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壹個極其光榮的職業,也是壹個弱勢群體。大部分記者都會遇到來自工作的不公平待遇,因為他們是被雇傭的記者。曾在深大任教的方宏進,被中央電視臺聘為主持人後,成為東方時空的元老和《焦點訪談》的主要主持人。但他還是老身份,編制不在央視。就像中國人必須取得“暫住證”才能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活壹樣,他只有不是央視的官員,才能享受“長期臨時”的就業待遇——仿佛讓妳在央視工作就是壹種恩賜,更別提公平不公平的待遇了。為了區分正式人員和聘用人員的區別,他們的央視通行證是不壹樣的,其他新聞單位也有類似的現象。10 18年6月2日,在央視工作了10多年,依然“無法出人頭地”的方宏進正式離京,出任上海東方衛視總策劃兼節目主持人,並在熒屏上亮相。被稱為“亂世佳人”元老的方宏進,自稱習慣於“四海為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表示自己“習慣了從壹個地方到另壹個地方的旅行”。自從他來到北京,他就壹直是壹名社會工作者。央視沒有編制。目前雖然在上海東方衛視有很多頭銜,但還沒有正式簽約。但招聘人員的本能是“努力做好工作”。這可能是“亂世佳人壹代”最好的狀態。話說回來,如果方宏進真的有央視的編制,他能這麽快跳槽嗎?自由是自由者付出的代價,反之亦然。
編制總是制度設計不完善造成的,也是我國新聞工作者的痛。在中國,暫時還不能說有真正的職業記者。記者大多屬於國家事業單位公務員管理的準公務員。有編制的國家給他們應得的壹切待遇,沒有編制的只能幹活吃飯——隨時沒飯吃就走,國家不供養。這些人,做的多做的少,絕對不壹樣。有的人壹個月能掙8000,有的人只能掙1000多壹點。原因是跑腿多了,稿件多了,版次多了,獎項多了,或者贊助多了,回報也多了——記者個人也拿了更多的紅包。這些都是按部就班做的,單位只是有個“名分”。但是有編制的就不壹樣了。就算他們請假壹個月,或者曠工壹個月,單位也不敢開除他們。如果是正式員工,工資不能少。誰在乎呢。在某市都市報,壹個外地來的未編輯記者辛苦工作了壹個月,每天工作10小時,白天走訪高檔場所,晚上躲在出租房裏寫稿。這麽辛苦,他壹個月的收入才3000塊。有壹次,壹篇意想不到的新聞稿寫出來出了意外,被迫更換——已經印了幾萬份。所以責任總會由舉報人承擔,經濟損失會加到舉報人頭上。如果扣除工資和獎金3000多元,相當於白白幹了壹個月。如果這件事追到記者身上,至少基本工資還能保住。還有壹個重要的區別。壹般情況下,被聘用的記者隨後可以找壹個“理由”被解雇,而有準備的記者是不能被解雇的——即使被解雇,也要留下來,人才能留在那裏。
其實真正的職業記者有什麽用?看過青年導演賈自編自導的電影《小吳》的人,都會想到那個戴著厚厚黑框眼鏡,只是個小扒手卻自稱“手藝人”的角色小吳。和記者比起來,他們也是“技術工人”,高風險不比小武差。中國每年都有記者被毆打恐嚇,記者被報復的案例越來越多。同樣是“技術工人”的人,僅僅因為是不是在編,就被人為地用“壹國兩制”對待。能不傷害受聘記者的自尊心嗎?!新聞主管部門完全可以改革這種弊端,淡化編制,采取任人唯賢的辦法,合適的時候留,不合適的時候走。要知道,常年吃同壹個鍋,讓采編的記者“旱澇保收”,只能說是培養懶惰的記者,而不是稱職的職業記者。
記者證發放:
申報條件和材料詳情:
1,是經國家有關行政部門批準編入“全國統壹連續出版物號”的報紙、新聞期刊、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新聞電影制片廠等新聞機構的工作人員;2.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新聞紀律和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3.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定的新聞采編資格;4.新聞機構編制內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人員,或者被新聞機構正式聘用從事新聞采編工作且連續聘用1年以上的編外人員。
需提交的材料清單:
1,《領取記者證人員信息表》;
2.獲取記者證登記表;
3.報社與新聞采編人員之間的正式聘用合同;
4、記者站審核登記表;
5.記者站領取記者證人員表。
妳到公司報到後,工作壹年後可以在這個網站申請申請表。/
壹、審批依據
新聞出版總署關於全國統壹換發記者證的通知(新報[2003]1222號);新聞出版總署關於報紙記者站工作人員換發新聞記者證工作的通知(新報司發〔2004〕59號)。
二、審批對象
報紙和新聞期刊、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新聞電影制片廠等有關單位的新聞采編人員編入國家有關行政部門批準的“國內統壹流水號”。經整改符合建站條件,並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批準登記的報社記者站編輯人員。
三。批準條件
(壹)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新聞紀律,恪守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
(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可的新聞采編資格;
(三)在新聞機構編制內從事新聞采編工作,或者正式受聘於新聞機構(具有合法聘用合同)從事新聞采編工作,連續聘用時間達到1年以上。
●記者站原則上常駐記者人數不超過5人。
以下人員不得發放記者證:
(壹)新聞機構中的黨務、行政、後勤、管理、廣告、工程等非編輯崗位;
(二)新聞單位以外的工作人員,包括為新聞單位提供稿件或者節目的通訊員、特約撰稿人、特約記者,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及專職或者兼職為新聞單位采編新聞稿件的其他社會人員;
(3)教導報、大學報工作人員;
(四)非新聞期刊和其他期刊的工作人員擅自從事新聞采編業務;
(五)因在新聞采編活動中違法違紀受到嚴重處罰的人員。
4.需提交的紙質材料
(壹)新聞記者證領取登記表;
(2)獲得記者證人員的形式。
以上兩種表格可在中國記者網或本網“政府辦/表格下載”欄目下載。
動詞 (verb的縮寫)需提交的電子材料
(壹)新聞記者證領取登記表;
(2)取得記者證人員信息表;
(3)新聞記者證申請人照片的數碼文件,規格(像素119×86,文件格式為GIF、JPEG或BMP),提交的照片(數碼格式)必須與領取新聞記者證後貼在證件上的照片(1寸彩色照片)壹致。
不及物動詞批準程序
(壹)新聞機構將紙質材料報送主管部門審批。
(二)地級以上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汕頭、江門、茂名、惠州、湛江、汕尾、陽江、潮州、揭陽)有獨立新聞出版局的新聞單位,須將紙質材料報市新聞出版局審批後,報省新聞出版局。
(三)新聞單位上報紙質材料的同時,應提交通過“中國記者網”傳輸的電子材料。
(四)新聞單位的紙質申請材料應於2004年6月20日前送達省局政務窗口。省局將按照新聞出版總署的有關規定,對省內新聞單位的申請材料進行匯總審核,並向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5)新聞出版總署收到省局批復的“兩表”後,在記者網生成全國記者證管理數據庫,並在此基礎上確定發證記者名單和發證數量。
(六)新聞單位根據中國記者網確認的記者名單和人數,直接到省局政務公開窗口領取記者證;並根據中國記者在線記者證內容準確填寫相關證件,在記者證照片位置加蓋新聞單位公章(鋼印)。
(7)記者領取記者證後,必須及時登錄中國記者網,確認發放的記者證與本人在記者網的記者證法定樣式完全壹致,並激活本人的記者證,才成為有效證件。
啟用後的有效證件將進入記者網公眾驗證系統,接受公眾檢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