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常識1。有哪些關於稅收的相關知識?
從妳問的問題來看,妳是現在想做會計工作還是以後想做會計工作,現在想提前做壹些準備工作?有這個想法很好。財務是指壹個單位、企業、公司或個人在生產或銷售過程中的資金流動情況,主要包括:資金的收支記錄(分為24個科目)、成本核算、財務數據分析等。
稅收是指單位、企業、公司或個人在生產或銷售過程中,根據國家稅法的規定,應向國家繳納的國稅和地方稅,又稱地方稅。稅費種類很多,有營業稅、印花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稅、交易稅、特殊商品消費稅、煙草特別稅等很多種類。想要了解和掌握更多這方面的知識,不能只回答幾個問題。妳得多看會計和稅法方面的書,加強學習。
現在網上有了,不用花錢買了。
2.有哪些關於稅收的知識?
第壹,稅法的概念。是國家權力機關和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其核心內容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第二,稅收的性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分配社會產品的壹種形式。稅收是壹種滿足大眾需求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間接償還(無償)、強制義務(強制)、法定規範(固定)的特征。
第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性的公共需求,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賦稅產生於公元前594年春秋時期,當時實行“初稅畝”,確立土地私有制。
第四,稅收的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壹,具有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功能。
五、稅收制度的七大要素
1.納稅人又稱納稅人,是指依照稅法規定,負有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義務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對象,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征稅的東西。
3.稅率,即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征稅程度。稅率有三種基本形式: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全額累進和超額累進)和固定稅率。
4、稅收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通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繳納的稅款。
5.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壹般有兩種收集:時間和日程。
6.納稅地點是指納稅的地點。壹般是納稅人的住所地,但也規定在業務發生地。
7、稅收優惠,是指稅法規定對某些特定納稅人或征稅對象免除部分或全部納稅義務。有兩種目的:關心和鼓勵。
六、現行稅種的分類和稅種。按照目前的分類,主要是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和其他:
1,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等。;
2.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3.資源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等。
4.房產稅:財產稅、城市房地產稅等。
5.行為稅:印花稅、車船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6.其他稅收:農林特產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等。
3.有哪些關於稅收的知識?
第壹,稅法的概念。
是國家權力機關和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其核心內容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第二,稅收的性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分配社會產品的壹種形式。
稅收是壹種滿足大眾需求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間接償還(無償)、強制義務(強制)、法定規範(固定)的特征。第三,稅收的產生。
稅收是伴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性的公共需求,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
中國的賦稅產生於公元前594年春秋時期,當時實行“初稅畝”,確立土地私有制。第四,稅收的作用。
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壹,具有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功能。五、稅制七要素1、納稅人又稱納稅人,是指依照稅法規定負有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義務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對象,是指按照稅法規定征稅的東西。3.稅率,即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征稅程度。
稅率有三種基本形式: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全額累進和超額累進)和固定稅率。4、稅收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通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繳納的稅款。
5.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壹般有兩種收集:時間和日程。
6.納稅地點是指納稅的地點。壹般是納稅人的住所地,但也規定在業務發生地。
7、稅收優惠,是指稅法規定對某些特定納稅人或征稅對象免除部分或全部納稅義務。有兩種目的:關心和鼓勵。
六、現行稅種的分類和稅種。按照目前的分類,主要是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和其他:1,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等。2.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3.資源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等。4.房產稅:財產稅、城市房地產稅等。5.行為稅:印花稅、車船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6.其他稅收:農林特產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等。
4.有哪些關於稅收的知識?
中國目前的稅率大致可以分為三種:1。比例稅率。
實行比例稅率,對同壹征稅對象,不論金額大小,都按相同比例征稅。2.固定稅率。
固定稅率是稅率的壹種特殊形式。它是按照征稅對象的計量單位,而不是按照征稅對象的比例規定壹個固定的稅額,所以也叫固定稅額,壹般適用於按照數量征收的稅種。
3.累進稅率。累進稅率是指這樣壹種稅率,即根據征稅對象金額的大小,分為若幹個檔次,每個檔次由低到高規定相應的稅率。征稅對象金額越大,稅率越高,金額越小,稅率越低。
累進稅率因計算方法和依據不同分為以下幾類:全額累進稅率、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實現的增值征收的稅收。
1993 65438+2月13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1994年2月25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實行增值稅的好處是:壹是有利於貫徹公平稅負原則;二是有利於生產經營結構的合理化;第三,有利於擴大國際貿易;第四,有利於國家普遍、及時、穩定的財政收入。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增值稅納稅人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納稅人。二。增值稅征收範圍增值稅征收範圍包括:1,貨物;2.應稅服務;3.進口商品。
三。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稅率分為三檔:基本稅率17%,低稅率13%,零稅率。四。增值稅的計稅依據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計稅依據是其銷售額,進口貨物的計稅依據是規定的應稅價值構成。
動詞 (verb的縮寫)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1。壹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含銳銷售額÷(1+征收率)*征收率3。進口貨物應納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0消費稅)*稅率6。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間和納稅地點與主管國稅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有關。
納稅期限為1個月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3、5、10或者15為壹個納稅期的納稅人,應當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次月1至10申報匯算清繳上月應納稅款。增值稅固定企業向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增值稅非固定企業向銷售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進口商或其代理人向申報地海關申報納稅。
七。增值稅壹般納稅人年審增值稅壹般納稅人(以下簡稱壹般納稅人)年審是由國家稅務征收機關(以下簡稱國家稅務總局)按年度實施的核實確認壹般納稅人資格的制度。年審的目的是嚴格認定壹般納稅人,加強壹般納稅人的稅收管理,維護增值稅納稅秩序。
壹、年審時間包括開展年審工作的時間和壹般納稅人提交年審材料的時間。(1)年審工作從每年6月65438+10月開始至5月底,6月65438+10月至次年3月組織稅務機關年審宣傳、動員培訓和年審申請準備時間通知;4月份是壹般納稅人申請年審的時間,5月份是稅務機關進行年審並做出年審結論的時間。
(二)壹般納稅人提交年審材料屬於壹般納稅人申請年審當年的時間。比如企業在1999申請年審,就要提交1998的材料。二、年檢對象(壹)上壹年度已認定為壹般納稅人的企業。
(2)以前年度暫認定為壹般納稅人的企業,即暫認定為壹般納稅人的企業。三。年審程序年審程序包括宣傳動員、申請年審、中介公正、稅務審查、稅務結論五個階段。
(1)宣傳動員年審1至當年3月,稅務機關組織年審宣傳培訓。(2)壹般納稅人在申請年審當年的4月,向主管國稅征收機關申請年審,填寫《增值稅壹般納稅人年審表》壹式三份,並附以下證件和資料,送中介機構進行司法。
1.稅務登記證或註冊稅務登記證復印件;2.壹般納稅人資格證書;3.增值稅專用發票領購簿;4.去年的財務報表;5.財務人員的會計證復印件;6.專用發票管理員合格證書復印件;7.企業營業場所的產權證明或租賃合同;8.地方稅務機關要求的其他資料。(三)中介公正中介機構收到壹般納稅人年度數據後,應及時做出公正報告,並於4月底前將公正報告連同壹般納稅人年度數據壹並送達壹般納稅人主管國稅征收機關。
(四)稅務稽查稅務稽查時間為年審當年的5月,包括主管稅務征收機關第壹次稽查和縣(市)國稅局第二次稽查兩部分。主管稅務征收機關對壹般納稅人年審數據和中介機構公允報告進行初審,並將初審報告逐級報送縣(市)國。初步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1)壹般納稅人上年應稅銷售額實現情況;(2)壹般納稅人審核上壹年度銷項稅、進項稅、應納稅額、入庫稅額、未納稅額、累計未納稅額和日常稽核;(3)會計制度(會計制度、賬簿結構、內部控制機制、會計核算方法、會計人員配備狀況和存貨制度等)是否健全。)是否健全,增值稅能否準確計算。
5.有哪些關於稅收的相關知識?
從妳問的問題來看,妳是現在想做會計工作還是以後想做會計工作,現在想提前做壹些準備工作?有這個想法很好。財務是指壹個單位、企業、公司或個人在生產或銷售過程中的資金流動情況,主要包括:資金的收支記錄(分為24個科目)、成本核算、財務數據分析等。
稅收是指單位、企業、公司或個人在生產或銷售過程中,根據國家稅法的規定,應向國家繳納的國稅和地方稅,又稱地方稅。稅費種類很多,有營業稅、印花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稅、交易稅、特殊商品消費稅、煙草特別稅等很多種類。想要了解和掌握更多這方面的知識,不能只回答幾個問題。妳得多看會計和稅法方面的書,加強學習。
現在網上有了,不用花錢買了。
6.稅收的基本知識和禮儀
編輯本段|回頂“稅”-簡介
根據稅務行政爭議是否將稅務行政復議作為稅務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可以將稅務行政復議與稅務行政訴訟的銜接模式分為兩種模式。壹是復議前模式,即復議是訴訟的必經程序,二是復議模式的選擇,即復議和訴訟可以自由選擇。我國稅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與稅務機關發生爭議時,必須先按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後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上述規定表明,我國法律規定稅務決定引起的爭議為復議的前置程序模式,而將稅務決定爭議以外的其他稅務爭議規定為選擇復議的模式。理論上,對於預審模式的利弊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認為,前置審查程序相對簡單快捷,可以充分發揮稅務機關的專業優勢,為稅務機關提供壹個糾錯的機會,審查稅收征收的合理性,有利於減輕法院的訴訟負擔。反對者認為,復議前置程序剝奪了當事人的選擇權,限制了當事人的訴權,效率低下。
編輯本段|回頂“稅”-內容
預審程序客觀上確實具有壹定的優勢,如程序簡單、專業性強等,但其缺點與選擇性審查模式相比也非常明顯。因此,筆者贊同所有稅務行政爭議都應適用選擇性復議模式,具體理由如下:(1)復議前模式剝奪了當事人的選擇權。選擇復議還是訴訟,應屬於當事人的正當程序權利,應由當事人自由選擇,不應強加。(2)前置審查模式下的行政復議機關缺乏獨立性,公正性和中立性不高。根據我國稅法的相關規定,稅務復議機關是稅務機關的內設機構,難以脫離稅務機關的整體利益,因此缺乏中立性,公正性當然很差。(三)從實踐來看,復議機關在復議前程序中的復議結果正確率較低,未能發揮相應的作用。近年來,稅務機關在行政訴訟中的敗訴率極高。上述事實表明,稅務復議機關未能公正有效地審查稅務行政機關的錯誤行政決定,當事人最終依靠法院公正解決稅務行政爭議。所以預習模式的實際效果並不好。(四)國外主要國家普遍采用選擇復議模式,而非預復議模式。
7.稅收的基本知識和禮儀
編輯本段|回到最上面“稅收”——引言根據稅務行政爭議是否將稅務行政復議作為稅務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稅務行政復議與稅務行政訴訟的銜接模式可分為兩種模式。
壹是復議前模式,即復議是訴訟的必經程序,二是復議模式的選擇,即復議和訴訟可以自由選擇。我國稅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與稅務機關發生爭議時,必須先按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後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稅務機關的處罰決定、強制執行措施或者稅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上述規定表明,我國法律規定稅務決定引起的爭議為復議的前置程序模式,而將稅務決定爭議以外的其他稅務爭議規定為選擇復議的模式。
理論上,對於預審模式的利弊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認為,前置審查程序相對簡單快捷,可以充分發揮稅務機關的專業優勢,為稅務機關提供壹個糾錯的機會,審查稅收征收的合理性,有利於減輕法院的訴訟負擔。反對者認為,復議前置程序剝奪了當事人的選擇權,限制了當事人的訴權,效率低下。
編輯本段|回到最上面的“稅收”——內容復議前置程序客觀上確實有壹定的優勢,如程序簡單、專業性強等,但與選擇性復議模式相比,其缺點也非常明顯。因此,筆者贊同所有稅務行政爭議都應適用選擇性復議模式,具體理由如下:(1)復議前模式剝奪了當事人的選擇權。
選擇復議還是訴訟,應屬於當事人的正當程序權利,應由當事人自由選擇,不應強加。(2)前置審查模式下的行政復議機關缺乏獨立性,公正性和中立性不高。根據我國稅法的相關規定,稅務復議機關是稅務機關的內設機構,難以脫離稅務機關的整體利益,因此缺乏中立性,公正性當然很差。
(三)從實踐來看,復議機關在復議前程序中的復議結果正確率較低,未能發揮相應的作用。近年來,稅務機關在行政訴訟中的敗訴率極高。
上述事實表明,稅務復議機關未能公正有效地審查稅務行政機關的錯誤行政決定,當事人最終依靠法院公正解決稅務行政爭議。所以預習模式的實際效果並不好。
(四)國外主要國家普遍采用選擇復議模式,而非預復議模式。
8.了解稅務知識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實現的增值征收的稅收。
1993 65438+2月13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1994年2月25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實行增值稅的好處是:壹是有利於貫徹公平稅負原則;二是有利於生產經營結構的合理化;第三,有利於擴大國際貿易;第四,有利於國家普遍、及時、穩定的財政收入。
壹、增值稅的納稅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二。增值稅征收範圍增值稅征收範圍包括:1,貨物;2.應稅服務;3.進口商品。
三。增值稅稅率增值稅稅率分為三檔:基本稅率17%,低稅率13%,零稅率。四。增值稅的計稅依據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計稅依據是其銷售額,進口貨物的計稅依據是規定的應稅價值構成。
動詞 (verb的縮寫)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1。壹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含銳銷售額÷(1+征收率)*征收率3。進口貨物應納稅額=(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0消費稅)*稅率6。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間和納稅地點與主管國稅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有關。
納稅期限為1個月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3、5、10或者15為壹個納稅期的納稅人,應當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次月1至10申報匯算清繳上月應納稅款。增值稅固定企業向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增值稅非固定企業向銷售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進口商或其代理人向申報地海關申報納稅。
七。增值稅優惠政策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初級農產品;2.避孕藥物和裝置;3.舊書;4 .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5.外國和國際組織免費提供的進口物資和設備;6.加工裝配和補償貿易進口的設備;7.殘疾人組織直接進口殘疾人專用物品;8.銷售和自用的貨物(不包括征收消費稅的遊艇、摩托車和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