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有“鴻景”、中央執行委員會舊址(毛主席故居)、中央人民委員會舊址、中華蘇維埃中央人民委員會舊址、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中央政府禮堂)、中華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中華蘇維埃中央委員會主席團舊址、中共中央委員會舊址等。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蘇聯中央執行局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舊址、中國蘇維埃人民糧食委員會舊址、中國蘇維埃人民財政委員會舊址、中國蘇維埃人民審計委員會舊址、中國蘇維埃人民國土委員會舊址、中國蘇維埃人民國民經濟委員會舊址等。以及中央部委舊址。
毛澤東在這裏寫下了輝煌的著作,如《我們的經濟政策》、《關心人民生活和註意工作方法》、《如何分析農村階級》和《註意經濟工作》等。
宏景位於瑞金沙洲壩。開挖於1933。1950年,瑞金為了迎接南方老根據地慰問組的到來,修井並命名為“紅井”。同時在井旁立了壹塊木牌,上面寫著:“挖井的人永遠懷念毛主席。”為了表示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感謝,沙洲壩後來把木牌改成了石碑。是毛主席破除迷信挖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學語文課本第壹冊有壹篇課文叫《喝水時挖井的人》,講的是瑞金沙洲壩的紅井。有壹首歌叫《紅井水》,全國都在唱。紅井是黨、紅軍和蘇區人民血肉聯系的見證,紅井是幸福之水。
1933,毛澤東發現村民飲水困難後,召集全村村民開會解決問題。會上很多人說:“此地不能挖井,挖井必有賞。就算挖,也不壹定能挖到水。這地方是條幹龍。”毛澤東聽了,哈哈大家都說,“迷信不可信。我來挖這口井。”毛澤東帶領幾名紅軍戰士到村前幾十米的水源探險,破土動工。群眾看到毛主席親自挖掘井水,也開始帶著工具壹起勞動。當水挖到5米深時,壹股泉水湧出,最後被挖成了鵝卵石。此後,沙洲的其他村民也挖掘水井,村民吃水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沙洲壩故居原是蘇區破產地主楊的私人祠堂。當時叫元泰府,建於1876。是典型的客家民居。1933年4月,中央執委從葉平遷到這裏。
中央執行委員會產生於1931 11 6月召開的第壹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它由63名成員組成,選舉為主席,項英、張為副主席。在1934+0年6月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主席,項英、張為副主席。中央執行委員會是全蘇代表大會結束後的最高權力機構。它不僅要負責法律的制定和頒布,還要監督各種法律的實施。中央執行委員會成立三年來,頒布了土地法、勞動法等數百項法規,對中蘇的建設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生活和工作在這裏的有毛澤東、何叔衡、徐特立、謝覺哉等領導人。除外,其余三人與林、董壹起被譽為“蘇區五老”。在此期間,毛澤東經常深入群眾,關心他們的生活和生產,到長崗鄉和蔡溪鄉進行調查研究。他還撰寫了《必須重視經濟工作》、《如何分析農村階級》、《我們的經濟政策》、《關心人民生活》、《註意工作方法》等精彩著作。
1934年7月,中執委離開沙洲壩,轉戰雲石山。舊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蘇維埃* *在建國初期成立了國土部森林水利局,並在省、縣、鄉設立了各級林業領導機構,負責領導和管理本地區森林的種植、培育、保護、開發和利用,為林業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中華蘇維埃* *和過山林水利局舊址位於瑞金市沙洲壩。主樓後面郁郁蔥蔥的九棵古樟樹格外醒目,表明林業發展生機勃勃,生生不息。
舊址最重要的部分是中蘇林業史陳列室,分為六個部分:建立紅色蘇區,開辟綠色事業;建立國家政權,統壹林業領導;制定方針政策,發展蘇區林業;開展植樹運動,促進農業發展;封山育林,支持革命戰爭;弘揚革命傳統,建設綠色長城。
中央國民經濟人民委員會是蘇維埃中央政府的重要工作部門,負責制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對蘇區實行綜合經濟調控和管理。1933年2月在沙洲壩成立,鄧子恢、林、吳良平先後任大臣。1933年4月,國家經濟委員會成立,委員8人,包括鄧子恢、張聞天、項英、吳良平。
中央國民經濟人民委員會部是在根據地經濟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增設的政府機構之壹。1933年8月,在南方17縣和北方11縣組織了經濟建設會議。本著“集中壹切力量,保證戰爭需要”和適當改善人民生活的原則,全面促進和發展蘇區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
根據蘇維埃中央政府的要求和蘇區經濟建設的實際,中央國民經濟委員會人民委員會充分發揮其綜合控制職能,為中央政府出謀劃策,及時提出發展經濟的建議和計劃,調整和優化工業結構,協調和平衡生產需求和供應,集中資金進行重點經濟建設, 指導和監督蘇區經濟建設健康快速發展,在貧窮落後的基礎上創造了輝煌的成就,為中國革命和根據地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同時,也為國民經濟的宏觀管理和規劃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中華蘇維埃* *和國家市政管理局舊址位於瑞金市沙洲壩虹井。1931年11月,中國* * *產黨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 * *共和國。以曾山、何叔衡、梁柏泰、錢壯飛為代表的內務部城市建設革命前輩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開創了中央蘇區城市建設的偉大事業,譜寫了人民政權領導城鄉建設的光輝篇章。
在中央蘇區政府的領導下,市政建設工人從零開始,克服重重困難,修建了醫院、學校等建築,進行了自來水、道路、橋梁、路燈等市政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為中央蘇區的建設、軍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和蘇區紅色政權的鞏固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了總結紅色政權下市政工作的實踐經驗,挖掘蘇區市政工作的光輝歷史,弘揚蘇區的優良革命傳統,保護革命遺址,建設部撥出專項資金對其舊址進行了修繕;建設部和江西省、瑞金市有關部門挖掘整理了大量革命史實,陳列在舊址。
中國* * *生產者黨建立了全國最大的農村革命根據地——贛南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全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 * *和臨時中央政府。蘇聯政府成立後,非常重視統計事業。當時,毛澤東同誌在蘇區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
蘇維埃政府中的統計機構成為政府不可或缺的職能部門,在武裝鬥爭和經濟建設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開創了人民政府統計工作的先河,為新中國的統計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華蘇維埃調查統計局舊址成為統計系統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繼承和發揚中華蘇維埃統計工作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學習壹代又壹代先輩的敬業精神,學習他們深入調查研究的精神,與時俱進,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中蘇中央審計委員會舊址、國家審計系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瑞金沙洲壩虹井景區。
壹方面,修復舊址紀念先烈,紀念中國生產黨領導下的審計工作對革命事業的貢獻,樹立審計形象,擴大審計影響,使人們更加關註和支持審計工作。
另壹方面是將舊址開辟為全國審計系統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和廣大審計幹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使我們的審計幹部在中國* * *產黨的領導下,對審計工作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有更深刻、更系統的了解, 進壹步弘揚壹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鬥、不怕犧牲、勤政廉政、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和廣大審計幹部熱愛審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增強廣大審計。
2000年5月,民政部撥出專項資金,對瑞金沙洲壩中央內務人民委員會舊址進行了原貌修復,並新建了中央蘇區內務歷史陳列館。在全國教育系統中建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01 10 31民政部部長——出席中華蘇維埃* * *和人民內務委員會舊址修復揭牌儀式。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法院舊址,位於瑞金市沙洲壩,是蘇維埃時期重要的革命史跡之壹。193112月期間,臨時最高法院籌備工作人員選擇瑞金縣沙洲壩東坑村楊氏宗祠(當時直轄)作為法院駐地。這座祠堂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為土木結構。最高法院組織民工修建了大門前的圍墻、圍墻的南門和北門、崗樓和崗亭,挖修了防空洞和水井。法院北面面對中央司法人民委員會。
何叔衡同誌的辦公室兼客廳設在祠堂下廳壹間簡陋的小房間裏。1934年2月,最高法院成立後,繼任領袖董也在楊的私人寺廟中設立了辦公室和臥室,接管何叔衡的工作。在此期間,董親自擔任最高法院最高特別法庭庭長,審理於都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熊先碧被判處有期徒刑壹年,剝奪公民權利壹年壹案。到目前為止,這個案子的判決被保留了。1934年7、8月間,最高法院隨中央機關遷至錫雲山縣。同年5438年6月+10月,紅軍主力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震驚中外的二萬五千裏長征。最高法院董同誌等重要領導壹起踏上了長征路。
目前,舊址已按歷史原貌恢復陳列,設有何叔衡、董、梁等三位同誌的辦公室、客廳,以及最高法院委員會、軍事法院、刑事法院、民事法院、司法警察隊、看守所,審判法庭已在廳內重新布置。在舊址展出了200多件文物和展品。舊址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法院舊址”的題詞由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鄭天祥同誌題寫。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高法院有壹名院長和兩名副院長,由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任命。董是的第壹任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法院設有刑事法庭、民事法庭、軍事法庭等機構,分別審理相關案件,各法庭設庭長。最高法院實行審判和起訴制度,設壹名檢察長、壹名副檢察長和若幹名檢察官。檢察長和副檢察長由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任命。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紅色中華新聞頻道成立。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紅色中國新聞頻道宣傳了中國* * *產黨的思想,為新中國的創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紅色中國新聞頻道舊址位於瑞金市沙洲壩大布村。現已按歷史原貌修復,保持江南客家土木結構,占地2000平方米。
中華蘇維埃中央勞動人民委員會部成立於6月1931 11。當時勞動部設在葉坪臨時中央政府大廳。4月1933隨臨時中央機關遷至沙洲壩新茶亭,7月1934遷至雲石山魯牛路下。項英、鄧振勛先後任勞動部部長,、朱任副部長。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央蘇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光榮傳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出資復制了原址。該工程於2001年5月開工,同年9月20日竣工。室內展品都是原樣仿制品。
中國蘇維埃消費者合作公司舊址原位於瑞金縣雲龍橋頭堡關帝廟。所以寺廟年久失修,結合城市規劃重建,按照消費合作社的原貌,選在沙洲壩革命舊址修建。舊址於2000年9月經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批準並出資,由江西省供銷社規劃設計,瑞金市供銷社實施。完成於2001和1。舊址占地442.6平方米
中央司法人民委員會是當時蘇維埃中央政府“九部壹局”的組成部分,是我黨最早的司法行政機關。中央司法人民委員會在中國法制建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當時,中央司法人民委員會設立中央審判委員會,負責司法機關的全面領導;設立刑事部和民事部,負責看守所和工讀學校(監獄)等事務;設立總務辦公室,管理司法人民委員會的壹切事務。
中央司法人民委員會舊址的復原是以舊址原貌為基礎的。作為中央蘇區重要的革命史跡之壹,中央司法人民委員會的恢復將進壹步豐富革命傳統教育的內容,為研究革命根據地司法制度特別是司法行政制度開辟新的課堂,為弘揚中央司法人民委員會不怕困難、艱苦奮鬥、大膽創新的革命精神,不斷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水平提供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國家監察委員會舊址
中華蘇維埃中央教育人民委員會舊址。
中華蘇維埃* * *和國列寧小學舊址
中華蘇維埃國家稅務局舊址
中華蘇維埃* * *中國國家銀行舊址
沙洲壩村:沙洲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