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前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點是什麽?
未成年人是指18周歲以下的自然人。但我國刑法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罪、強奸、搶劫、販賣毒品罪、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因此,本文所研究的440名未成年人是年齡在14至18之間,在犯罪時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據統計,目前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點是:
第壹,大部分是與他人共同犯罪,很少是單獨犯罪。在1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單獨作案25起,僅占25%,相互勾結作案75起,占案件總數的75%。這些犯罪涉及未成年人415人,占涉案總人數的83.8%。2005年,在省少年拘留所關押的少年犯中,60%的少年犯是合夥犯罪。這從壹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童黨有增無減。?
二是犯罪內容多樣化,但暴力和侵財犯罪仍是主要的。以100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研究樣本,未成年人犯罪內容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雖然有440名未成年人因故意殺人、搶劫、盜竊和強奸等傳統罪行被定罪和服刑,但其中許多人也犯有敲詐勒索、綁架和強迫他人賣淫等行為。此類案件30起,占案件總數的30%。未成年人犯罪使用暴力的案件有85起,占全部案件的85%;未成年人以獲取錢財或非法占有他人錢物為目的實施的侵財犯罪案件80起,占案件總數的80%。因此,暴力和侵犯財產罪占了絕大多數。?
第三,犯罪的情感傾向明顯、突然,為達到犯罪目的不擇手段、不顧對象、不計後果。在1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采用持槍搶劫、綁架、殺害被害人等不擇手段的有32起,占案件總數的32%。針對親戚、朋友、鄰居、同學或同齡人的有35起,占全部案件的35%;因犯罪情節惡劣、後果嚴重,被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304人,占涉案未成年人的69%。新聞媒體報道的許多青少年犯罪案例也可以證明這壹點。比如2005年6月20日,中新。com報道,壹名16歲輟學在家的女孩,為了帶兩個男孩回家睡覺,殺死了77歲的奶奶。藏屍後,她和兩個男生發生關系,並在家附近的澡堂洗澡。當她被警察逮捕時,她並不在乎。Sohu.com 2005年6月21報道,為解決上網打遊戲費用,兩名15歲少年以壹名孕婦為暴力搶劫對象。?
第四,未成年人犯罪前多為無業、輟學、輟學、逃學,文化程度低,犯罪年輕化。1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的440名未成年人中,作案時為非在校學生的有374人,占85%;僅受過小學或初中教育的有418人,占涉案人員的91%;從年齡來看,作案時只有14到16的有105人,占涉案人數的30.5%。搜狐。com 2005年6月7日報道,壹個13的涉嫌搶劫的未成年人團夥中,只有兩個未成年人還在上學,其余都是輟學、輟學、逃學的孩子。?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家庭環境和父母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長極其重要。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健全人格、良好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查處的1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來看,涉案的440名未成年人大多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環境中。這些不良的家庭環境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壹類是不和諧的家庭。在這些家庭中,父母關系緊張,吵吵鬧鬧,夫妻離婚也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離婚後疏於撫養教育孩子,使孩子精神受到嚴重創傷,形成孤獨、冷漠、偏執人格等負面心理。在涉案的440名未成年人中,有282名未成年人屬於這種情況,占涉案人數的64.6438+0%。?
第二類是不道德的家庭。在這些家庭中,家庭成員,尤其是部分父母自身存在不良行為,如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行為,其行為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在涉案的440名未成年人中,有128名未成年人家屬屬於這種情況,占涉案人數的28%。?
第三類是叛教家庭。在這些家庭中,有的父母不顧孩子的實際能力,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不註重與孩子的溝通,稍有不滿就訴諸暴力、打罵和體罰,使孩子對家庭和父母感到恐懼和厭惡,離家出走,混跡社會;有的家長忙於工作,放任孩子隨波逐流,缺乏必要的管教;有些家庭過分溺愛孩子,習慣為孩子做壹切,使孩子養成自私、任性、傲慢、懶惰等壞習慣。在涉案的440名未成年人中,有374名家庭成員屬於上述情況,占涉案人數的85%。?
(2)教育原因。在涉案的440名未成年人中,有232人(52.7%)因不滿學校教育而輟學、逃學、厭學。由於社會上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觀念,素質教育遠未得到重視,壹些學校的德育工作僅停留在文件、會議和文字上,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的現象依然嚴重存在。據新華網報道,2002年4月,甘肅壹名尖子生因忍受不了父母長期的壓制性管教,殺死了親生母親。今年5月16日,江蘇省金壇市壹名16歲的男孩,僅僅因為沒寫完作業,就舉起錘子砸死了熟睡的母親。學校和家庭也缺乏對未成年人耐心細致的道德培養、心理疏導和思想教育,容易使迷茫困惑的未成年人要麽逃離學校,混入社會,要麽訴諸暴力,尋求解放。?
(3)社會原因。當前,我國仍處於社會轉型期,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不斷沖擊著每個人的思想、心理、行為和觀念。社會分配不公、腐敗嚴重、行業不正之風、嚴重犯罪和惡性案件經常見諸報端,電影、電視、報紙和網絡媒體充斥著暴力、色情等容易誘導、教唆未成年人的內容,嚴重腐蝕著他們的身心健康,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了極大的負面作用。如Sina.com 2005年9月12日報道,崇州市壹群15 ~ 19歲的青少年模仿港片中的黑社會,團夥輪奸後劫持3名同齡女孩並強迫賣淫。網絡作為壹種新的交流和娛樂方式,受到了未成年人的青睞。然而,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有效的控制,滋生了各種不良網絡行為,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誘因。在涉案的440名未成年人中,有434人瀏覽過色情網站或玩過暴力網絡遊戲,占總數的98.6%。?
(4)關於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原因。許多專家學者認為,14 ~ 18歲是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關鍵期,是未成年人由不成熟向成熟發展的過渡期。他們在增強自我意識的同時,尚未形成成熟穩定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缺乏壹定的明辨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對事物的認識片面、簡單,自我約束能力弱,易受誘惑,心理敏感、易沖動,如果不能正確引導,會成為他們犯罪的重要原因。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人類成長的自然屬性,而犯罪問題在本質上更多的是人類社會屬性的結果。因此,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應從外部環境和社會因素中尋找答案。?
3.關於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議?
導致任何未成年人犯罪都不是家庭環境、學校教育或社會的單壹因素,而是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因素的綜合作用和長期影響。因此,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壹項長期而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自身素質,還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綜合治理。當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壹,要充分認識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大意義。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青少年犯罪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關系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任何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都應該高度重視這個問題。特別是各級黨委政府及其部門,要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認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嚴格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各級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家庭和學校要齊心協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未成年人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二是增進溝通交流,為未成年人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現在的孩子和上壹代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對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可以表達和父母不同的觀點。社會實踐證明,家庭成員間親密、鼓勵、支持的氛圍,對培養未成年人樂觀自信的人格很有幫助。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再是壹成不變的權威,父母要不斷學習,需要和孩子壹起成長。家長不僅要把孩子當作教育的對象,更要把孩子當作平等的主體,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建立親子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對於孩子的壹些想法,要鼓勵、理解、尊重,幫助孩子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對於犯錯的孩子,即使是懲罰,也要情緒化,並配以合理的解釋。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要增加和孩子相處、溝通、交流的時間,讓孩子在迷茫的時候願意也能夠及時和父母溝通,得到父母的建議和支持。?
三是加強未成年人心理疏導,做好未成年人普法工作。
教育工作。?
首先,我們應該加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行為和道德意識的特點,註重加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議各中小學設立專門的“心理老師”或專職心理咨詢師,設立心理咨詢電話,組織專家學者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詢,幫助糾正未成年人認識和行動上的偏差,使其安全度過身心發展的“危險期”。?
第二,切實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要以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教育為重點,堅持標本兼治、說服為主,及時預防和糾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把未成年人犯罪的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要深入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立和落實中小學法制副校長(輔導員)制度,廣泛開展“模擬審判”、“社區青少年法制學校”等各種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
三是要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的防範,特別是對人口流動性大的城鄉結合部和城市居住區的管理,對社會閑散未成年人的幫扶和管理。對在押的未成年犯,要堅持“不歧視、不偏見、不嚴厲、不放棄”的原則,認真貫徹懲罰與教育、感化、挽救相結合的方針,註重心理矯治,生活幫助,實行有針對性的、溫柔的管理模式。用矯正人員的人格魅力去感化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犯罪的原因,樹立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決心。同時,政府和社會各界也要加強對刑滿釋放未成年人的幫助、引導和教育,讓他們重返校園學習文化知識、職業技能和謀生技能,使他們盡快融入社會。?第四,加大執法力度,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
第壹,加強執法監督。執法部門要定期對遊戲廳、錄像廳、網吧等容易導致未成年人沈迷其中、娛樂項目侵害其身心健康的場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特別是要堅決取締那些無證經營、違法經營、充斥色情內容、接納暴力或違規未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吧。壹經發現,必須嚴肅查處,嚴厲打擊。?
第二,加強社會監督。要鼓勵和加強對遊戲廳、錄像廳、網吧等場所經營活動的社會監督,向社會公布監督舉報電話,聘請社會監督員。對舉報網吧非法接納未成年人的,要嚴懲不貸。同時,開展“好孩子綠色上網工程”,運用法律、經濟和市場手段,扶持壹批規模較大、管理規範的“綠色網吧”。?
第三,加大處罰力度。要加強對網上內容的監管,對網上宣揚色情暴力內容的網頁,壹經發現,立即刪除,並通過定位其IP地址,查出並嚴懲這些網頁的制作者。目前對未成年人影響較大的網絡遊戲,如《魔獸世界》、《盛大傳奇》、《反恐精英》等,充斥著血腥、暴力、奇幻的內容,應該全面取消和停播暴力電影和電視劇,如日本出版的讓孩子著迷的電視劇《奧特曼》。?
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只有教育不好。“所有的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孩子天性的理解開始的。”這是泰戈爾的至理名言。尊重孩子的天性,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從自己做起,讓我們大家壹起努力,為孩子創造壹個穩定、健康、和諧、充滿關愛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