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展會期間的專利侵權

展會期間的專利侵權

有關問題在《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中有規定。以下附上供妳參考。

實踐中,由於展覽時間有限,權利人壹般可以持公證證據和專利權證明向展覽主辦方投訴,展覽通常會及時處理。如果是展商,最好帶上相關權利有效的證明,以防投訴造成損失。

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第壹章總則

第壹條為加強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維護會展業秩序,促進會展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他有關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舉辦的各種經濟技術貿易展覽會、交易會、博覽會、交易會和展覽中的專利、商標和著作權保護。

第三條展會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展會期間知識產權保護的協調和監督檢查,維護展會正常交易秩序。

第四條展會組織者應當依法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展會主辦方應加強對參展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對參展項目(包括展品、展板及相關宣傳資料等)的知識產權進行審查。)招商的時候。展會期間,展會主辦方應當積極配合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展會主辦方可通過在展會期間與參展商簽訂知識產權保護條款或合同,加強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

第五條參展者應當合法參展,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並配合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司法部門的調查。

第二章投訴處理

第六條展會持續時間超過三天(含三天)且展會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的,展會主辦方應當在展會期間設立知識產權投訴機構。設立投訴機構的,展會舉辦地知識產權行政部門應當派員進駐,依法處理侵權案件。

沒有投訴機構的,展會舉辦地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和相關案件處理的指導和監督,展會主辦方應當在展會會場顯著位置公示展會舉辦地相關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第七條展會知識產權投訴機構由展會主辦方、展會管理部門、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人員組成,其職責包括:

(壹)受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投訴,暫停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展品在展會期間展出;

(二)向有關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移交相關投訴材料;

(三)協調和監督投訴處理工作;

(四)展會知識產權保護信息的統計和分析;

(五)其他相關事項。

第八條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向展會知識產權投訴機構投訴,也可以直接向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權利人向投訴機構投訴的,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壹)合法有效的知識產權權屬證明:涉及專利的,應當提交專利證書、專利公告文本、專利權人身份證明、專利法律地位證明;涉及商標的,應當提交由投訴人簽名確認的商標註冊證和商標所有人的身份證明;涉及著作權的,應當提交著作權證書和著作權人身份證明;

(二)涉嫌侵權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三)涉嫌侵權的理由和證據;

(4)委托代理人投訴的,應當提交授權委托書。

第九條不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展會知識產權投訴機構應當及時通知投訴人或者請求人補充相關材料。未補充的不予受理。

第十條投訴人提交虛假投訴材料或者其他投訴,給被投訴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壹條展會知識產權投訴機構收到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要求的投訴材料後,應當在24小時內移交相關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

第十二條地方知識產權行政部門受理投訴或者處理請求,應當通知展會主辦方,並及時通知被投訴人或者被投訴人。

第十三條在處理侵犯知識產權的投訴或者請求過程中,地方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展延情況指定被投訴人或者被投訴人的期限。

第十四條被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提交答辯書後,除需要進壹步調查的外,地方知識產權行政部門應當及時作出決定,並發送雙方當事人。

被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逾期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地方知識產權行政部門作出決定。

第十五條展會結束後,相關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將相關處理結果通知展會主辦方。展會主辦方應當做好展會知識產權保護的統計分析工作,並將相關信息及時上報展會管理部門。

第三章展會期間的專利保護

第十六條展會投訴機構需要地方知識產權局協助的,地方知識產權局應當積極配合並參與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展會期間,當地知識產權局的工作可能包括:

(壹)受理展會投訴機構移交的涉嫌專利侵權的投訴,並按照專利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受理對參展項目涉嫌侵犯專利權的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請求,並依照專利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三)受理對參展項目涉嫌假冒他人專利、冒充專利的舉報,或者依職權對參展項目中假冒他人專利、冒充專利的行為進行查處,依照專利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地方知識產權局不予受理專利侵權投訴或者處理請求:

(壹)投訴人或者請求人已經向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二)專利權正在請求無效宣告過程中的;

(三)專利權權屬有爭議,正在人民法院審判程序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程序中的;

(四)專利權已經終止,專利權人正在恢復權利的。

第十八條地方知識產權局在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時,可以立即調查取證,查閱、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文件,詢問當事人,采取拍照、錄像等方式進行現場檢查,或者采取抽樣方式收集證據。

收集證據時,地方知識產權局應當制作筆錄,由承辦人和被調查取證人簽名蓋章。被調查人拒絕簽名蓋章的,應當在筆錄中註明理由;如果現場有其他人,也可以同時由其他人簽名。

第四章展會期間的商標保護

第十九條展會投訴機構需要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助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和參與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展會期間,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可以包括:

(壹)受理展會投訴機構移交的涉嫌侵犯商標權的投訴,並按照商標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依照《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受理侵犯商標專用權的投訴;

(三)依職權查處商標侵權案件。

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予受理商標專用權侵權投訴或者處理請求:

(壹)投訴人或者請求人已經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標侵權訴訟;

(二)商標權被宣告無效或者被撤銷。

第二十壹條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決定受理後,可以依據商標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

第五章展會期間的版權保護

第二十二條展會投訴機構需要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協助的,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積極配合並參與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展會期間,地方版權管理部門的工作包括:

(壹)受理展會投訴機構移交的涉嫌侵犯著作權的投訴,並按照著作權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二)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受理侵犯著作權的投訴,並依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三條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受理投訴或者請求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收集證據:

(壹)查閱、復制與被指控的侵權行為有關的文件、檔案、賬冊及其他書面資料;

(二)對涉嫌侵權復制品進行抽樣取證;

(三)涉嫌侵權復制品的登記保存。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對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投訴,當地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應當會同會展管理部門依法對參展企業進行處理。

第二十五條地方知識產權局發現侵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應當根據專利法第十壹條第壹款關於禁止許諾銷售的規定和專利法第五十七條關於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規定作出決定,責令被請求人將侵權展品撤出展覽,銷毀介紹侵權展品的宣傳資料,更換介紹侵權物品的展板。

地方知識產權局認定涉嫌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處理請求是被申請人在展會上銷售其展品的,應當依據專利法第十壹條第二款關於禁止銷售的規定和第五十七條關於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規定作出處理決定,責令被申請人將侵權展品撤出展會。

第二十六條。在展會期間假冒他人專利或者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或者以專利方法冒充非專利方法的,由地方知識產權局根據專利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七條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現商標侵權案件,依照《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八條地方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予以處罰,沒收並銷毀侵權展品和介紹侵權展品的宣傳品,更換介紹參展項目的展板。

第二十九條經調查,被投訴或者被請求的展覽項目已被人民法院或者知識產權行政部門判決或者裁定侵權並發生法律效力的,地方知識產權行政部門可以直接作出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所述的處理決定。

第三十條申請人請求停止被申請人對展會的侵權行為,同時請求停止同壹被申請人對知識產權的其他侵權行為的,地方知識產權行政部門可以依照有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在其管轄範圍內對涉嫌侵權行為進行處理。

第三十壹條參展商侵權行為成立的,會展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相關參展商進行公告;連續兩次以上參展商侵權行為成立的,展會主辦方將禁止相關參展商參加下壹屆展會。

第三十二條主辦單位未能保護展會知識產權的,展會管理部門應當給予警告,並視情節拒絕批準其再次舉辦相關展會的申請。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展會結束時案件尚未完全處理完畢的,展會主辦方能夠確認案件相關事實和證據的,展會舉辦地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將在15個工作日內移交有管轄權的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中的知識產權行政部門是指專利、商標和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本辦法中的會展管理部門是指會展的審批或登記部門。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自2006年3月6日起實施。

  • 上一篇:華為早期創業的故事
  • 下一篇:吉林省省級開發區管理條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