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Tiger以之前對Android桌面競品的分析為例,來說明如何做壹個實用的競品分析。
競爭產品分析的四個主要過程:
首先,確定競品分析的目的
第二,篩選出目標產品。
第三,收集競爭產品的信息
第四,分析輸出競品分析報告
以下是關於每個過程的發展:
首先,確定競品分析的目的
確定目的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競爭產品分析也是如此。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在做新項目的時候會做精品分析,也有壹部分會在運營過程中遇到阻礙的時候做精品分析,參考別人是怎麽跨過去的。無論哪個階段的競品分析,本質上都是對我們後續工作的指引。
我在做安卓桌面的競爭分析的時候,正好是壹個新項目,我才決定做安卓桌面的產品。至於用戶的功能、使用場景、使用頻率、實現方式,我沒看懂。那時候的競品分析,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市場上的盤子有多大,各家的份額,優缺點,用戶的喜好。
重點是分析每個產品的優缺點,這樣我們在做產品開發的時候,就可以避其鋒芒,攻其弱點,成功的幾率會更大。
第二,篩選出目標產品。
總的原則是按照市場份額從大到小選取前4~5位進行分析。除非是非常小眾的產品,普通產品如臺式機、電子書、照片、壁紙等。排在百位,也有壹些產品有暗玩。雖然看不見,但也有壹定的市場份額。簡單,隨便抓前幾個產品來分析。如果不能滿足需求,繼續增加目標產品。
我篩選桌面產品的方式很簡單。我在App Store和360市場搜索桌面,排名靠前的有魔術秀、91、go、hola、點心桌面等。根據各個渠道的性質(主要是推廣自己的產品,不推也不藏競品),我篩選出了魔術秀和hola兩款產品作為分析的重點,老款的91和go作為備選,曾經的熱門產品,產品思路可能不太適合現在。
第三,收集競爭產品的信息
以上屬於準備階段,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素材的收集,這是最重要的。能讓壹個公司在千裏之外贏得戰鬥的是信息。我也看到過壹些公司因為壹兩個有效的策略而起死回生的例子。真正的核心信息不壹定能收集到,但在壹般信息收集到之後,經過仔細分析,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以下是我收集的臺式機競爭產品的幾個信息來源。
3.1親身體驗
親身體驗競品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所有競品有個大概的印象,各家的優劣壹目了然。結合自己的實力,在體驗的時候基本確定了自己產品的大方向。在我體驗了每壹款Android桌面之後,我發現hola桌面與我們最初的想法很接近,hola成為了接下來競爭分析的重中之重,這也是我們用來對比目標產品的。
在微信官方賬號做“虎談運營”之前,我關註了至少100個微信官方賬號。我必須每天看,分析別人的更新頻率和功能菜單,然後應用到自己的號上。我沒有犯大錯。
3.2產品介紹
產品的核心信息體現在產品介紹上。我們以前做手遊推廣,產品介紹的每壹個字每壹句都改,把產品的賣點、特點、優勢都集中在幾百字的產品介紹裏。所以我在分析Android桌面的競品時,分別抄了hola和Magic Show桌面的產品介紹,並用紅色標出重點進行分析。
3.3用戶意見
這裏很多人往往會忽略,但其實用戶評論區的價值還是很大的。由此可以分析出用戶的需求、痛點以及產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出用戶的需求。看了幾頁用戶評論,知道用戶對安卓桌面的需求是節省空間,貼壁紙好看。我們開發的時候會重點優化這兩塊。
3.4產品官方網站
產品官網的價值主要是分析產品的發展距離和公司的規模,從中可以評估做同樣規模需要投入的人力和時間。這些信息往往更真實,可以參考。
3.5百度
百度-新聞是我壹般的搜索路徑。知名產品壹般都有軟文稿。通過分析這些軟文的內容和發布時間,可以推斷出競品的推廣節奏、更新節奏和策略打法。有些類型的產品沒有任何軟文,這很正常,忽略這個就好。
3.6知乎
咳咳,這個比較有意思。我經常收集壹些不為人知的信息。比如某個頻道經常推薦某個桌面,我以為付費推廣有深度合作。後來知乎才知道有持股,相當於子公司。
3.7互相詢問
這個就看運氣了。之前加了壹個桌面操作,作為同事交流了很多信息。當然,這種交換是相互的。我提供我們的變現思路,對方提供他們的推廣思路,互相幫助,大家少走彎路。
通過以上路徑,兩周左右就可以將所需信息收集完整,接下來就是信息處理了。另外,收集信息的原則是:不管有沒有價值,先全部接受,分析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四、分析、輸出競爭報告
材料分析。
分析材料時,先列出提綱,再根據提綱填寫信息。我桌面分析的大綱是:產品名稱,企業信息,產品介紹,產品賣點,推廣節奏,其他。把收集到的信息像貼標簽壹樣放到各個模塊裏。信息篩選的過程是壹個分析的過程。有時候,妳看到的信息可能和分析的結論有沖突。別理他,放進去就是了。比如APUS desktop這種知名的桌面,在各種應用市場就很少見到。後來我們從公司的策略得知,人家主要以海外為主,重點推廣GP。
輸出報告。
報告的輸出只不過是壹個結論,其中包含排序的信息和最終的建議。有的公司要求PPT,有的用WORD,有的用腦圖,形式多樣。我更喜歡用EXCEL把所有收集到的原始信息和報告放到壹個文檔裏。分享的時候,我也可以把原始資料拉出來討論。
當然我做的競品分析還是以實用為主,格式和外觀略差。新人不推薦這種策略。畢竟我可以做高大上的文件,在老板面前加分。
以上是壹個競品分析的四個必要環節,很好理解。從價值的角度,簡單的做完壹個競品分析,基本上對要走的方向有個概念。我當時在桌面上分析完競品後,腦海裏就有了壹年後我們產品的樣子和規模。現在把想象變成現實就夠了。
所謂多看,不如再做壹遍,趕緊按照上面的步驟做壹個有競爭力的產品分析,收獲絕對超乎妳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