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制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科技、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壹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競爭力、現代化程度、綜合國力和經濟成長能力的重要標誌。信息化不僅拓展和豐富了工業化的內涵,而且為解決工業化過程中的矛盾、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在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壹部署下,我國信息化建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堅持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不斷提高我國信息化水平,走出了壹條中國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如:
——電子政務。四大基礎數據庫建設穩步推進,“十二金”工程的加快實施,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改進了公***服務水平,促進了政務公開,加強了市場監管,推動了公開廉政,促進了民主參與。許多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日常業務的運行完全依賴信息系統,如金稅、金卡、金關等。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持續增長。2008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已經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總量的6.7%。截至2008年6月,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已達6329萬人。中國特色電子商務體系正在形成,綜合類電子商務服務商成為新興的信息服務行業,工業電子商務成為主導行業態勢的電子商務平臺,大企業電子商務成為企業信息化重要組成部分,新農村商務信息服務開始起步。
——農業信息化。我國縣鄉村三級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及信息服務體系逐步建立, 2007至2008年間,全國涉農網站由6000個激增到1.8萬個。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初步形成,“精準農業”等信息技術應用推廣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