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想上大學甚至留在城市,需要有經濟基礎,而農村又缺乏合適的賺錢機會,所以很多農村出生的勞動力都去城市工地打工。
相對於其他職位,這些職位的要求並不高。雖然苦,累,但是工作比較高,可以給家裏壹些經濟補貼。
然而,最近有關部門發布了“驅逐令”,60歲以上的農民工將面臨被辭退的風險。這個消息可靠嗎?
正式發布的“驅逐令”涉及老年男女移徙工人。
事實上,“退休令”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在《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的。
這壹“驅逐令”並非針對大齡農民工,而是針對與地下、高空和特別重體力勞動相關的工作。60歲以上的男性會被辭退,50歲以上的女性也會被辭退。
對於這個規定,我們之所以首先考慮農民工,是由這個崗位的特殊性決定的。
這些工作和其他工作相比,勞動強度大,不夠體面,但是工資高。目前生活在城市的中老年人不願意從事這些工作,年輕人對這些工作更加抵觸。幾乎只有農民工願意做。
所以這個規定的頒布雖然沒有直接針對老年農民工,但是幾乎所有的都受到了影響。
以人為本是為什麽實施“驅逐令”的關鍵。
其實,看似不合理的“驅逐令”背後,卻透露著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首先,大齡農民工身體素質下降,無法承擔這種工作。
他們60歲以上後,身體機能會逐漸衰退,難以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此外,他們年輕時很可能從事類似的工作,身體早已超負荷。如果他們繼續做這樣的工作,只會對他們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死亡。
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國家倡導老年人居家養老,與家人、子女、孫輩幸福生活。
這些大齡農民工大多有子女,甚至有孫女和孫子。他們本該安享晚年,卻因為生活壓力被迫外出打工。
如果禁止這些大齡農民工從事類似的重活,經濟壓力會適當轉移給年輕人,讓適齡勞動者努力工作,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農民工也可以好好休息,保重身體。
農民工無處工作?最慌的是工地包工頭。
“驅逐令”壹出,很多人說農民工沒地方幹了,不知道怎麽辦。
其實比起農民,各個工地的包工頭可能是最心慌的。
無論什麽類型的工地,年紀大的農民幾乎都是主力軍。雖然又苦又累,但他們用自己的技術建起了高樓大廈,為祖國的建設做貢獻,掙著最幹凈的辛苦錢養家糊口。
如果這些人都退休了,那麽工地上的工人幾乎都是年輕人和相對不熟練的工人。
年輕人不太願意從事這類工作,工作選擇較多,穩定性不夠高。
另外,如果工人的進度不夠熟練,也會耽誤工期,這對承包商甚至開發商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因此,這壹“驅逐令”頒布後,相關承包商會想方設法留住自己的員工,這對適齡農民工來說是好事,因為之後可能會有“加薪”。
沒有財力的國家給養老金嗎?
但是,不管初衷是什麽,壹旦這壹規定正式實施,無數農民工將面臨失業,而這些農民工中的壹部分人可能仍然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這給無數老年農民工和他們的家庭留下了什麽?
有網友說,農民工最缺的就是錢。現在不允許他們賺錢了。他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麽做?他們能給每個人養老金嗎?養老補貼的發放關系到保險的繳納,不繳納的概率很大。
但不排除申請低保的可能,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
此外,除了類似的高強度工作,這些被“退休”的人還可以通過尋找其他相對輕松的工作來增加收入。
簡而言之,“驅逐令”是國家權威部門出臺的政策,會分步實施。以後就很難在工地上看到老年農民工的影子了。
雖然這個規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沒有工作崗位,解決這些人的收入問題就成了當務之急。
妳認為這個政策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