錄處於未申報狀態;r:記錄已經確認申報。
以上標記無需輸入,系統會自動生成;
以上完成後,點擊“保存”,按提示確認或確認,繼續追加。
註:如果是消費稅退稅,只需要在上述增值稅數據采集完成後采集消費稅的采購數據,不需要出口加工。
所有數據錄入完成後,將進行數據分解,數據分解後,序列號將分別在出口錄入和采購錄入中重新排列和審批。
(2)數據處理
下面實際退稅數量為空並沒有錯,數據處理後會出現數字。
(1)進、出口數量的關聯檢查:檢查同壹關聯號、同壹商品編碼下的進、出口數量。
執行“數據處理\聯查購出口數量”(這壹步必須做,否則申報數據容易出錯,無法生成退稅申報單中的出口采購金額、退稅率、退稅金額等欄目數據)。如果檢查結果中有錯誤標記“E”或“W ”,則需要調整錯誤數據。關聯檢查後有壹個“e”錯誤,必須檢查。
②交易成本的相關性檢驗。
建議要求所有外貿企業在系統配置中設置對匯兌成本的檢查。
③預申報數據的壹致性檢查
④生成預申報數據。
當“E”沒有出現在相關性檢查結果中時,執行以下處理:
預申報:點擊“數據處理”中的“生成預申報數據”,根據提示生成壹個文件夾,壓縮文件夾並命名為公司的海關編碼,在國稅網站進行預審。輸入關聯編號≤" ",在空白處填入“9”生成預申報數據。
(三)預申報和預審
1稅務機關反饋申報前審核結果。
行業根據預申報審核結果反饋,調整申報數據,為正式申報做準備。
關於預申報的方式,各地處理不同,有的上傳國稅網,有的在申報大廳申報。
(4)正式申報退稅
正式申報:執行“預審反饋處理-確認正式申報數據”,並將數據提交至“正式申報環節”。
1.生成申報數據並打印申報單。
(1)、查詢並打印退稅申報表
只有在確認申報數據準確無誤後,才能打印表格。
打印明細申報單:在退稅申報明細和退稅購買申報明細中,打印“擴展功能”申報單。預覽後,單擊打印和確定。
(2)、生成並打印匯總表
匯總表的主要內容是根據進度數據自動生成的,但企業可以修改。註意以下內容是否有誤:
申報日期
申報批次
總投入量
申報退稅
打印匯總表,如上。打印主要是為了“擴展功能”。
有壹點需要註意:匯總表中的退稅金額和購置稅金額可能與明細表略有不同。修改方法如下:1退稅金額要統壹在三表中;2進項稅額和采購進度的數據要統壹,出貨不統壹,不影響退稅申報。
完成上述操作後,如果發現申報數據有錯誤或沒有數據,點擊“取消本次申報”,重新處理數據,生成申報。
(3)、生成退稅軟盤:
執行“數據統計報表\生成退稅申報軟盤”,選擇路徑,點擊“確定”。生成申報軟盤***12文件:
建議:每次申報,按照“申報日期+批次”在硬盤上設置壹個文件夾進行數據備份,防止軟盤損壞,避免批次和序號重復。
2、整理裝訂文件
按出口清單順序逐壹整理裝訂單據:增值稅、消費稅專用發票須報消費稅(出口貨物專用)繳款書、外匯收匯核銷單、出口報關單、出口發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問,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