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應急計劃
壹旦工作壓力超過0.56Mpa,檢驗人員或操作人員立即關閉容器進氣閥,切斷進氣口,同時停止主機運轉,打開容器排汙閥,將氣體排到空氣中,使容器內氣體壓力降低,達到正常壓力範圍。
二,控制壓力的幾項措施
1,工作人員經常巡視設備,觀察各種儀表表示的指示狀態,觀察空壓機的軍事訓練參數,加強壓縮機的日常維護,特別是壓力調節器等壓力控制和指示元件的檢查和調整,確保設備工作狀態良好。
2.每周對儲氣罐的安全閥進行壹次手動開啟實驗,根據日常經驗判斷安全閥是否開啟靈敏,必要時更換安全閥。
3、為保證儲氣罐排水閥的暢通,必須疏通或更換。
4、配合特種設備監管部門做好容器定期探傷檢驗工作,確保五金件的良好使用。
三、應急預案救援措施
由於其他原因,儲氣罐壓力過高,導致容器爆裂。救援措施應如下:
1,成立儲氣罐應急預案領導小組。
組長:雷麒麟
副組長:王均明
成員:胡鵬龍來自富趙德松趙德勇趙太富
2.本礦井設有安全生產調度室的電話聯系方式。如有人員傷亡,應立即聯系值班領導或宗靈鎮醫院進行搶救。
3.容器附近的操作人員應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觀察現場的實際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匯報並采取安全措施,控制事故的再次發生。
4.壹旦事故現場有人員傷亡,其余人員將組織切實可行的救援方法,確保自身安全,確保救援方法正確。
5.礦上有值班車輛,值班人員24小時待命。壹旦有緊急情況,他們會立即開車出去實施救援。
納雍縣宗靈鎮大河路青蓉煤礦
2009年2月10日
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及措施[2]
1.目的:在特種設備事故和傷亡事故或未遂事故發生後,為了迅速消除事故源,及時搶救傷員和修復受損設備,都是為了減少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和損失。
二。範圍:事故發生過程中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爆炸、人員傷亡及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壹般事故等事故。
三、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公司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總指揮的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分為現場指揮組、排險組、疏散組、救援組、聯絡組、火災報警組、電力搶修組。職責分工如下:
1,總指揮:事故處理總體指揮協調。
2.現場指揮:指揮事故現場調度和協調。
3.隱患消除小組:組織消除事故隱患的源頭。
4.疏散組:隔離保護,疏散人群,轉移貨物,減少損失。
5.救援隊:立即組織人員和調度車輛,盡快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
6.聯絡組:做好部門之間的溝通。
7.消防報警組: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事故現場進行救援和滅火。
8.電力搶修隊:負責電力設備的停電和搶修。
四。事故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
1.當公司發生事故或事件時,值班人員應立即盡壹切努力切斷或隔離事故源。同時由車間負責人決定是否緊急停止設備運行,盡快向公司領導匯報,並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嚴重事故可直接上報相關職能部門或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撥打火警電話“119”和醫療急救電話“120”。報告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單位和部門、事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事故性質(爆炸、火災)、人員傷亡情況、報告人姓名和聯系電話等。
2.公司領導到達後,應迅速組織力量查明事故來源、地點和原因,開展救援和自救工作。根據事故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公司領導應立即決定是否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如果他們決定啟動公司的應急救援計劃,他們應立即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接到報警後,事故應急救援組織人員應盡快趕赴現場,參與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處理事故時,迅速采取措施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同時保護事故現場。
動詞 (verb的縮寫)事故和意外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制度:
1.每年至少要進行壹次應急演練,成員必須參加。
2.演習的內容、時間、消除風險的方法和急救計劃,經公司領導批準後實施。
3.演練結束後,應對演練情況進行書面記錄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逐壹進行調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