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治理校園暴力的措施
壹、日本校園現狀。
日本政府6月初公布的《兒童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淩現象越來越嚴重。長期跟蹤調查顯示,近90%的學生受到過欺淩。白皮書指出,校園欺淩多種多樣,既有身體欺淩,也有精神欺淩;既有暴力拷問,也有網絡圍攻。從2007年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初中三年級的六年間,只有13%的學生說自己沒被欺負過,12.7%的人沒欺負過別人。今年2月20日,川崎市發生了壹起駭人聽聞的案件。警方在壹條河邊發現了上村13歲男孩廖太的屍體。調查發現,植村曾多次表示自己被高年級學生欺負,他試圖與他們保持距離,這導致了更多的暴力行為。最後,三名高年級學生模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戰術,殺死了上村。
第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設立24小時熱線,打擊欺淩行為。面對校園欺淩的泛濫,2013年6月,日本六大政黨聯合提出了《欺淩預防對策推進法》,並在參議院正式會議上壹致通過。該法案規定,學校有義務對學生因受欺負、受傷或長期缺課進行調查並通知其監護人。當確定欺淩有可能對學生的身體或財產造成重大損害時,學校有義務報警。對於網絡欺淩,國家和地方政府必須采取監控等措施,校園欺淩案件的責任人將因監控不力而被追究責任。
美國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壹、美國校園現狀。
2013年3月,美國新澤西州壹名少年對當地學區提起訴訟,原因是學區未能阻止他從4年級到高中在校園被欺負。《今日美國》報道稱,壹名律師在兩年內代理了60至70起校園欺淩訴訟。根據美國欺淩統計網提供的數據,校園欺淩是美國學校系統的壹個巨大問題。調查顯示,6年級至10年級的學生最有可能參與欺淩活動。
第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美國有各種預防和研究欺淩的機構和項目,許多非營利組織和專家也參與其中。與此同時,有關欺淩的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完善。早在2000年至2002年,加州等15個州就通過了禁止校園欺淩的法案。這些“反欺淩”法律旨在確保學校安全,降低逃課率,減少校園暴力。它要求學校制定能夠防止欺淩的措施,並進行相應的培訓和執法。違反者將被停學、開除並受到民事罰款或刑事處罰,學校和學區也將面臨大筆民事賠償。美國教育部今年5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65,438+02-65,438+08歲兒童的校園欺淩事件數量正在減少,2065,438+03年約有22%的學生受到欺淩,這是自2005年開始收集此類數據以來的首次顯著下降。壹位獨立於調查的預防欺淩專家表示,學校開展的各種反欺淩項目和努力取得了成效。
印度和巴西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第壹,印度和巴西校區現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數據,2010年印度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4.4年,6-14歲兒童能夠上小學四年級的比例不到60%。與此同時,印度基礎教育投資和師資嚴重不足。大多數學校不僅校舍簡陋,而且文具短缺,壹名教師平均要管教70名左右的學生。上述情況表明,印度很多地方的學齡兒童缺乏教育,疏於管理,為校園暴力創造了條件。印度教育部的壹項統計顯示,去年印度西孟加拉邦壹個邦報告的校園暴力案件超過600起,其中大部分發生在學校周邊,少數族裔學生成為侵害重點。而且,相當比例的欺淩事件發生在寄宿學校。“為什麽女生都不敢上學?”《印度斯坦時報》曾分析稱,印度女學生能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在很多邦不到50%,包括校園欺淩。即使在女校,校園裏“大姐姐”的存在也是非常普遍的。
據移居巴西多年的裏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教授邢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巴西,中小學教育分公立和私立,公立學校質量不高,學生也不好進。教育質量差的公立學校的學生多來自貧民窟,校園欺淩現象明顯嚴重。相對來說,中產階級選擇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那裏學校管理嚴格,欺淩現象容易杜絕。
第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近年來,印度各界已經意識到這壹問題的嚴重性,采取了許多嚴厲的懲罰措施,效果明顯。
不僅僅是巴西,經合組織最近發布的報告也說,拉丁美洲的校園欺淩現象嚴重,尤其是墨西哥。為了解決這壹問題,非政府組織“欺淩無國界”將拉丁美洲作為解決校園欺淩的主要試點。該組織主要為教育主管部門、教師和家長提供專業培訓,使他們能夠區分學生之間的正常沖突和校園欺淩。
世界各國如何懲治校園暴力?請看下表:
國家
糾正校園暴力的措施
小果
日本
美利堅合眾國
受“反欺淩”法保障
日本和美國針對校園暴力現象有法可依,有針對校園暴力的預案和方法。
日本:設立24小時熱線打擊欺淩。
美國:不斷完善反欺淩法。
中國
沒有“反欺淩”法律保護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校園“反欺淩”現象毫無作用,也讓老師們慎之又慎。2009年教育部出臺規定,其中壹條指出班主任有權批評學生。老師批評學生是天經地義的,但這樣的規定應該由教育部頒布,可以讓中國意識到教育深層次問題的嚴重性。
中國:校園暴力無具體法律可循。
請繼續看下表。
國家
老師如何懲罰犯錯的學生?
韓國
首先,除了正常的批評、警告、寫檢查、責罵,韓國教育法規定教師有權使用直徑約1 cm、長50 cm的棍棒對學生進行懲罰;可以拍打手、屁股等脂肪豐富的地方,有專門的教具公司制作發放給每壹個老師,就像警察配警棍壹樣。這壹點我們在很多韓劇中都可以看到。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其他懲罰措施,只要不傷害學生身體,比如站著、跪著。在實踐中,有各種各樣的懲罰措施,其中壹些我們認為是有害於學生的自尊和人格。但在韓國人看來,這些懲罰措施是正當的,也是恰當的。他們做了錯事卻不受懲罰是不可想象的,這只會助長邪惡的形成,即使對孩子也是如此。什麽樣的對學生的精神傷害和面子問題,在韓國是不存在的。
美利堅合眾國
在美國,體罰是被允許的,有21個州制定了保護體罰合法性的法律。但教師對學生體罰有專門的懲罰政策,教師必須按照政策規定的具體部分進行體罰。例如,佛羅裏達州戴德縣教育委員會規定,教師可以懲罰學生,包括用不超過兩英尺長、三四英寸寬的木板擊打學生臀部,但不得超過五次,且不能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根據法院案例,美國可以對學生的以下行為進行處罰:罵人、吵架、打架、侮辱老師。此外,在美國的壹些地方,如果學生不努力學習,就會被判入獄。7名學生因學習成績差被判入獄兩個月。同樣,在美國,如果學生帶了學校認為不合適的東西,學校會沒收,不會還給學生。美國教師的懲戒權包括:口頭申斥、剝奪某些特權、拘留、紀律調動、短期停職和開除。
不列顛,英國
英國教師的壹般懲戒權包括:寫作文、周末不準回家、被校長處分、停學。在此基礎上,壹方面,英國各方都在呼籲用傳統的課堂紀律來懲罰違反紀律的學生,這可能看起來有點老套和過時,但卻是“嚴格和合理的”。違反紀律的學生除了撿垃圾、除草、打掃教室、清除墻上的塗鴉外,還會被要求提前到校、打掃食堂、沒收部分優先權。這些傳統的懲罰方式可以給老師更大的信心,以最嚴格的方式要求學生,保證每個孩子都有在有序的環境中學習的權利。另壹方面,英國人也想出了許多驚人之舉。英國每天有6萬多名學生缺課,這很驚人。為了將教育進行到底,英國政府想出了壹個解決辦法:孩子逃學,家長坐牢,並對家長處以5000英鎊以下的罰款。2002年,第壹位父親因為孩子缺課而被關進英國監獄。截至目前,已有130名家長因縱容孩子不上課而鋃鐺入獄。
日本
日本二戰後,學校壹直禁止體罰,要求學校實行“寬松教育”。但禁令讓老師們感到“束手束腳”,因為日本對體罰有嚴格的規定,比如把吵鬧的學生趕出教室就是“體罰”。壹名內閣官員透露:“懲罰不包括拳打腳踢。最多就是讓鬧事的學生站起來或者拍拍他們的頭。”
中國
禁止體罰。站著罰和蹲著罰都是公認的體罰。人們強烈要求禁止體罰。在中國,學生侮辱老師,老師懲罰學生,都是老師的錯。
奧地利
芬蘭
德國
挪威
瑞典
丹麥
冰島
烏克蘭
禁止體罰
日本
不列顛,英國
要求恢復體罰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新加坡
澳大利亞
韓國
美利堅合眾國
允許體罰
(表格參考內容來自現代教育報。)
總結性評論: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和校園暴力事件在中國各地頻發,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至少說明國家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有很大的疏忽。我國司法部門沒有制定保護學生的“反欺淩”法,教師對學生的處罰被誤判為體罰。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法外之地。中國整治校園暴力的力度很弱。
中國壹些地方教育官員經常在會議上宣傳,如果學生受到體罰,他們將被解雇。……
筆者在此呼籲,鑒於我國校園暴力和青少年犯罪頻發,我國應制定壹部《反欺淩法》。中國人在學習美國教育的開放性和啟蒙性的同時,也應該學習美國教育的壹些懲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