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沈的法治工作機制?

如何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沈的法治工作機制?

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沈的法治工作機制,關鍵是把維護社會穩定的關口前移,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農村矛盾。

加強源頭預防。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作為重要事項、決策、措施出臺的前置條件、必經程序和剛性門檻,做到凡事都要評估,重視運用評估結果,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和減少不穩定問題的發生。

加強源分辨率。要拓寬農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充分利用幹部聯系群眾的各種有效載體,變上訪為下訪,進村入戶,廣泛收集村情民意。建立村社情民意室,村兩委成員、大學生村官、聯合村幹部組成接待組,輪流接待村民,接受訴求,及時解決問題。建立健全縣、鄉、村組四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實行村組隨時排查、行政村每天排查、鄉鎮每周壹排查的工作制度;對查出的不穩定因素進行分類梳理,建檔立卷,能解決的立即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賴)據

讓村務監督切實可行。

有的地方設立了村務監督機構,但沒有真正起到監督作用,事實上成了擺設;有的不了解監管什麽、怎麽監管,工作效果不明顯。要充分發揮監督委員會的職能,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監督,使村務監督真正落到實處。

明確責任方式,推進村務監督規範化。規範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工作職責,村務監督委員會通過事前介入、事中跟蹤、事後檢查等方式,註重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使監督更加及時有效。

建立健全制度,推進村務監督制度化。建立村務公開情況分析、村務公開監督工作報告、評估等規範化監督制度,制定監督委員會工作細則,建立村務公開監督管理工作記錄簿。

推廣清單模式,推進村務監督進程。村務公開、“外資”管理、村級工程項目建設等重點監督內容,具體體現為工程項目、債權債務、票據收支等監督事項。、和分別制作清單,逐項明確重點、關鍵環節和監督方式,繪制監督流程圖,實現村務監督的菜單式操作。(費)

專業人才的下沈馴服了基層法治。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需要法律專業知識的有力支撐。加強基層法治隊伍建設,充實基層法治力量,應當依靠並充分發揮法治專業人員的作用,建設壹支經常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基層法治隊伍。

要整合法治資源,引導政法機關幹部、法律誌願者和離退休政法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基層法治建設,普及日常生產生活中涉及的法律知識,增強基層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通過法律服務進村(社區)、送法上門等經常性活動,紮實培育基層法治土壤。要建立法治幹部到基層掛職幫扶的長效機制,經常深入群眾,將專業知識與基層實踐相結合,建立便民法律服務體系,為民解難,推動問題解決回歸法治軌道,讓大家談法治在基層生根發芽。要大力推進基層法律顧問制度,采取政府撐腰的形式,鼓勵基層單位直接購買法律服務,實現村村通法律顧問,把法律顧問咨詢固化為決策過程中的必經程序,促進基層黨員幹部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務。(呂繼剛)

下村設站、下書,讓法治深入基層。

要實現基層從傳統管理向法治化轉變,可以實行幹部入村制度,在村裏設立專職指導員指導站,建立村民誠信檔案,推動法治深入基層。

堅持聯合村幹部駐村常態化,通過參加每周例會、開展群眾走訪等方式,了解掌握基層情況,宣傳法治理念,建立正確、合法、廣泛的訴求渠道,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由專職指導員牽頭,村老幹部協助,鄉村律師協助,成立專職指導員指導站,對群眾反映、幹部收集的問題進行登記備案,堅持“小問題工作站解決,大問題走流程”的原則,分類處理,轉發到村、鎮、部門,限期回復、跟進。根據駐村工作指導站登記建檔的情況,對“惡意”“無理”的群眾上訪進行檔案記錄,形成村民誠信檔案冊,為農村信用貸款等優惠政策下放提供依據。情況極其嚴重的,將由相關法律部門處理。(葉謙)

  • 上一篇: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分析
  • 下一篇:實習期間可以辭職嗎?同意實習需要註意什麽?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