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周道鸞主要作品介紹

周道鸞主要作品介紹

刑法罪名解讀(第四版)

本書在第三版的基礎上,對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八)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補充規定(四)、補充規定(五)等75個刑事司法解釋和其他規範性文件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和補充。

從2008年6月5438+0日到2065年6月5438+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刑法修正案(七)和刑法修正案(八)的內容,以及大量的司法解釋和其他規範性文件都被吸收到本書中。

他不僅把已經認定的451個罪名全部研究寫了出來,而且還堅持把新增加的罪名、修改的罪名、常用的罪名解釋清楚。1997刑法實施後,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了《關於懲治騙匯、逃匯、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刑法八次修正案新增39個罪名,修改38個罪名,都是經過認真撰寫和修改的。

對於每壹個罪名,註意從概念、構成要件等方面正確解釋我國刑法的基本理論;充分論述了認定犯罪和適用刑罰應註意的問題,特別是司法實踐中遇到的諸多疑難問題。這是我國出版的研究我國刑法分則的最新、最全面、最權威、最實用的刑法專著之壹。

周道鸞應用法學文選

《周道鸞應用法學文選》忠實記錄了壹位老司法工作者的法律歷程。在書中,作者回顧了自己80年的人生經歷,重點講述了自己在1958北大法律系畢業後56年的司法生涯和退休生活中學習、研究和運用法律的思想和觀點,並對司法經驗進行了總結。伴隨著新中國法治的曲折進程,作者是參與者,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全書分為刑事法律問題研究、民事法律問題研究、司法改革研究、董法律思想研究和附錄五個部分,是作者在應用法學園地辛勤耕耘的結晶。

中國刑法中的犯罪解釋:成因、發展與司法適用。

《中國刑事犯罪解釋:起源、發展與司法適用》共分六個部分,系統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刑事犯罪解釋的過去、現在、起源與發展。

本文主要介紹第壹部刑法典頒布前後1949至1979的刑事司法中罪名的適用情況;本文主要介紹1997刑法修訂後,最高人民法院決定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規範和統壹罪名,首次制定並公布了《關於貫徹落實認定犯罪的補充規定,懲治騙匯犯罪的決定》, 逃匯、非法買賣外匯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從1998到2011為了適應1997刑法生效後打擊犯罪的需要, 為便於司法實踐中正確理解和適用,筆者對最高法院確定的1997刑法罪名和“兩高”補充規定確定的刑法修正案罪名進行解讀。從而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

同時總結了司法經驗,闡述了確定罪名應遵循的原則,並結合司法實踐,指出了正確確定罪名應註意的問題。這本書反映了新中國成立62年來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填補了這壹領域的空白。對法學院校和法學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和研究的人員具有壹定的研究價值,對政法機關從事司法實踐的工作人員具有壹定的指導意義。

法律文件教程(第二版)

本書由長期從事法律文書研究和實踐的專家撰寫。在國內同類教材中,本書以其強大的作者團隊和第壹手權威資料脫穎而出,影響廣泛。作者首先總結了法律文書的結構要素、寫作的基本技巧、制作法律文書的原則和要求,然後在全面總結制作法律文書經驗的基礎上,系統闡述了偵查、起訴、判決、監獄、國家賠償、律師、仲裁、公證等各類司法文書的寫作方法、技巧和要求。其突出特點是內容新穎,應用性強,理論與科學相結合。

《法律文獻》課程是為適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新形勢下法學院校法律文獻教學的需要而編寫的。本書總結了近年來法律文書制作和教學的經驗,反映了法律文書改革和法律文書研究的新成果,是根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律部門等機關現行有效的文書格式和要求編寫的,所以內容是最新的。這本書堅持改革的精神和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的原則。除了對每壹份文書進行澄清之外,還側重於事實、證據和理由,講授文書的內容和制作方法,以及制作時應註意的問題,通俗易懂,方便司法實務部門人員使用。

法律文件格式與範例(第二版)評析

本書第二版是為了適應《法律文書》(第二版)課程的教學需要,在第壹版的基礎上修訂的法律教學參考書。本書主要補充了2003年以來中央司法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為推廣國家頒布的新法律而制定的新的法律文書格式和範例,並進壹步加強了註釋。本書結構與《法律文書(第二版)》課程相適應,仍分為偵查文書、檢察文書、刑事裁判文書、民事裁判文書、行政裁判文書、監獄文書、國家賠償文書、律師訴訟文書、仲裁文書、公證文書等十種常用法律文書。

港澳司法制度及港澳和外國法院的裁判文書

本書是國內出版的第壹本以港澳地區法院和外國法院裁判文書為研究對象的書籍。在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的基礎上,筆者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香港法院制作的15份司法文書、澳門法院制作的27份司法文書和外國法院制作的4份司法文書。本書收錄的裁判文書均為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司法文書,其內容和格式保持不變,具有權威性和真實性。本書收錄的裁判文書按照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分類,更加科學、全面、系統。本書對法官等司法工作人員和高等院校從事司法文書研究、法學研究的人員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未成年人刑事判決書的修改與制作。

2009年6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刑事審判專業委員會通過了修訂後的《壹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刑事審判樣式》和《壹審未成年人刑事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審判樣式》。2009年10月29日10,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發布了這兩個樣式。制作少年刑事裁判文書是少年法庭法官的壹項重要工作。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書是司法公正的最終裁定。青少年犯罪不同於成人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判決書的修改制作與未成年人法庭工作考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第壹、處罰第二”的原則,采用理論、文體、實例相結合的方法,緊密結合實際,著眼於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刑事裁判文書制作的特點,以維護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為目的,對所附裁判文書實例進行點評。同時,《未成年人刑事判決書修改制作及少年法庭工作調研》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對江蘇、上海、廣州三地少年法庭工作的調研,了解我國少年法庭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積累的豐富經驗,指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並就如何進壹步改革和完善少年法庭工作,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少年司法制度提出了思路。未成年人刑事判決書的修改制作和少年法庭工作調研還包括相關國際公約、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以及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2日國家有關領導為全國法院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發來的賀信和講話。這些不僅是人民法院制定少年刑事裁判文書、改革和完善少年法庭制度的重要法律依據,也為今後推動中國特色少年司法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指明了方向。因此,具有權威性、實踐性、指導性和前瞻性,是未成年人刑事判決書修改制作和少年法庭工作調研的壹大特色。

中國刑法的改革與完善。

本書的寫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註重審判、教學、研究的有機結合,力求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正確闡釋我國刑法的基本理論,介紹刑法(包括單行刑法和刑法修正案)的立法背景和基本內容,闡述立法和司法解釋的要旨,吸收刑事司法的新經驗和刑法理論研究的新成果,積極探索如何在刑事司法實踐中適用法律。

司法改革三十年:我所經歷的人民法院改革

《司法改革三十年:我所經歷的人民法院改革(1978-2008)》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性。它從壹個側面見證了人民法院改革的歷史進程,我想用這本書來紀念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改革開放30周年。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在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人民法院改革取得了重要成就,積累了豐富經驗,有力地推動了審判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筆者在法院工作40年,對司法工作有很深的感情。他從65438到0987調到最高人民法院後,由於工作關系,直接參與了司法改革的調研論證、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和司法解釋的制定。本書主要收錄了作者近年來撰寫的6篇關於司法改革的文章,內容涉及死刑制度、法官制度、司法解釋制度、案例指導制度、刑事法律制度、少年法庭制度改革、裁判文書改革、罪名規範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法院的法律地位等。這些文章既是作者個人司法實踐的總結,也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真實記錄。

  • 上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管理條例
  • 下一篇:比特幣不適合中國的投資環境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