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步是準備工作。練習的環境要盡可能安靜清新。在室內練習,要有通風,但不要對著風,以免感冒。脫下外套,解開腰帶。無論什麽姿勢,紐扣、腰帶、鞋帶或單薄的衣服都必須提前解開,使身體舒適,血液循環順暢。靜下心來,精神好。練習前,需要休息20分鐘左右,讓心態平靜下來。情緒不穩定,急躁,就會有各種雜念,難以安靜,呼吸不暢。如果情緒低落,練功時容易睡著,影響療效。
第二步,擺姿勢。姿勢正確,容易安靜。無論采用哪種姿勢,都要正確自然。
坐姿:使用寬凳或椅子,高度以使鍛煉者膝蓋彎曲90度為宜。頭、頸、上身坐直,胸部略前傾,不挺胸,臀部略向後凸,但背部不彎曲、不屈曲。如果盤腿而坐,雙手抱頭或雙手向上交疊,貼在小腹或小腿前側。在妳有了正確的姿勢後,眼睛會微閉,看著鼻尖,嘴巴會微閉。
水平:仰臥在床上,枕頭在舒適的高度,手放在身體兩側,肘部放松,手指微曲,放在大腿上;或者雙手交叉緊握,輕輕放在小腹上,雙腿自然水平伸展,雙腳自然分開,雙眼微閉,口齒輕閉。
站姿:身體自然站立,雙膝微曲,雙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臀部略下坐,貼合腰臀。保持上半身挺直,背部放松,肩肘微微下沈,但不要用力。虛腋,屈肘,雙臂自然下垂,稍外撐,掌心向下,手指分開,微曲,意為輕輕將浮球壓在水面上。
第三步是放松法。放松是壹切工作的基本功,主要是消除壹切緊張,放松全身的肌肉、內臟、血管、神經,強調自然舒適,收腹。姿勢可以是坐姿、站姿、臥姿等。,並且要求從頭到腳放松,放松頭部,弱氣提頸(輕輕擡頭的意思);放松肩膀,放下肩膀和手肘;胸部放松,腹部放松恢復;腰部放松挺直,全身無緊張不適,精神放松。
第四步是呼吸。宋的呼吸法采用順序呼吸法,吸氣時默念“靜”字,呼氣時默念“松”字。放松得越好,就會安靜得越快,這樣呼吸就會自然、平緩,氣息就會沈入腹部(臍下1.5寸),也就是練習者所說的“息氣”。呼吸是練氣功的主要環節之壹,沒有呼吸練習。每次練習呼吸20 ~ 30分鐘,否則練習呼吸次數過多、時間過長,容易出現偏差。
第五步是冥想法。練完呼吸法,再練打坐法。剛開始的時候,雜念很多,很難集中註意力。保持妳的思想在腹部,讓雜念消失。如果還有雜念,可以通過聽呼吸來排除。聽不是聽鼻子呼吸的聲音,而是把聽覺的註意力集中在壹口氣呼吸的去向上。至於呼吸的速度、粗細、深淺,不用在意。當妳聽它的時候,妳會很安靜。至於安靜程度因人而異,不要勉強追求。越是想快速安靜,越是靜不下來,尤其是練習初期。不要期望太高。有些人沒有達到理想的安靜,但實際上收到了壹定的療效。
第六步,收集功法。練完氣功,不要急著起床。以肚臍為中心,壹只手的手掌按在肚臍上,另壹只手的手掌貼在這只手的手背上。同時,以肚臍為中心,從小圈到大圈慢慢轉圈,左轉30圈,停頓片刻,再由外向內右轉30圈,肚臍處停止收功,然後運動。
(2)內功修煉。內修是氣功中的壹種靜功。其特點是通過特定的姿勢和呼吸意念訓練,達到身體放松、呼吸和諧、心靈寧靜的要求,從而達到安神定誌、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活絡、調理臟腑、預防疾病的作用。具體步驟如下:
①預備,與宋同。
二姿態,與宋相同。
③註意事項。練習時,身體和表情要放松自然。
④閉氣。內功修煉有兩種閉氣法:第壹種閉氣法:吸?啊?啊?吸...;停止封閉吸引的第二種方法:吸引?啊?停下來?爛透了。如此循環往復,呼吸練習壹次又壹次的進行。呼吸練習時要註意以下幾點:a深、輕、勻的呼吸是調整呼吸的前提。在整個呼吸中,只有仔細呼吸,才能做到深而長。輕輕呼吸,沒有聲音;要微妙,不要粗暴,否則妳的呼吸會短暫、費力、不可持續。壹致性也很重要。檢查輕細呼吸,壹般用耳朵聽,以聽不到呼吸聲為宜。b建立鼻呼吸吸氣,氣沈於腹。練習呼吸時,要有意識地誘導氣體下墜,感受小腹,不能壹哄而上,如鼓腹、憋氣等。氣體往往無法穿透腹部,橫膈膜不會下降或下降很深,反而會形成胸式呼吸,使鍛煉者容易疲勞,無法堅持鍛煉。c停止呼吸的方法滲透腹部,逐漸練習小腹的擴張。至於腹肌的擴張程度和收縮深度,每個人都不壹樣,不能強求。妳應該逐漸鍛煉。
⑤恪守丹田。是練氣功的重要環節之壹。目的是集中心神,排除雜念,使心靈容易平靜下來,達到所謂的安定祥和的半睡眠狀態,使身體各部機能恢復到正常的生理狀態。妳在練習呼吸的時候,要保持氣息,感受氣息的柔和自然,舒適穩定,達到神與神的統壹,這樣妳就很容易進入寂靜。為了達到靜的目的,在興趣調節中常用計興趣、跟興趣、停興趣、觀興趣、靜興趣等方法。數呼吸就是默默數呼吸的次數;跟著氣息走,就是帶著意識跟著氣息走;停止呼吸就是停止腹部的呼吸;觀察氣息就是看呼吸,從鼻孔微微出入;呼吸是壹種沒有意識的呼吸方法;靜息是指安靜而輕柔的呼吸,如清澈的水,寧靜而明亮,沒有雜念。以上方法中,休息法最好。
⑥接功和放松靜氣功壹樣。
上面介紹了兩種不同的氣功功法,兩種功法都適合沒有嚴重並發癥的患者,尤其適合糖尿病合並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如果糖尿病合並冠心病不適合內修。
糖尿病患者在監測時不妨將自己的監測結果寫日記,可以為自己的分期治療提供依據。
面對美食,糖尿病患者壹旦難以控制食量,就會導致暴飲暴食,容易加重病情,血糖、血壓升高,甚至出現心肌梗死、腦梗塞、腦出血等嚴重並發癥。所以,不管是什麽類型的糖尿病,或者有沒有並發癥,都要嚴格執行,長期堅持飲食療法。
具體來說就是控制食物的熱量攝入,均衡飲食,食物多樣化,多喝水。要成為壹名好醫生,糖尿病患者必須註意以下幾點:
1,定時定量點餐,且必須與註射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時間相協調。
2.飲食、勞動強度、用量之間的關系要相對平衡,權衡要靈活。
3、根據個人情況,每日飲食分多次進行,有利於控制餐後高血糖。
4、糖尿病飲食控制應長期堅持,終身堅持。
5.不要抽煙或喝酒。
6、定期進行眼底、心電圖、腎臟和神經系統、足部檢查,爭取早發現並發癥,早治療。1型糖尿病患者自診斷五年後應每年體檢壹次。二型糖尿病患者應該在確診後每年進行壹次體檢。
7.運動不是盲目的
糖尿病患者通過堅持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脂、血壓和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但不應盲目進行運動。哪些患者應該運動?
許多人可以通過鍛煉來改善他們的胰島功能。這些患者包括:輕度至中度二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和穩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肥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是最適合的。
暫時不適合運動的患者包括:血糖極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重度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80 mmhg);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嚴重視網膜病變和眼底出血的患者;發熱、嚴重感染、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患有嚴重的周圍神經病變,如糖尿病足。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選擇低風險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散步、廣播運動、有氧運動等。老年糖尿病患者選擇低強度、短時間的運動,如散步、散步、慢跑。糖尿病眼病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可選擇身體動作相對較小的活動,如氣功、太極拳、健美操、廣播操等。
糖尿病性中風偏癱患者應首先選擇健側肢體的功能鍛煉,然後進行患側肢體的被動鍛煉,如頭、頸、上下肢、腕、踝等關節,同時註意活動量不宜過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應選擇合適的、易於堅持的運動方式,如散步、站立不動等。
無論采用哪種運動方式,在運動時間的選擇上,飯後1小時是最好的(從第壹餐算起),每天三餐後運動最好,每次30 ~ 60分鐘,不宜過長。運動後應感到微汗,發熱,輕松愉快,稍有疲勞感,休息後消失恢復,血糖下降。千萬不要過度運動,否則會導致出汗、胸痛、胸悶、全身乏力、休息後無法恢復、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