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洋大學是壹所多學科交叉的應用研究型大學。學校創建於1985,前身為淮海大學。1989,淮海工學院在淮海大學籌建的基礎上正式成立。1998-2002年期間,有著50多年歷史的江蘇省鹽業學校、連雲港市漁業學校、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為學校,於2019年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學校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先進大學、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2013年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65438+2007年7月,我校成為授予博士學位項目建設單位。學校地處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壹帶壹路”交匯核心區先導區,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連雲港。主校區位於國家5A級景區、西遊記文化發祥地郭華山腳下。目前占地2184.87畝,學校建築面積64.53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6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萬余人。學校下設海洋科學與漁業學院、海洋技術與測繪學院、海洋工程學院、土木與港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藥學院、理學院、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體育學院、 應用技術學院,19學院有68個本科專業,包括繼續教育學院,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農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醫學等十個學科。 學校擁有壹支熱愛高等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兼備,理論與實踐並重,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1213專任教師中,有628人具有高級職稱,其中163高正,441博士。全國優秀教師2名,江蘇省名師2名。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2人,江蘇省特聘教授4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234人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高校“藍色工程”、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擁有省級藍色工程優秀教學團隊2個,江蘇省科技創新人才團隊8個。超過65,438+000名教師被國內外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學校聘請了蔣興偉院士等壹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學校基礎設施完備,具備規格和功能齊全的辦學條件。學校擁有省級實驗教學和實踐教育中心12個,各類教學和科研實驗儀器設備719萬套,總價值3.86億元。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1.86萬余冊,中外文紙質期刊800余種,電子期刊1.65萬種,學位論文1.65萬篇,各類音像1.0742小時。它有中國知網,EBSCOhost等等。學校室內外運動場地總面積654.38+0.37萬平方米。擁有主運動場、第二運動場、主體育館、灌溉體育館、龍舟訓練館、籃球排球場、網球場、瑜伽館、臺球廳、乒乓球館、動感單車室、武術室、健身房、水上運動訓練場等大量室內外體育設施,可滿足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集體活動的需要。學校是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綠化覆蓋率達50%,生態化、園林化、節約型校園基本形成。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努力培養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具有海洋意識、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的綜合應用型人才。專業建設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不斷加大調整和發展力度。目前有3個國家壹流本科專業點,2個教育部認證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江蘇省“十三五”品牌專業,10個江蘇省壹流專業建設點,9個江蘇省特色專業,9個江蘇省重點專業(類)。學校以課程思想政治為指導,按照“寬基礎、重應用、強素質”的總體要求,不斷擴大課程總量,優化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模式,積極打造壹流課程。構建學生價值觀、綜合素質、能力結構映射關系清晰的壹流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國家壹級課程2門,省級精品網絡開放課程16門。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承擔了江蘇省“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全面學分制改革”。該項目通過了省教育廳主持的驗收鑒定,入選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近三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壹等獎2項,二等獎7項。學生龍舟隊連續四次獲得中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三次獲得世界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五年來,全校3600余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競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和科技競賽等各類國家級和省級競賽中獲獎。十多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壹直保持在96%以上。近千名學生入選江蘇省“西部大學生誌願服務”、“蘇北大學生誌願服務”、“村官計劃”。1人獲得共青團中央授予的“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金獎”,1人獲得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學校堅持以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兩翼,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貢獻和技術支持。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發展特點,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方向。海洋科學是江蘇省優勢學科,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藥學、中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等8個學科是江蘇省重點培育(建設)學科。目前,學校有6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江蘇省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與質量安全控制工程中心、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先進物質功能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海洋藥物活性分子篩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 江蘇省海洋經濟研究中心、江蘇省海洋生物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近年來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47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2項。學校與共青團江蘇省委* * *成立江蘇省村官學院,並於2010創辦全國首個“大學生村官花園”,每期全國發行24000份,引起社會廣泛關註。學校常年組織教師進入政府、企業、社區、鄉鎮開展社會服務。是江蘇省“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對口支援學校,連續三年獲得江蘇省“掛縣強農富民”先進高校。學校堅持規範管理,強化服務,努力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才提供良好的環境。學校黨政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治校,紮實推進黨務、校務公開,充分尊重學術權力,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優化運行機制,積極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現代大學制度。學校管理規範有序,審計工作走在江蘇高校前列,榮獲“全國先進內部審計單位”。學校高度重視和維護學生權益,以幫助全體學生“成家立業”為宗旨,緊密服務學生,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校衛生保健和餐飲服務設施齊全。學校堅持以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為突破口,努力打造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高端平臺。目前,學校與國外多所大學簽訂了教育科研合作協議,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等國家的數十所大學保持著友好交流關系。常年邀請外國文教專家來我校講學授課。每年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出國深造和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多名教師參與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審工作。學生海外留學項目運行良好,來校留學生規模穩步增長。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當前,全校師生緊緊圍繞國家海洋強國戰略和“壹帶壹路”建設,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發揮地處沿海城市的區位優勢,緊密對接區域海洋新興產業,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切實提高辦學質量,努力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研究型海洋大學,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
其他信息:
江蘇海洋大學不是985大學,也不是211大學。
江蘇海洋大學,簡稱江海大學,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是教育部“百校工程”建設的高校,農業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支持的高校,全國海事大學教務聯盟理事高校,全國海事大學海洋課程聯盟成員高校,國家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江蘇省船舶與海洋高校協同發展聯盟成員高校,中國漁業協會海洋牧場分會副會長單位。
材料補充:
江蘇海洋大學開設的專業主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動植物檢疫、生物技術、海洋科學、水產養殖、水族科學與技術、海洋資源與環境、海洋資源開發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器人工程、機電壹體化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工業工程、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科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土地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