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如果另壹半出軌了,妳會果斷選擇原諒還是離婚?前段時間,這個話題引起了網友的爭議。對“出軌不能離婚”憤憤不平的網友,大多還是未婚學生和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只有真正步入婚姻的人,才能理解自己內心的糾結和痛苦。面對出軌,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煩惱,但不同人的經歷卻大相徑庭。
第二,另壹半出軌。應該離婚嗎?
有的夫妻長期異地,妻子身邊有壹個人在照顧她。丈夫發現後想離婚,妻子卻想盡辦法挽回。有些情侶名存實亡,彼此毫無感情。即使知道另壹半出軌,他們還是會為孩子而活。有的人追求新奇,在外面領養了壹個情人。妻子知道後,陷入自我懷疑,患上抑郁癥,每天都在痛苦中度過。
有些人和另壹半從校服到婚紗壹直都很恩愛,但妻子懷孕後,丈夫經常夜不歸宿,壹次次出軌,壹次次請求原諒。面對伴侶的背叛,他們憤怒、懷疑、痛苦;面對離婚的顧慮,他們擔心,動搖,糾結。離開,但是孩子們怎麽辦?親朋好友會怎麽想?
不離不棄,但心裏好像有根刺。我時不時感到隱隱作痛,試圖原諒對方,卻放不下猜疑和怨恨。面對伴侶的不忠,很多人總想找到壹個滿意的選擇,但似乎無論怎麽選擇都要付出代價,這讓選擇變得艱難,痛苦,矛盾。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想面對而已。
第三,沒必要離開,只想離開。
面對伴侶的不忠,答案其實很簡單。沒有“該不該離開”,只有“要不要離開”。講壹個妳身邊朋友的故事。壹個朋友和老公結婚多年,婚姻生活還算穩定,直到她發現老公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當她看到丈夫手機裏那條曖昧的信息時,氣得渾身發抖,絕望地崩潰了,仿佛天要塌了壹瞬間。
她心裏只有壹個念頭:馬上離婚,壹定要爭取孩子的撫養權。當她冷靜下來後,她又猶豫了。考慮到離婚後的壹切,以她的能力,根本給不了孩子這麽好的教育條件。雖然她丈夫的出軌讓她心碎,但為了孩子,她還是決定忍著。她和丈夫攤牌了。好在他有回歸家庭的心,願意承擔家庭的責任。至於第三方,他會想辦法切斷聯系。
後來兩人的關系經歷了壹段時間的磨合,慢慢回到正軌。她很高興自己當初的選擇。雖然放手不代表原諒,但她不想再折磨自己了。面對伴侶的不忠是否要離婚,說白了就是看這段婚姻裏有沒有妳想要的東西。
第四,繼續婚姻能給妳想要的價值嗎?
妳想要另壹半的愛。如果Ta還愛妳,妳可以試著再給Ta壹次機會。如果Ta早就對妳冷漠,對妳厭惡,那麽被逼的感情就毫無意義;妳想要妳家庭的完整。如果Ta願意回歸家庭,妳不用離婚。如果Ta依然不為所動,堅持也是徒勞;妳想給孩子壹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如果Ta願意為自己的孩子努力,妳也不用離婚。如果Ta還是不知悔改,對孩子不理不睬,那就沒必要猶豫了。
思考是否離婚是壹個權衡利弊的過程。但這不是算計,而是我們需要理性地問自己,是否應該繼續下去。不能因為傷心而讓感情沖昏頭腦,做出讓自己後悔壹輩子的決定。
經濟學家薛兆豐在《齊帕的故事》中說:“婚姻意味著兩個人經營壹個企業,簽訂壹個合同,經營壹個家族企業,簽訂壹個終身的批發期貨合同。每個人都要提供相應的資源和價值,身體價值,美貌價值,情感價值,經濟能力,家庭關系,未來潛力。”如果這段婚姻不能給妳想要的價值,那就果斷放手;只有繼續這段婚姻,妳才能得到妳想要的,所以不妨成全自己,給對方壹個彌補的機會。
5.離婚了,就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離婚與否,遵從內心的選擇,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當然也有承擔後果的能力。離婚的話,壹定要有足夠的自信去應對周圍人的偏見。不離婚,就得接受伴侶出軌的事實,努力修復破裂的婚姻。但是,據說破鏡難圓。破裂的婚姻如何修復?這需要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
出軌的人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對方造成了傷害,承擔起責任,照顧和理解對方的情緒,主動證明自己的忠誠。有的人,出軌後,有了悔悟的決心,主動幫老婆分擔家務,陪孩子玩,不管是加班還是出差,都給老婆打視頻電話。我還把老婆解鎖的指紋記錄在手機裏,告訴她可以隨時看手機。
用真心重建信任,用行動和事實給另壹半安全感,才能讓對方重拾對婚姻的信心。出軌的人要用心看待對方的變化,盡量多溝通多接受,不能壹個勁兒翻舊賬,否則永遠翻不了。
不及物動詞結論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懷疑、敏感和焦慮,接受妳的負面情緒,讓對方看到妳的痛苦,陪妳走出陰影。請記住,維持婚姻不是最終目的,幸福才是。“另壹半出軌了。應該離婚嗎?”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妳可以離婚,也可以不離婚。這樣,不是為作弊者辯護,也不是讓大家在婚姻中受委屈。
不管什麽原因,出軌都是對婚姻契約的違背,對道德底線的踐踏,這壹點毋庸置疑。但現實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離婚與否是個人選擇。沒有誰比誰高貴,也沒有誰比誰卑微。果斷離開是理所當然的,但權衡之後選擇留下來,過好這段婚姻,或許是壹種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