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廣播電影電視部關於廣播電影電視立法程序的規定

廣播電影電視部關於廣播電影電視立法程序的規定

第壹章總則第壹條為了科學規範廣播電影電視立法程序,推進立法工作,提高法規質量,根據國務院組織法和《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立法程序,是指:編制立法規劃和計劃,起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規章,協調、審議、公布或者送審、備案、解釋、清理、修改、廢止。

制定技術標準應當按照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辦理;沒有規定的,可以參照本規定辦理。第三條部政策法規司統壹組織協調立法程序。第四條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名稱必須與其內容壹致。

規定廣播電影電視的基本和主要社會關系,提交NPC人大常委會制定,稱為“法”。

對廣播電影電視業務的某壹方面作出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並報國務院制定,稱為“行政法規”。通常采用“規定”和“條例”。

對廣播電影電視業務某壹方面的壹些規定,或者對某壹法律、行政法規的具體規定,稱為“規定”。通常采用“規定”、“辦法”或“細則”。

條例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制定並頒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和頒布廣播電影電視地方性法規。第五條因實際需要,規章以“暫行”或“試行”形式制定的,“暫行”或“試行”期限壹般不超過三年。第六條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內容應當包括制定目的、適用範圍、主管部門、具體規範、獎懲辦法、施行日期。第二章規劃和起草第七條政策法規司應當根據國務院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廣播電影電視的實際需要,編制五年立法規劃。

五年立法規劃應提交部務會議審議,由部長或分管副部長簽署,並報國務院備案。第八條政策法規司根據五年立法規劃,編制年度立法計劃,經主管部長或副部長審定後,於每年第壹季度發布實施,並報國務院備案。第九條起草法律、行政法規的依據是:

(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定;

(二)國務院的決定;

(3)廣播電影電視部提出並經國務院批準的方案。第十條規章起草的依據是:

(壹)國家對廣播電影電視方針政策的需要;

(2)國家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

(三)常務會議的決定;

(四)下級廳(局)業務管理規範化的需要。第十壹條政策法規司組織起草法律和行政法規。

規章起草由局級主管單位負責。

規章內容涉及兩個以上(含兩個)局級單位的,以壹個局級單位為主,其他局級單位協助起草。第十二條起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必須明確指導思想,同時註意與現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銜接和協調。第十三條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內容以條文表示,分為款、項、目,款不編號,目、目編號。文章很多,可分為系列、章、節。第十四條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必須結構嚴謹、條文簡明、層次清晰、用詞簡練、用詞準確。第十五條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如涉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業務,應在起草時征求該部門的意見,力求達成壹致。不能達成壹致意見的,由政策法規司報請國務院協調。

部內有關單位不能協調的,起草單位應當在送審稿中列出不同意見,並說明采納部分意見的理由。第三章審議和頒布第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草案完成後,起草部門應當將草案及相關材料報送政策法規司審查。第十七條對送審稿進行審查時,政策法規司可以提出意見並要求起草單位進行修改。第十八條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草案由政策法規司審查後,提交部務會議或者部務辦公會議審議。第十九條審議法律、行政法規草案時,政策法規司負責人應當對草案進行說明,並報告審核結果。

法規草案的審議情況應當由起草單位負責人作出說明,政策法規司負責人應當報告審核結果。第20條草案的解釋應包括以下內容:

(壹)立法的依據和必要性;

(二)起草的簡要過程;

(3)需要說明的問題;

(四)征求意見的結果,或者協商後仍存在的分歧。第二十壹條法律、行政法規草案必須經局務會議審議。草案通過後,將由部長簽署,提交國務院。第二十二條法規草案應當經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也可以經部長或者分管副部長審議通過。

該條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發布。

地方性廣播電影電視條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議頒布。

  • 上一篇: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是怎樣的體驗?
  • 下一篇:離婚後如何分配婚前貸款買房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