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的建設標準,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美麗鄉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壹體化和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農民生活舒適度。下面,我們將分享美麗鄉村的建設標準和相關資料。
美麗鄉村建設標準1 1、村莊建設,標準規定了道路、橋梁、飲水、供電、通訊等生活設施和農業生產設施的建設要求。
2.明確規定村莊主幹道建設要進出順暢,路面硬化率100%。
3.要科學設置道路交通標誌,村口應標有村名。
4、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風景名勝區也應設立標誌。
5.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標準規定了氣、聲、土、水等環境質量要求。
6.防治農業、工業和生活汙染,保護森林、植被和河流的生態。
6、村容村貌維護、環境綠化、廁所改造等環境整治指導。
8.設置工業汙染源達標排放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生活汙水處理農戶覆蓋率、衛生廁所擁有率等11量化指標。
擴展數據:
《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於2015年5月27日發布。本標準將於206543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表示,《美麗鄉村建設指南》作為推薦性國家標準,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的技術指導,使美麗鄉村建設有了標準可依,農村資源配置和公共服務有了規律可循,美麗鄉村建設有了證據可考。
美麗鄉村建設標準2 1,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2.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引導;
3、必須堅持示範、典型的方式;
4.我們必須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民為主體的原則。
建設美麗鄉村要突出四個重點:
1.把環境綜合治理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抓手,找準問題癥結,明確責任主體,完善體制機制;
2.以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基礎,建設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用得著的公共基礎設施,讓群眾感到幸福。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要堅持資源整合、科學推進、社會參與;
3.以特色主導產業為支撐,把發展鄉村產業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不斷壯大傳統產業,打造特色品牌,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增加村集體收入;
4.以尊崇道德、善於鄉風民俗為保障,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任務,引導農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營造有序、健康、淳樸、文明、和諧的鄉風民俗。
法律依據:《湖州市美麗鄉村建設條例》。
第八條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制定區縣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安排本行政區域內美麗鄉村建設的布局、重點、特色和時序,積極推進全區美麗鄉村建設。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應與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相銜接,實現多規合壹。
第九條鼓勵有條件的村莊開展村莊設計。改造壹個村莊,要註意村莊整體風貌的協調,體現特色。歷史文化(傳統)村落在進行村落設計時,應當根據保護規劃加強對古橋、古民居、古樹和具有地域文化的建(構)築物的保護。
第十條市、區縣人民政府農村住房建設主管部門應當編制符合地域文化特色、反映村莊整體風貌的農村住房設計通用圖集,為村民建房提供免費參考和選擇。
美麗鄉村建設標準3 1。什麽是“美麗鄉村”?
大部分地區的美麗鄉村是為了實現“四美”的目標。即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的需要,統籌城鄉,合理布局村莊,整合推進改造搬遷,協調推進住房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協調推進風貌改善和功能提升,協調推進村莊建設和產業發展,協調推進外部環境建設和內部機制建設,建設具有太行特色的“四美”村莊。
2.“美麗鄉村”建設標準有哪些補貼?
具體補貼政策因地區而異。如《通州區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公布,將發放14類補助和補貼,為村莊人居環境改善和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支持。
1,村莊規劃
市級按照每村8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在此基礎上,區級提高規劃補助標準,按照示範村、特色提升村、改造提升村、整體搬遷村、城市建設村分類補助。其中:示範村和特色提升村、市、區補助金額每村不超過50萬元;改善村、市、區補助金額每村不超過30萬元;村鎮整體搬遷建設村、市、區,每村不超過20萬元。
2.村容村貌整治
在村裏,市、區按照每平方米60元給予補助,用於拆除違章建築和窩棚。其中:每平方米市級補貼40元,區級補貼20元。
3.村莊綠化和美化
市、區原計劃按每平方米50元補助村莊綠化美化,我區提高到每平方米100元,其中市級補助30元,區級補助70元。
4、汙水處理及給水工程
農村汙水收集管網和再生水利用管網工程投資應分級承擔。通過“城帶村”、“鎮帶村”,按照市政府現行固定資產投資政策給予支持;通過“單村”、“聯村”方式建設的新建、改擴建項目,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按70%的比例對汙水收集骨幹管網給予資金支持。
其他工程費用和征地拆遷費用由區統籌解決;供水管網與汙水管網同步建設,供水管網由市、區按照管道每延米50元的標準計算補助;單獨建設供水管網的,由市、區按照70元/挖土、管道每延米50元的標準計算補助建設費用。
5、公共* * *廁所建設和改造
市、區按壹類、二類、三類公廁計算資金並給予改造補助,壹類公廁每座補助40萬元,二類公廁每座補助30萬元,三類公廁每座補助20萬元。市級按照各類補助標準的60%給予資金,其余由區級支持。
6.農村衛生設施
建設市、區按照350元對收集點的垃圾箱給予補貼。市級按照補助標準的60%給予資金,其余由區級支持。
7.農村社區道路
市、區按照新建瀝青路面160元/m2、新建水泥路面130元/m2、瀝青路面修復130元/m2、水泥路面修復100元/m2的標準給予補貼。市級按照各類補助標準的60%給予資金,其余由區級支持。
8.鄉村照明
對市、區新建的LED路燈,按照每盞22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市級按照補助標準的60%給予資金,其余由區級支持。
9、4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群眾重建補助。
市財政按照41萬元/戶的標準給予補助,區財政按照原址拆遷重建2000元/戶給予補助(四類重點對象和低收入人群補助面積不超過45平方米),市、區財政補助總額不超過9萬元/戶;加固維修費用為每平方米1,000元/戶(具體以設計面積為準,補貼面積不超過90平方米),市、區財政補貼總額不超過9萬元/戶。實際費用超過補助標準的,壹般由農民自己承擔,農民負擔確有困難的,由鄉鎮解決。
10,抗震節能農村住宅建設
新建改造、抗震節能綜合改造方面,新建改造市財政按照2萬元/戶的標準進行獎勵,區財政按照1萬元/戶的標準進行獎勵;實施抗震加固節能改造的市財政按照2萬元/戶的標準進行獎勵,區財政按照654.38+0萬元/戶的標準進行獎勵;只實施抗震加固的市財政按照1萬元/戶的標準進行獎勵,區財政按照0.5萬元/戶的標準進行獎勵。
節能保溫改造方面,對既有門窗又有外墻的農房,市財政按照1萬元/棟的標準給予獎勵,區財政按照1萬元/棟的標準給予獎勵;對農村房屋實施門窗或外墻改造的,市財政按照0.5萬元/間的標準,區財政按照0.5萬元/間的標準給予獎勵。
11,建設農村村史陳列室
列入市級鄉鎮村史陳列室建設任務,每個陳列室市級補助22萬元,且建設費用超過市級補助金額的,對超出費用給予區級50%的補助,市級和區級補助金額不超過35萬元。
未列入市級建設任務的,每個展廳區級最低補助22萬元,建設費用超過此標準的,區級對超出費用額外給予50%補助,補助總額不超過35萬元。列入市級鄉鎮村史陳列室檔案升級任務的,優先使用市級檔案升級補貼,區級不再給予補貼;未納入市級檔案升級任務的,區級給予費用補貼,金額最多不超過654.38+0.3萬元。
12,創建鄉村振興示範村
市級將為鄉村振興示範村打造重點政策和資金,加大投入,采取以獎代補、先建設後補助的方式,強化資金保障和政策傾斜。目前市、區已明確個人補貼政策的,按政策內容和標準進行補貼。市、區沒有明確政策的,鼓勵村裏增加建設內容,區級加大建設支持力度。同時,區級對示範村啟動資金預撥額度予以傾斜。
13,區級部門其他費用
區相關職能部門經區聯席會議審議、區美麗鄉村辦公室批準後,按照政府采購程序落實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相關費用,並據實支付。各部門要確保費用支出合理,標準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14,鄉鎮其他費用
原則上,村莊建設實施方案的編制和村莊建設過程中發生的設計、監督和管理費用累計支出不得超過村莊建設項目總投資的6%。各鄉鎮要科學合理控制此類費用的支出,統籌使用和管理。工作完成後,區級將對此類費用進行整體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