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個體工商戶是民事主體嗎?

個體工商戶是民事主體嗎?

個體工商戶不是民事主體,而是法律主體。根據思路法,涉及個體工商戶的民事訴訟中,列名為當事人,未加經營者信息,已表示經營者信息名稱的;將經營者列為當事人,但名稱未列為當事人的,個體工商戶的民事主體涵蓋名稱,相應名稱的個體工商戶的民事責任由經營者承擔。

個體工商戶是指以個人財產或者家庭財產作為經營資本,依法登記註冊,在法定範圍內從事經營活動的個人或者家庭。個體工商戶是中國特殊經濟發展體制的產物,是中國民法主體體系中的特殊現象。從所有制性質看,個體工商戶屬於私營經濟,其投資、經營、受益的主體是個體勞動者。

關於個體工商戶的法律地位,即個體工商戶是否具有民事主體資格,能否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概括起來有以下觀點:(1)公民(自然人)論。這種觀點認為,《民法通則》明確將個體工商戶納入自然人範疇。個體工商戶既不能說明自己是獨立的民事主體,也不能賦予其法人地位,其法律地位與自然人平等。(2)法人理論或準法人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個體工商戶不是以自然人的名義,而是以字號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由於其法律地位的特殊性,應賦予其法人或準法人地位。(3)特殊公民(自然人)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工商戶是我國民事權利的特殊主體。但支持該理論的分為兩部分,壹部分強調其自然人屬性,接近自然人理論;另壹部分強調壹些類似於法人的屬性,因此接近法人理論或準法人理論。

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公民(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夥。法人包括: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1)公民

壹國公民是指具有該國國籍的自然人。

1。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是公民主體資格的集中表現。

2。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通過自己的行為獨立行使民事權利或者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包括從事法律行為的能力,也包括為其非法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基於他的權利能力。

(2)法人

1。法人的概念和擁有法人的條件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

2。法人的權利能力

法人的法律行為能力是指法人參與民事活動、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或資格。

3。法人資格

法人的行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行為進行民事活動、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能力或資格。

4。法人的類型

壹、企業法人是指以生產經營為活動,實行獨立經濟核算,自負盈虧,向國家納稅的單位。

二、非企業法人是指不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內容為國家管理的非經營性社會活動的法人。主要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法人。

綜上,是邊肖關於個體工商戶是否是民事主體的相關回答,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九條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其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名稱的,以營業執照登記的名稱為當事人,但應同時註明該名稱經營者的基本信息。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壹致的,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同壹當事人。

  • 上一篇:高精地圖,資本的狂歡
  • 下一篇:2007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是誰?他們有哪些事跡?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