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領導和責任。
沿海各級主要領導要重視海洋的可持續發展,把海洋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納入日常工作日程。要成立壹把手負總責的海洋工作領導小組和海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海洋工作和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涉海部門要建立健全嚴格的目標考核責任制和獎懲制度,明確任務,落實相應責任。
制定計劃,有序發展。
廣西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要實現海洋經濟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抓住規劃的“龍頭作用”。廣西將綜合考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摸清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制定各類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配置和保護規劃。近兩年,結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廣西出臺了《廣西關於全面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決定》、《廣西海洋產業規劃》等規劃性、指導性文件,有力推動了海洋工作。近期,自治區黨委和自治區人民正在研究制定《關於加快我區海洋經濟發展的決定》,同時正在抓緊制定實施《廣西海洋產業發展規劃》、《廣西“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廣西海洋主體功能區劃》、《廣西科技興海規劃》。
做好論證工作,科學決策。
要依法實施建設項目用海論證和海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各類工程用海項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對海洋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和論證,判斷各類工程用海項目是否超過海洋環境承載能力,是否能夠滿足用海條件,是否與環境保護實現協調發展。積極探索重大項目和重大決策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評估制度,建立公眾參與綜合決策的渠道,努力提高公眾服務水平。
規範程序,嚴格審批。
嚴格執行政務公開制度。審批程序公開透明;嚴格執行海洋功能區劃制度,不符合功能區劃的各類申報項目不予通過;嚴格實施建設用海指標管理,對圍填海項目實行年度計劃管理,對地方計劃指標實行統壹管理,重點保障基礎設施和產業政策鼓勵發展項目和民生的用海需求。確保經批準的沿海發展戰略和區域規劃得到有效實施。同時,制定出臺項目用海控制指標,控制區域建設和重點行業用海,防止盲目占用和浪費海域資源。
二、運用經濟手段實現市場調節與監管的銜接。
廣西將重點支持基礎性、公益性建設項目和基礎研究,改善軟硬環境。
對戰略性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把市場調節和監管結合起來。註重市場供求的自發調節,逐步試行招標、拍賣、出讓海域使用權,推進海洋資源利用的市場化運作。
合理配置資源,推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
經初步核算,2010年廣西海洋經濟總產值570億元,其中海洋第壹產業增加值10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9億元,主要海洋產業總值342億元。總的來說,廣西海洋產業總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因此,需要通過區劃、布局規劃、用途審批、產業政策引導、海域使用費征收和量化指標管理等方式合理配置資源,促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要實現廣西海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進壹步抓好傳統海洋產業,特別是深化港口體制改革,把沿海三港建成綜合性港口群。同時,我們必須促進沿海大工業的發展,提高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重。依托沿海區位和生態環境優勢,發展沿海產業和海洋產業。第三產業以旅遊業為重點,大力發展休閑、度假、娛樂等特色的濱海旅遊業。
第三,為科教促進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大力實施科技興海戰略。
壹是大力引進和實質性整合廣西海洋科技和人力資源,推進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監測中心建設,加快籌建廣西海洋研究所、海洋科技信息中心、海洋災害預警預報與應急中心等海洋事業。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自辦或與科研院所、高校聯合建立海洋研發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二是建立自治區海洋經濟專家咨詢機制,為領導決策提供智力幫助;第三,積極推進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和先進實用技術的開發、示範和推廣。
開展“數字海洋”建設。
加強信息技術對海洋綜合管理和海洋防災減災預報能力的支撐。
大力發展海洋教育。
在欽州學院,增加欽州海洋學院的牌子,設置相關海洋應用專業,為當地培養應用型海洋人才。
做好海洋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提高公眾對海洋可持續發展和利用的認識。
四、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確保海洋經濟活動順利進行。
加強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以防治陸源汙染為重點,以修復和改善北部灣生態系統為基礎,提高監測設備裝備水平,完善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和評價體系,支持和鼓勵發展生態養殖和水產養殖,加大河口綜合整治力度,深入推進海洋生態和環境保護體系建設。
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要落實自治區和沿海城市的赤潮、風暴潮、海嘯應急預案,積極開展應急建設、應急聯動機制建立、救災設備物資準備和相關基礎研究。通過建立自治區海洋信息中心,使之成為適應廣西海洋事業的海洋信息服務系統,並逐步拓展其在海洋災害預報和海洋統計信息方面的功能和信息量。完善沿海堤防工程,建立海上安全救助和汙染應急體系,特別是制定海洋汙染損害應急預案,配備海上溢油事故基本應急設備,與北部灣各海域形成區域性救助救助體系。
五、運用法律手段維護海洋資源的有序利用
廣西應加快法制建設步伐。
進壹步建立健全涉海地方性法規,完善涉海審批和重大行政決策的規劃符合性審查制度。要借鑒兄弟省市的成功經驗,爭取盡快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域有償使用辦法》、《圍填海計劃管理辦法》、《養殖用海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努力做到依法用海。
要加強執法力度。
嚴懲各種非法用海和破壞海洋生態資源的行為,保障海洋資源合法有序開發利用。
不及物動詞加強廣泛合作,為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位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壹圈”、泛珠三角經濟區、西南六省(區、市)合作的交匯點。廣西需要積極參與全球環境合作,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促進北部灣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廣西海洋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自治區黨委的領導和國家海洋局戰略發展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廣西海洋局將緊緊圍繞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立足北部灣經濟區總體規劃,依托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特色產業,加大海洋環境保護和防災減災力度, 切實推進科技興海工作,優化海域布局,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穩步推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保護,實現建設和諧海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